麥積山石窟有什麼特徵,麥積山石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2021-03-04 08:54:55 字數 4134 閱讀 5621

1樓:漫閱科技

麥積山的乙個特徵是窟內佛像幾乎都是泥塑(因為山之石不宜精刻),麥積山石窟內大小佛像共有7200餘尊。其中最高的佛像高約16公尺(阿彌陀佛),最小的佛像僅十幾厘公尺。造像特點質樸、細膩,形象逼真。

麥積山石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3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公尺,但山高離地面只有142公尺,山的形狀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人們稱之為麥積山。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乙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

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6公尺,小的僅有10多厘公尺,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貼上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岩(即沉積岩),其山勢陡然、獨峰聳立,最初有許多天然岩洞。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公尺。

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

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

3樓:time凌亂莎

,麥積山的造像是磨牙石套高浮雕,麥積山石窟是民間的工匠藝人集資修建的帶有民族的藝術,以及人間的真情和世俗化。多的呢就去看看了解一下,它的年代就遠研究的話很深的

4樓:麥湉繩瑋琪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東部的天水市,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可能在後秦時已開始建造,魏孝文帝以後,漸趨發達。現存魏、西魏、周石窟大約三十個,麥積山石質不宜於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

經過一千多年,塑像並未潰敗,這種和泥法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達15公尺,小塑像高僅20多公分。

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號稱中國「四大石窟」.

麥積山石窟有什麼顯著特點?

5樓:北京創典文化

麥積山石窟的乙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險峻,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

它的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始於後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不斷地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麥積山石窟形式具有什麼特點?

6樓:漫閱科技

麥積山石窟形式與傳統建築較接近,多為方型空間,頂是平的,前面設門(或廊式),兩側開龕。其中七佛閣最典型,俗稱散花樓,為公元6世紀中葉開鑿的典型的漢代崖閣建築。閣內有彩塑力士像,肌肉健美,形態威武。

麥積山石窟藝術有哪些顯著特徵?

7樓:北京創典文化

至北魏以後,麥積山石窟的雕塑中不論是佛還是菩薩,從形象到衣著飾物,則完全變成了漢民族的樣式。而那種以形寫神和形神兼備的表現手法,更充分體現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獨特風格。

明顯的世俗化傾向和濃厚的生活情趣,是麥積山石窟藝術中的又乙個顯著特徵。我國多數石窟和寺院的早期造像,一般都將佛像作成莊嚴、肅穆、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

在麥積山石窟裡,儘管也有這樣的作品,可是從北魏早期開始就有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北魏晚期以後的佛像,差不多都塑造成俯首下視、面容娟秀、體態端莊、慈祥智慧型、和藹可親、美麗善良的母性形象,有的甚至類似陝甘一帶農村中常見的少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百二十三窟內那對童男童女,他們頸項上各套戴乙個長命圈,這是陝甘一帶農村常見習俗的生動寫照。

第四十四窟造像,曾轟動日本,被讚為「東方的維納斯」。第四十四窟造像雖然出自1600多年前西魏的手筆,卻明顯感到宛如現實生活中的孩子。這說明塑匠們在造像過程中,把民間的生活現狀如實地帶到佛窟中去,使神靈與人間化為一體,因而使得麥積山窟作品格外富有人情味和民間氣息。

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表現質感的獨特方法,也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的乙個重要特點。

麥積山石窟珍存的絕大多數作品,原來都是上過彩的,只是由於當時的泥塑作品在最初塑像時,便將衣服上的褶襞和身上的肌肉、血管等,都用柔和細膩的泥巴,充分地表現出來。因此,當原有色彩剝落後,仍顯得質樸素淨,富有雕塑感。

部分作品,由於泥巴的特殊處理,經過千百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已經變得具有明顯的質感,甚至仍像新塑的一樣。

麥積山石窟除珍貴的泥塑外,還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等藝術珍寶。如萬佛洞造像碑浮雕,描繪釋迦講經說法,構圖嚴謹,刻畫細膩,人物各具神態,表情自然,非常傳神。

