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是什麼的象徵,蟬有象徵意義麼?是什麼

2021-03-04 08:54:19 字數 5331 閱讀 5815

1樓:匿名使用者

高潔,清雅的象徵

古代一般有玉蟬的配飾,然後據說蟬是喝露水成長的。

2樓:莫多寶貝

蟬 以蟬品行高潔。古復人以為蟬餐風飲露制,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清高一型。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

」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

「甚獨抱清高,頓成淒楚。」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邵婧坤

是不是蟬聯的象徵:連續(多指導連任某個職務或繼續保持某種稱號)。

4樓:11應在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這是古人的詩,以禪自喻的,是說清高的。

蟬有象徵意義麼?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有象徵意義,象徵高潔的品格。

以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蟬》為例。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後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是托物詠懷的佳作。

詩人借蟬棲高飲露的個性來表現自己高潔的品格,可謂借物詠懷的典型。

作品原文

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譯文: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

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

擴充套件資料: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聯以蟬的生活習性起興。「高」以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的「難飽」又與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卻是徒勞,並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

這是說,作者由於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這樣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詠物,看似把物的本來面貌歪曲,因為蟬本來沒有「難飽」和「恨」。

作者這樣說,看似不真實了,但詠物詩的真實,是作者感情的真實。作者確實有這種感受,借蟬來寫,只要「高」和「聲」是和蟬符合的,作者可以寫出他對「高」和「聲」的獨特感受來,可以寫「居高聲自遠」(虞世南《詠蟬》),也可以寫「本以高難飽」,這兩者對兩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實的。

頷聯「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進一步地描摹了蟬的鳴聲。從「恨費聲」裡引出「五更疏欲斷」,用「一樹碧無情」來作襯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進一步,達到了抒情的頂點。

蟬的鳴聲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得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還是那樣碧綠,並不為它的「疏欲斷」而悲傷憔悴,顯得那樣冷酷無情。這裡體現了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疏欲斷」,與樹葉的綠和碧兩者本無關涉,可是作者卻怪樹的無動於衷。

這看似毫無道理,但無理處正見出作者的真實感情。「疏欲斷」既是寫蟬,也是寄託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蟬說,責怪樹的無情是無理;就寄託身世遭遇說,責怪有力者本可以依託蔭庇而卻無情,是有理的。

詠物詩既以抒情為主,所以這種無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首聯和額聯寫蟬的哀告無助,被譽為「追魂之筆」,語出憤激卻運思高妙、耐人尋味,寓意十分明顯,寫蟬即是寫詩人自己的身世。「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蟬棲高難飽,費聲鳴叫無人理會,純屬徒勞,這正是詩人清高自處,也是世情冷淡,無人相知的寫照。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己平。」頸聯隨之一轉,換了主題。拋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

這一轉就打破了詠蟬的限制,擴大了詩的內容。要是侷限在詠蟬上面,有的話就不好說了。詩人由蟬的命運聯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憶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盡的感慨。

「梗猶泛」這裡用典,形容自己飄泊不定的宦遊生活。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懷念家鄉。「田園將蕪胡不歸」,更何況家鄉田園裡的雜草和野地裡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作者思歸就更加迫切。

此聯下句飽含了故園之思。

這兩句好象和上文的詠蟬無關,暗中還是有聯絡的。「薄宦」同「高難飽」、「恨費聲」聯絡,小官微祿,所以難飽費聲。經過這一轉折,上文詠蟬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聯「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又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法寫蟬。「君」與「我」對舉,把詠物和抒情密切結合,而又呼應開頭,首尾圓合。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蟬的鳴叫聲,又提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園蕪已平」,不免勾起賦歸之念。

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錢先生指出不僅樹無情而蟬亦無情,進一步說明詠蟬與抒情的錯綜關係。

6樓:匿名使用者

蟬——高潔的象徵 古人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來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最為著名的是被稱為唐代詠蟬詩「三絕」的詩。虞世南《蟬》中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中的鳴蟬成了詩人立身高潔,不是憑藉外在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駱賓王《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借蟬抒懷,寫處境的險惡、政治上的不得意、言論的被壓制。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由蟬的立身高潔聯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蟬之無人同情聯想自己同樣也是無同道相知。

7樓:星星是天空的眼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

蟬象徵著高潔的品格。

蟬的意象是:羈旅、別離、失意、患難、高格等。

8樓:褐色的迷迷迷夢

蟬 以蟬品行高潔。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

蟬代表的含義?

