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我們寫長沙的春節可以仿寫北京的春節

2021-03-04 08:53:53 字數 5460 閱讀 1585

1樓:匿名使用者

長沙人認為春節是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乙個節日,所以它持續的時間最長。過年須過大半個月,即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為止。這個習俗延續了幾千年,與南朝梁時《荊楚歲時記》所記基本相同。

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過年的氣氛似乎來得更早。一進入陰曆十二月,奶奶就叮囑我;不要亂說話,比如說:「死」呀,「爛」呀,「壞了」之類的不吉利的話,萬一說漏了嘴,大人馬上就解說:

「孩童之言,百無禁忌」。如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說「打發打發」;若酒杯倒了,就說「酒潑紅地」。避免因此而帶來不吉利的事情。

臘月二十四,俗稱「過小年」,舉家休息聚餐,稱「細伢子(案:長沙方言:指小孩子)過年」。

這一天,經濟寬裕的家庭還會給小孩除壓歲錢之外的禮物,怪不得「細伢子」盼過年了,相傳這一天是作為「天上耳目臣,人間煙火主」的灶王爺要回天庭述職,叫辭灶。為了使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鬧言碎語不必講,好言善語奏玉皇」,人們在前一天要搞大掃除,叫「打揚塵」。這類清潔平時是不大做的,但等到要過年的時候,就要把房間徹徹底底的清掃一遍,所以「打揚塵」現在並不單指清掃蜘蛛網、牆頂灰塵,而成為做清潔衛生的乙個代名詞。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的主婦們自己不再親自動手,而是請家政服務公司的鐘點工、服務員代勞。但不管怎樣,這個愛衛生、講清潔的習俗卻沒有改變。除了家裡的衛生外,個人的清潔衛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頭髮的整理是很重要的一環。

新年裡長沙人取「從頭開始」之意,人們不光是把頭洗得乾乾淨淨,理—個美觀大方的髮型,更重要的是希望忘卻舊的一年裡所有的煩惱、不快和失意,滿心期盼迎來—個嶄新的、燦爛的、美好的來年。

農曆一年最後的一天是除夕,長沙管除夕這—頓吃的飯叫「團年飯」,一般是指晚餐。有幾道菜是必備的。如必有一條l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有的家裡的餐桌會出現雞爪子,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進寶,蔬菜類必會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的—年裡和和氣氣,事業欣欣向榮。

現在日子過得好了,不必等到過年才有大魚大肉吃,平時也經常有好灑好菜,倒是因為現在大家忙於工作,把團聚在一起看得比吃更為重要,孝順的兒女們也刁《再要父母為一餐團年飯辛苦操勞好幾天,而是到長沙幾家有名的飯店,如「玉樓東」「火宮殿」 早早的訂好了團年飯歡慶新年。

吃完除夕晚餐,全家回到家裡,老少下棋、打牌、看**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候新年的到來。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長沙城內大街小巷鞭炮齊鳴,烟花四起,震耳欲聾,洋溢著濃濃的辭舊迎新的氣氛。過春節放鞭炮是乙個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舊時放鞭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驅鬼迎神、祈禱五穀豐登:二是為了增加節日歡樂的氣氛。現在更多的是增加節日氣氛了。

上個世紀**十年代開始,很多城市禁鞭,無形中削弱了過年的氣氛,而長沙過年從來就沒有禁過鞭。眾所周知,瀏陽鞭炮是湖南的特產之一,全國馳名,享譽海內外。新中國成立的大典上,燃放的就是瀏陽鞭炮。

有了這一層原因,長沙從不像其他城市一樣,過年時冷冷清清,而是滿城響聲震耳,硝煙瀰漫。放鞭炮長沙人也有許多講究,鞭炮在不同的時間燃放,就有著不同的含義。如長沙光在除夕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

一次是在吃團年飯時放,意思是告訴人們吃團年飯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鐘聲敲響是放,意為辭舊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開門時放,表示迎來乙個嶄新的美好的年頭。鞭炮的大小、燃放的時間隨各家定,但有一點是鞭炮燃放時不能中斷,如有中斷,來年可能有不順利的事情發生,這是每乙個人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人們放鞭炮時,都特別仔細,盡量避免中斷現象的出現。