壁畫中無論是描寫從容前進的馬匹、凌空翱翔的仙鶴,或是表現騎馬作戰,追逐野獸的場面,都善於掌握動勢,充滿著活力。這類作品數量雖然較少,但那生動優美的藝術形象和精細巧妙的構圖布局,以及純熟洗練的製作技法,在我國南北朝同期作品中,也是非常傑出的。

麥積山石窟藝術作品,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型的結晶,它們不僅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末葉以來,在雕塑、繪畫等藝術方面的發展演變過程和輝煌的藝術成就,而且對研究我國古代泥塑、石雕、建築以及宗教等有關歷史文化,提供了形象系統的實物資料。

麥積山石窟的雕像有什麼特點?

8樓:北京創典文化

麥積山第六十九窟北魏的菩薩立像,面容清秀,頭微右傾,含笑凝視,神情安詳親切。高髮髻作盤繞狀,扎以飾帶,髮髻中間佩有玉環。內著圓領服,外罩通肩衣,廣袖博帶。

第一百二十一窟也有北魏的菩薩、**像。菩薩頭梳高平髻,著對襟袍,右手屈肘直起手掌,左手放左腹側。他的旁邊是一位雙手合十的年輕**著通肩袈裟。

兩尊造像的位置相互靠近,頭部均傾向一處,面容清癯、眉目清俏,笑意盈然,似乎是在竊竊私語中心有同感,才發出的粲然一笑。

一般認為,北魏的這些造像在形象上已完全不同於雲岡早期的雄大粗壯的風格,修長的體型,清峻的面容,含蓄的微笑以及寬袍廣袖的衣著,都是北魏推行漢化而引起南朝風流行的結果。

西魏第一百二十七窟的菩薩像,在造型特點上說正是和北魏上述作品一脈相承。

第一百二十七窟左壁有兩菩薩,上身皆裸露,披戴著項圈、長巾,巾頻寬平,巾端卷折如魚尾。其中一尊菩薩左手垂放體側,右手屈肘上舉,掌心向上。

另一尊菩薩雙手皆屈肘抬起指向方向一致。頭上髮式都是從額上向左右分梳至後披下。高髻前有冠護持,面相較瘦,眉毛彎曲,細目如柳葉,嘴角翹起明顯,精神相當活潑,比起北魏菩薩的含蓄笑意,顯得更加輕快。

同樣,主尊佛的造像也有清峻之相,如第四十四窟的坐佛,頭梳流水狀高髻,著雙肩袈裟,博帶廣袖,服飾相當簡潔灑脫,眉目修長舒緩,直鼻小口,笑意微妙動人,神情恬靜自適。

西魏地處西北,畢竟接觸胡人的機會較多,在石窟造像中,作為主尊佛、菩薩、**等的造型和精神狀態的刻畫上,追求和慕效南朝士人之風,固然是其必然。但在一些非主要形象的刻畫上,造型往往有胡人特點,也能很好的注意到精神境界的表現。

第一百二十三窟左壁有一位侍者造像,頭戴圓頂氈帽,身穿圓翻領窄袖長袍,面相瘦削,呈「甲」字形。眉弓高長,鼻樑高直而窄,上唇短而下頜長,一望而知是胡人的形象。

他的雙手對攏放於袖口之中,頭微前傾,目光下視,含一絲笑意,是一副虔敬聽法而內心有所感動的樣子。雖然只是乙個小人物,但造像工匠一絲不苟,表現得相當出色。

西魏時期的麥積山石窟中,還出現了集中的經變故事壁畫。在第一百二十七窟四壁剝蝕嚴重的壁畫中,依稀可辨的有正壁的涅槃變、左右壁的維摩變和西方淨土變、受十善戒經變等。

麥積山石窟有什麼特色?

9樓:北京創典文化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乙個巨集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群。

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

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的石窟藝術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 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 如果說敦煌是乙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6公尺,小的僅有10多厘公尺,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

麥積山和敦煌石窟相比有什麼不同麥積山石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敦煌莫高窟 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 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巨集大,儲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公尺,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

麥積山石窟是什麼樣的地方,麥積山石窟是乙個什麼樣的地方?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公尺,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公尺,有的達七八十公尺。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