9樓:了了葉咯

1、蟬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來被視為 純潔、清高、通靈的象徵。

2、古人認為蟬性高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蟬在最後脫殼成為成蟲之前,一直生活在汙泥濁水之中,等脫殼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可謂出汙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

3、蟬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從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

4、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類。雄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尖銳的聲音。雌的不發聲,但在腹部有聽器。

幼蟲生活在土裡,吸食植物的根,成蟲吃植物的汁。蟬屬不完全**類,由卵、若蟲,經過數次蛻皮,不經過蛹的時期而變為成蟲。同"禪"出自佛家。

5、近年來,我國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抓捕金蟬做餐飲的現象十分嚴重,由於金蟬幼蟲在地下存活5-12年左右才能破土而出,如此瘋狂的抓捕導致金蟬數量急劇下降,在某些地區,夏天已經再也聽不到蟬聲了,金蟬正面臨著生存危機,甚至有絕跡的可能!

10樓:匿名使用者

有象徵意義,象徵高潔的品格。

以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蟬》為例。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後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是托物詠懷的佳作。

詩人借蟬棲高飲露的個性來表現自己高潔的品格,可謂借物詠懷的典型。

作品原文

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譯文: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

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

擴充套件資料: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聯以蟬的生活習性起興。「高」以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的「難飽」又與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卻是徒勞,並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

這是說,作者由於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這樣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詠物,看似把物的本來面貌歪曲,因為蟬本來沒有「難飽」和「恨」。

作者這樣說,看似不真實了,但詠物詩的真實,是作者感情的真實。作者確實有這種感受,借蟬來寫,只要「高」和「聲」是和蟬符合的,作者可以寫出他對「高」和「聲」的獨特感受來,可以寫「居高聲自遠」(虞世南《詠蟬》),也可以寫「本以高難飽」,這兩者對兩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實的。

頷聯「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進一步地描摹了蟬的鳴聲。從「恨費聲」裡引出「五更疏欲斷」,用「一樹碧無情」來作襯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進一步,達到了抒情的頂點。

蟬的鳴聲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得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還是那樣碧綠,並不為它的「疏欲斷」而悲傷憔悴,顯得那樣冷酷無情。這裡體現了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疏欲斷」,與樹葉的綠和碧兩者本無關涉,可是作者卻怪樹的無動於衷。

這看似毫無道理,但無理處正見出作者的真實感情。「疏欲斷」既是寫蟬,也是寄託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蟬說,責怪樹的無情是無理;就寄託身世遭遇說,責怪有力者本可以依託蔭庇而卻無情,是有理的。

詠物詩既以抒情為主,所以這種無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首聯和額聯寫蟬的哀告無助,被譽為「追魂之筆」,語出憤激卻運思高妙、耐人尋味,寓意十分明顯,寫蟬即是寫詩人自己的身世。「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蟬棲高難飽,費聲鳴叫無人理會,純屬徒勞,這正是詩人清高自處,也是世情冷淡,無人相知的寫照。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己平。」頸聯隨之一轉,換了主題。拋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

這一轉就打破了詠蟬的限制,擴大了詩的內容。要是侷限在詠蟬上面,有的話就不好說了。詩人由蟬的命運聯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憶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盡的感慨。

「梗猶泛」這裡用典,形容自己飄泊不定的宦遊生活。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懷念家鄉。「田園將蕪胡不歸」,更何況家鄉田園裡的雜草和野地裡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作者思歸就更加迫切。

此聯下句飽含了故園之思。

這兩句好象和上文的詠蟬無關,暗中還是有聯絡的。「薄宦」同「高難飽」、「恨費聲」聯絡,小官微祿,所以難飽費聲。經過這一轉折,上文詠蟬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聯「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又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法寫蟬。「君」與「我」對舉,把詠物和抒情密切結合,而又呼應開頭,首尾圓合。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蟬的鳴叫聲,又提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園蕪已平」,不免勾起賦歸之念。

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錢先生指出不僅樹無情而蟬亦無情,進一步說明詠蟬與抒情的錯綜關係。

玉蟬的象徵意義,玉蟬的象徵意義

寒蟬,春生復死或復生秋死.玉蟬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 約西元前6000年 時期的文物,長3.2釐公尺,寬1.8釐公尺,1989年出土於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青玉質地,採用琢磨工藝製作,造型古樸。商周玉蟬用於日常佩戴,形制古樸,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質地欠佳,多為半石質。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長倒梯形 頭部 ...

松柏的象徵意義是什麼,松柏的象徵意義

它代表著是堅強不屈,不怕困難打倒的精神,它孤獨,正直,樸素,不怕嚴寒。四季常青,是乙個真正的強者 以松柏象徵堅貞。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論語 贊曰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與竹 梅一起,素有 歲寒三友 之稱。文藝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徵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也可代表萬古長...

女媧象徵意義是什麼,女蝸的象徵意義

象徵著博大寬厚的包容精神。而在中國哲學中,地 一向是作為寬容博大的象徵的。女媧精神與 地 具有密切聯絡,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大地的象徵。女媧 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