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一課提綱內容,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課內容

2021-03-04 08:53:56 字數 8018 閱讀 1886

1樓:花園_下午茶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第1

課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一、隋的統一

1.建立:

581年,北周楊堅建立隋朝。年號開皇。

2.統一:

589年,隋滅掉陳,統一全國。

3.隋文帝時期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被稱為「開皇之治」

。二、隋朝大運河——(隋煬帝)時開鑿

1.目的: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絡和交流。

2.概況:

「3+4+5=1」①

三點: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餘杭。

②四段: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

、(通濟渠)

、(邗溝)和(江南河)四段。

③五水:連線了(海河)

、(黃河)

、(淮河)

、(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

④地位:

全長兩千多千公尺,

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體現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型和創造力。

3.大運河開通的作用(影響):①

大運河開通後,成為南北(政治)

、(經濟)

、(文化)聯絡的紐帶。

②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

「絲綢之路」和(海上)

「絲綢之路」的樞紐。

③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

④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第2

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一、唐朝建立:1、

隋亡的原因:

①隋煬帝的**;

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③地方長官、

割據勢力紛紛起兵。2、

618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二、唐太宗與(貞觀之治)1.

①626

年,(李世民)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為「貞觀」

,他就是唐太宗。

②它善於納諫,知人善任。著名進諫大臣有魏徵、他說: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

舟,亦能覆舟」

。「君」指帝王,體現「存百姓」思想。

2.貞觀之治

原因:(

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善於用人和納諫,推行系列革新措施。(2

)「貞觀新政」

:①經濟:改革賦役制度,輕徭薄賦。

②政治: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舉制。

③法律:修改法令,編撰《唐律疏議》

。結果: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奠定唐朝進一

步發展的基礎。史稱「貞觀之治」。三、

「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如何?

「三省」是指: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

、門下省(負責審核)

、尚書省(負責執行)

。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四、評價唐太宗。第3

課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

▲一、武則天統治

1.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國號為「周」。2.

措施:①重用酷吏,打擊官僚貴族,發展**集權。②改《貞觀氏族志》為《姓氏錄》

。③大力發展科舉制度。

④重視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

3.影響:史稱「貞觀遺風」

。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二、

「開元盛世」

初一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彙總

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1.原因:唐玄宗統治勵精圖治,實施促進社會發展的政策。

2.唐玄宗統治措施:

重用賢能,

整頓吏治,

對軍事制度、

財政制度、

漕運制度等進行改革。

3.表現: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唐朝進行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三、唐朝的疆域:東至(安東)

,西迄(安西)

,北達(蒙古高原)

,南抵(南海)

。四、唐朝的社會經濟高度發展。

(曲轅犁)和(筒車)灌溉技術發明使用促進農業發展。

人口增長迅速。第4

課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

▲一、科舉制。

1.創立:隋朝創立,唐朝逐步完善。

2.含義: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

3.內容: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明經科主要測考考生記誦儒家經典的能力,

進士科考經史、雜文,後來雜文專考詩賦。

4.影響、

作用:①便於在全社會範圍內選拔人才,

擴大了**政權的社會基礎;

②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③科舉制為士子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

爭機會;④給社會帶來革新氣息和創造精神。

二、衣食住行時尚。

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騎馬出行很普遍,婦女以穿南裝、戒裝為時尚。

三、唐朝博大巨集放的精神風貌的表現:

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展示了博

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新活力的時代精神。整個社會激盪著為國建功立業的

進取精神。

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課內容

2樓:匿名使用者

1、了解下列基礎知識: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楊堅、隋朝的富庶、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大運河的概況及影響。

2、通過識讀「隋朝疆域圖」和「隋朝大運河示意圖」,逐步培養和提高識讀歷史地圖的能力。

【預習檢測】

一、隋的統一(請你認真閱讀教材2-4頁「隋的統一」一目的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 年, 建立隋朝,年號 ,定都 。

2、 年,隋滅掉南方的 朝,結束**割據局面,繼秦漢之後中國又一次實現了統一。

3、思考:隋為什麼能完成統一大業?

二、貫穿南北的動脈(請你認真閱讀教材4--6頁「貫穿南北的動脈「一目的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開鑿目的:

2、填圖:本圖比較模糊,請你用彩筆在圖上填上大運河的中心 ;南北端點

和 ;從北向南的四段 、

、 ;連線的五大水系 、

、 、 、 ;

最後填上隋朝的都城 。

3、作用:大運河通航後,不僅成為 的紐帶,也成為溝通

和 的樞紐。還促進了沿岸地區 和 發展。

【共同**】

1、以下是古人關於大運河的兩首詩,請你先閱讀理解,不懂的地方問老師,然後回答問題:

問題:(1)這兩首詩對於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態度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各是什麼態度?

(2)你怎樣評價隋煬帝修大運河這一歷史事件?

2、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重要朝代,而且兩者有

許多相似之處。試一下,看你能不能找出來。從這兩個王朝

的興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啟示是什麼?

