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最能代表歐洲建築成就的是什麼

2021-03-04 08:53:56 字數 5397 閱讀 1226

1樓:漫閱科技

座哥德式教堂,它們被建造得富麗堂皇,高高的尖頂插入雲空,顯示著無可比擬的威嚴和崇高,彩色玻璃裝飾的門窗,透露出迷幻的神秘色彩。許多畫家耗盡畢生的才華,為教堂繪製精美的壁畫;雕塑家竭盡心力,為上帝及其信徒塑造形象;**家用動人的樂曲,謳歌聖母和上帝;而戲劇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傳播教義的工具。

中世紀建築的最高成就是什麼建築?

2樓:漫閱科技

2023年,bai阿伯特·蘇哲

du神父著手將巴黎zhi郊區的聖丹尼教堂改dao建成新的樣專子,蘇哲神父要求屬在建築中體現光、高、數三個理想,於是試探著以一種向高處延伸的、增加窗戶和改變比例的做法,創造一種新風格。經過兩世紀的實踐,到2023年英國諾里奇大教堂竣工,方才實現一種定型化的哥特樣式。歐洲各國並不是普遍都肯定這種樣式的,在義大利,它始終居於次要地位。

由於各自的民族傳統、各地區技術與材料的差異,以及與羅馬式藝術的繼承關係不一等原因,各地的哥德式建築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看出它們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各自採取著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乙個課題的差別而已。總的來看,哥德式是通過向垂直方向的推擠,而不是像羅馬式那樣向水平方向的展伸,來求得革新的。

從而它打破了羅馬式的靜態的體塊,創造了哥德式的動感的旋律。哥德式建築的典型特點是垂直線的使用和尖頂的拱券結構,這兩者使建築出現了銳角的組合,造成靈巧、上公升的力量,從而牢牢地抓住信徒的感情。哥德式建築是中世紀建築的最高成就。

中世紀藝術最高成就的標誌是什麼建築?

3樓:團團

哥特建築風格代表了歐洲中世紀藝術的最高成就

4樓:

這個沒有公認的最高,中世紀的歐洲建築最高藝術成就的有三種。

羅馬式建築:羅馬競技場、馬採魯斯劇場

拜占庭建築:聖馬可大教堂,索菲亞大教堂

哥德式建築:公尺蘭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等

5樓:謝某某

應該是教堂建築,尤其是哥德式的教堂,以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為代表。

歐洲中世紀的城市及及建築的歷史演進主要成就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歐洲中世紀建築 拜占庭的建築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拜占庭原是古希臘與羅馬的殖民城市。其建築按國家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前期:即興盛時期(4-6世紀),主要是按古羅馬城的樣子來建設君士坦丁堡。在6世紀出現了規模巨集大的以乙個穹隆為中心聖索菲亞大教堂。

二、中期:(7-12世紀),由於外敵相繼入侵,國土縮小,建築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占地少而向高發展,**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三、後期:(13-15世紀),十字軍的數次東征使拜年佔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後來在土耳其入主後大多破損無存。

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  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

聖索菲亞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公尺,南北長71.0公尺。

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乙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

**大穹隆,直徑32.6公尺,穹頂離地54.8公尺,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

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

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東歐的小教堂華西裡.伯拉仁內教堂  除了聖索菲亞教堂,拜占庭沒有重大的建築活動。教學的規模都很小,穹頂直徑最大的也不超過6公尺。

不過,這些教堂的外形有改進,穹頂逐漸飽滿起來,舉起在鼓座之上,統率整體而成為中心,真正形成了垂直軸線,完成了集中式的構圖,這體形遠比早期的舒展、勻稱。

在俄羅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正教國家,都流行這種教堂。       格拉尼查茨教堂加洛林修道院西歐中世紀建築  早在羅馬帝國的末期,西歐的經濟已經十分破敗衰落。5世紀,大舉湧來的落後民族,踏遍了西歐各地,把它淹沒在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之中。

在一片荒蕪之中,形成了封建制度。教會利用人民的苦難,宣傳禁慾主義,愚昧和迷信。

因此,5-10世紀,西歐的建築極不發達,在小小的、閉關自守的封建領地裡,羅馬那種大型的公共建築物和宗教建築物,都是不需要的,相應的結構技術和藝術經驗,也都失傳了。修道院是當時唯一質量比較好的建築物,也很粗糙。