【歸納整理】

1、完成下面的簡表: 2、根據示意圖熟悉掌握大運河的有關知識

隋的建立和統一:

建立時間

建立者統一時間

統一意義 【拓展練習】

1、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b、加強水利灌溉

c、供隋煬帝到江都巡遊 d、為了對高麗戰爭

2、隋統一南北的歷史條件是( )

①南北朝後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交通

③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發展 ④東晉南朝時北人南遷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隋朝大運河,連線淮河和長江的一段是( )

a、永濟渠 b、江南河 c、通濟渠 d、邗溝

4、下列關於隋朝大運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開鑿於隋煬帝統治時期 b、全長

四、五千千公尺

c、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d、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5、隋朝作為統一的朝代存在的時間是 ( )

a、581 — 618年 b、589 — 618年 c、581 — 600年 d、588 — 618年

6、隋朝的統治類似下列哪個朝代( )

a、秦朝 b、東漢 c、西晉 d、東晉

7、隋朝開鑿大運河的重大意義在於( )

a、滿足了隋煬帝遊江都的願望 b、實現了南水北調

c、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d、利於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

8、隋煬帝乘「龍舟」從洛陽巡遊到揚州,要經過大運河的哪幾段?( )

①通濟渠 ②永濟渠 ③邗溝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9、材料一:「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麼? 此「河」是誰在位時開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別指現在的什麼地方?

(3)此河的開通在當時起到了什麼作用?怎樣簡評價此河?此河對生態環境方面會有哪些影響 ?

⊙該文章**[歷史風雲網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首詩對於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態度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各是什麼態度

4樓:匿名使用者

大運河開通有什麼意義

七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提綱(人教版)

5樓:匿名使用者

發乙個郵箱位址..我發給你.乙個檔案.

這東西很長.但是簡單明瞭

初一下冊歷史複習提綱(人教版)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581—618)1 隋的建立。a 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b 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隋朝是先建國後統一,其特點:短暫而繁榮; 2隋煬帝開通大運河(605—610)a 目的: 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b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開鑿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兩千多公里(沿途經過江蘇的揚州、常州、無錫、蘇州)c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d作用:

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d隋朝對中國歷史的兩大貢獻:(1)統一南北。(2)開通了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3隋的滅亡: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4評價大運河: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絡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

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5.秦朝與隋朝的相同點:都結束了**,實現了統一;都歷經二世而亡;開創的政治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等。

第二課:貞觀之治(唐618—907)1、618年,李淵(唐高祖)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2、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3「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a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注重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

b文化上,發展科舉,重視教育 c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注意戒奢從簡。4、怎麼評價唐太宗?a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他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為大唐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b他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4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 武則天,a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b武則天的統治措施:

繼續實行發展農業生產和選拔賢才的政策。人稱其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

c怎麼評價武則天?a功績:大力發展科舉制,不拘一格選人才(如姚崇、宋璟、狄仁傑);注重減輕農民的負擔,統治期間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郭沫若稱她統治:「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b不足:

大量修建佛教廟宇、重用武氏家族;放手招官致使官僚機構膨脹。

第三課:「開元盛世」1 興修水利工程40餘處 2江南地區成為糧食的重要產地 3.改進農具:

筒車和曲轅犁4飲茶之風盛行,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5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6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7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8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 a唐玄宗統治的前期,年號「開元」;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被譽為「開元盛世」。b「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⑴有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統治的基礎⑵唐玄宗重視農業生產,勵精圖治,重用賢能,整頓吏治,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又稱為開元之治)。(3)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及勞動人民的安居樂業。

第四課: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隋創立,唐完善。

2、科舉制含義: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準。3誕生: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隋煬帝時正式設定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4、完善:

唐朝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將詩賦作為考試內容。

5、發展: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6結束:2023年清**擬定《奏定學堂章程》;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至清朝末年被廢除7、作用:

a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任職。b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c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不足: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人的實際能力,使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才智。

第五課:和同為一家 1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時,**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既唐太宗時設定的安西都護府和武則天時設定的北庭都護府)2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讚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今拉薩)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讚普—松贊干布。

意義: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係。4、 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讚普—尺帶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是「和同為一家」的友好關係。5回紇是唯吾爾族的祖先,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後回紇改名為回鶻。6靺鞨族(今稱滿族)7世紀末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領為渤海郡王,自此該政權以渤海為號;後因經濟文化水平較高,又有「海東盛國」之稱。

8生活在雲南蒼山洱海的六詔是今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在南詔統一六詔後,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著名建築有千尋塔)

第六課:對外友好往來 1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2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2唐與日本交往:日本遣唐使到中國有十多批,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六次東渡日本;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3、唐和新羅(今朝鮮)的關係:

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位。3、唐與天竺的關係,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

4、以遣唐使、鑑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1、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全方位學習中國,使唐文化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2、鑑真東渡:唐玄宗時,鑑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玄奘西行:唐太宗時,玄奘西去天竺(今印度半島)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七年級下冊的語文書第一課的名字是什麼?作者是誰

人教的如果沒變化是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不知道你的是什麼版本的書,我的是郭沫若的 石榴 2016年人教版的是 鄧稼先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上貓這一課的文體,作者簡介,出處,中心思想是什麼 散文。鄭振鐸 1898 1958 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 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

政治七年級下冊複習提綱,七年級下冊語文複習提綱七年級(下冊)語文複習提綱

我也在複習,馬上期中考。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提綱 三 展示考試範圍及要求 積累與運用 16分 考察內容 形式及要求 1 注音 書上 書後 目標冊中 平時出練習課前考察,佔1課時配題檢測 2 形式字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提綱 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提綱第1課時 複習目標 瞭解考試範圍及要...

七年級上歷史複習提綱有沒有,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提綱人教版

中華書局七年級歷史上複習提綱 第一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提綱 人教版 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考綱知 識點一 商鞅變法 七上p35 36 1 時間 在秦孝公支援下,西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2 內容 a 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 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