可是,封建制度畢竟比奴隸制進步。以手工業工匠和商人為主體的市民們了對封建領主的鬥爭,爭取城市的獨立解放。同時,也了市民文化對天主教神學教條的鬥爭。

建築也進入了新階段。城市的自由工匠們掌握了比古羅馬的奴隸們嫻熟得多的手工技藝。建築中人力物力的經濟性遠比古羅馬的高。

除了教學外,各種公共建築物也逐漸多了起來,城市市民為城市的獨立或自治同封建主的鬥爭,以及市民文化同宗教神學的鬥爭,也在建築中鮮明地表現出來。

封建制建築大體上分二個時期:

一、10-12世紀以教堂為代表的「羅馬風」建築

二、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德式建築羅馬風建築  早期**教建築是同拜佔廷建築同時發展起來的。包括古羅馬遷都後帝國西部,**後的西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長達三百餘年的西歐封建混戰時期的建築。

公元9世紀左右。西歐一度統一後又**成為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和英格蘭等十幾個民族國家,並正式進入封建社會。。這時的經濟屬自然經濟,社會秩序較穩定,於是,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各國發展起來。

這時的建築除**教堂外,還有封建城堡與教會修道院等。其規模遠不及古羅馬建築,設計施工也較粗糙,但建築材料大多來自古羅馬廢墟,建築藝術上繼承了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結構,形式上又略有古羅馬的風格,故稱為羅馬風建築。它所創造的扶壁,肋骨拱與束柱在結構與形式上都對後來的建築影響很大。

早期的教堂的建築者主要是修道士,教堂不事裝飾,也不講求比例,反對偶像崇拜,連耶穌**的雕像都沒有。牆垣和支柱十分厚重,磚築很粗糙,沉重封閉,毫無生氣。

後期,隨著城市手工業、商業和興起,出現了由世俗工匠建造的城市教堂,表現出追求感性美的強烈願望。教堂內的裝飾逐漸增多,追求構圖完整統一,教堂的整體和區域性的勻稱和諧等也大有進步、砌工精緻多了。 以法國為中心的哥德式教堂  羅馬風建築的進一步發展,就是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德式建築。

「哥特」原是參加覆滅羅馬奴隸制的日耳曼「蠻族」之一,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反對封建神權,提倡復活古羅馬文化,乃把當時的建築風格稱為「哥特」,以表示對它的否定。

哥特建築就是歐洲封建城市經濟佔主導地位時期的建築。公元10世紀以後,隨著手工業與農業的分離和商業和逐漸活躍,在一些交通要道、關隘、渡口及教堂和城堡附近,形成了許多手工業工人與商人聚集起來的城市,並到12世紀大多通過贖買或武裝鬥爭從封建領主和教會手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權。這時期的建築仍以教堂為主,但反映城市經濟特點的城市廣場、市政廳、手工業行會等也不少,市民住宅也大有發展,建築風格完全脫離了古羅馬的影響,而是以尖券(來自東方)、尖形肋骨拱頂、坡度很大的兩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鐘樓、扶壁、束柱、花空櫺等為其特點。

 蘭斯主教堂蘭斯主教堂  1211-2023年建,法蘭西國王的加冕教堂,主教堂內設有主教座,每個教區只有一所。該教堂以形體勻稱、裝飾纖巧著稱。教堂前後建了百餘年,由於墩柱形式與裝飾主題一致,格調統一。

亞眠主教堂亞眠主教堂  1220-2023年建,中廳系典型的法國哥德式,寬約15公尺,高約43公尺,由於起伏交錯的尖形肋骨交叉拱與把柱墩造成束柱的樣面,看上去比真實的還要高。

科隆主教堂  始建於2023年,歐洲北部最大的哥德式,平面143×84公尺,西面的一對八角形塔樓建於1842-2023年,高達150餘公尺,體態碩大,中廳寬12.6公尺,高46公尺。教堂內外佈滿雕刻與小尖塔等裝飾,垂直向上感很強。

科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夏爾特爾主教堂夏爾特爾主教堂  1194-2023年,西面兩座塔樓建造時間相差400年,形式也各不相同。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  1163-2023年,法蘭西早期哥特建築的典型例項,位於巴黎城中。入口西向,前面廣場是市民的市集與節日活動中心。教堂平面寬約47公尺,深約125公尺,可容近萬人。

東端有半圓形通廊。中廳很高,是側廊(高9餘公尺)的三倍半。結構用柱墩承重,使柱墩之間可以全部開窗,並有尖券六分拱頂,飛扶壁等。

正面是一對高60餘公尺的塔樓,粗壯的墩子把立面縱分為三段,兩條水平向的雕飾又把三段聯絡起來。正中的玫瑰窗(直徑13公尺)西側的尖券形窗,到處可見的垂直線條與小尖塔裝飾都是哥特建築的特色。特別是當中高達90公尺的尖塔與前面的那對塔樓,使遠近市民在狹窄的城市街道上舉目可見 巴黎聖母院   馬克思在談到天主教堂時說:

"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驚。……「這些龐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體量物質志影響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

」義大利的比薩主教堂比薩主教堂  比薩主教堂,它的鐘塔和洗禮堂,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是為紀念2023年打敗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長95公尺,有四排柱子。中廳用木桁架,側廊用十字拱。正面高約32公尺,有四層空券廊作裝飾,形體和光影都有豐富的變化。比薩主教堂

鐘塔(2023年)在主教堂東南20多公尺,圓形,直徑大約16公尺,高8層,中間6層圍著空券廊,後來,由於基礎不均勻沉降。塔身開始逐年傾斜。但由於結構的合理性和設計施工的高超技藝,塔體本身並未遭到破壞,並一直流傳至今,歷時近千年。

也就是享譽世界的比薩斜塔。

威尼斯的總督府威尼斯的總督府  威尼斯當時是海上強國,地中海**之王。總督府是威尼斯打敗盡敵熱那亞和土耳其的重大勝利的紀念之物。建於2023年-2023年,是歐洲中世紀最美麗的建築物之一。

總督府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構圖。立面最高約25公尺,分為二層。第一層券廊,圓柱粗壯有力。

最上層的高度約佔整個高度的二分之一,除了相距很遠的幾個窗子之外,全是實牆,牆面用小塊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貼成斜方格的席紋圖集,沒有砌築感,從而消除了重量感。這一處理方式,雖然受到伊斯蘭建築的影響。這個立面構圖極富獨創性,奇光異影,世界建築史中幾乎沒有可以模擬的例子。

它們好像是盛妝濃飾的,卻又天真純樸,它們好象是端莊凝重的,卻又快活輕俏,似乎時時在變化著它的性格。西班牙的伊斯蘭建築阿爾罕布拉宮  8世紀初,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占領比利尼斯半島,並從西亞帶來當時先進的建築物型別,型制和手法,10世紀後,伊斯蘭國家**,被西班牙天主教徒逐個消滅。但伊斯蘭的建築,由於水平遠高於當時西班牙天主教地區的,所以對西班牙建築保持著很強烈的影響。

西班牙格蘭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是伊斯蘭世界中儲存得比較好的一所宮殿。它位於乙個地勢險要的小山上,有一圈3500公尺長的紅石圍牆蜿蜒於濃蔭之中,沿牆聳立著高高低低的方塔。圍牆的大門叫公正門,在南邊,君主在這裡審理訴訟。

宮殿偏於北面,它以兩個互相垂直的長方形院子為中心,南北向的叫石榴院,以朝覲儀式為主,比較肅穆。東西向的叫獅子院,比較奢華,是后妃們住的地方。

建造阿爾罕布拉宮的時候,西班牙的伊斯蘭國家已經十分窘蹙。格蘭納達王國臣服於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偏安一隅,屈辱求存。面臨著不可挽回的沒落,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愁籠罩著宮廷。

這就造成了阿爾罕布拉宮的藝術風格,精緻而柔靡,絢麗而憂鬱,親切而惝恍

中世紀建築規劃的特色是什麼歐洲中世紀的城市規劃有何特點,最好附圖。

歐洲中世紀城市多為自發成長,很少按 規劃建造,但也有一寫理想的規劃模式,如以城市防禦為出發點的斯卡莫奇模式。這一時期封建領主成長起來,需要防禦外來入侵者,導致城堡式建築盛行。教會領袖的巨邸富麗堂皇,於教會爭榮。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堡牆的周圍建起了許多較小的民居。維也納建築師卡美洛西特關於中世紀城市景觀...

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是?歐洲中世紀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世紀 約公元476年 公元1453年 是歐洲歷史上的乙個時代 主要是西歐 自西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476年 到東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1453年 的這段時期。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 黑暗時代 中世紀是封建主義...

歐洲中世紀有哪些著名建築師及其代表作品

佛羅倫斯聖瑪利亞大教 堂由菲利波 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公尺蘭大教堂 義大利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是公尺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聖莫特教堂 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 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 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