拜年是春節的又一習俗。長沙的拜年與別的地方不同。有些地方如北京,初一一般不外出拜年,而長沙講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

」這句俗語講的是大年初一兒子要攜妻帶子給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給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長沙人特別重禮節,常以情義待人。這幾天,街坊鄰里們都紛紛走出家門,互祝「過了乙個熱鬧年」。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初五這一天不拜年,人們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中」字為音譯)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娘家人這一年經濟都不會興旺。

如果已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或作為客人到別人家拜年,都是不會令人高興的一件事。這是在過年中應該特別注意的乙個事情。還有乙個要引起注意的是拜年時要看欲拜之人是否起床,但若人家尚未起床,則忌入床前拜年。

老長沙認為給死人祭拜就是在床頭拜,這一點視為大忌。

初六取六六大順之意,很多商家也會選在這天開門大吉,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會選擇這一天離家外出工作,民間諺語:「三六九,往外走」,所以這幾天民航,鐵路、公路等交通系統**量會大大增加。到了初七初八,長沙人講究「七不去(念ke去聲),八不歸」』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

初八這一天,「八」取「發」之意,工廠上班,商家營業,一切活動都恢復正常。以後,熟人見面,互道「請拜個遲年!」至十五日,一般不提拜年了。

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又名燈節。長沙諺云:「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燈」。

元宵觀燈,唐代已風行,宋時更盛。文天祥曾記敘衡州上元張燈盛況:「士女傾城」、「觀者如堵」、「駢肩累足」、「咫尺音吐不相辨」。

長沙燈市,多篾扎紙糊各式燈籠,或懸之庭戶,或列之街衢。這一天家家點燭於灶台屋角,戶戶煮食元宵團,頑童則持彩燈相戲。更熱鬧的是趕廟會、唱大戲、耍獅舞龍、騎竹馬等迎春文藝活動在此時達到高潮,常喧鬧通宵,故名鬧元宵。

其中以舞龍燈最為普遍,常有鄉下舞龍的隊伍到城裡來表演,民間認為耍龍可保清吉,所以「龍」所到之處,鼓樂齊鳴,鞭炮不絕,多賜以包封。已婚未育婦女,往往讓「龍」轉繞其身,或讓「龍」在床上縮聚成圍,上騎一小孩,名麒麟送子。

正月十五吃元宵這一點與全國各地相似,故不贅述。只是有一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元宵的餡已由原來的芝麻、豆沙之類改為水果、無糖餡的元宵。

有專家把民俗譽為「活文化」,這一點我深表贊同。通過記述長沙當今春節過年的一些習俗以及它所悄然發生的變化,使我們由衷地體會到: 民俗它就存在於現實社會中,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動態的形式存在u正是長沙人過年這種民俗化為濃濃的鄉情、親情時刻縈繞、迴盪在我的心頭,吸引著我,促使我在外求學多年後依然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的原因吧.

求採納

六年級下冊作文,要仿寫《北京的春節》寫一篇《山西的春節》不要直接抄《北京的春節》,要習俗。

2樓:摩羯益楠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在除夕這天,家家都忙著貼春聯,我們家也不例外,而且每年家裡的對聯還是由我來貼的。其實這貼對聯的學問也蠻大的,你去年時只要一看這對聯你就會知道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裡的希望和打算,也會知道在過去一年裡這家人家裡發生了什麼喜事,你看這對聯神不神呀。

在這一天最高興的還是小朋友們,他們早早地就叫著讓大人接年了,因為接完年之後就可以放烟花了。放烟花時,幾個小孩子在旁邊叫著,跳著,那高興勁就甭提了,就連大人也都被他們感染了跟著叫起來。放完烟花一家人圍在桌前吃團圓飯,最有趣的就是吃餃子了,而且這吃餃子還能吃到錢,誰吃到錢了那誰在新的一年裡的運氣將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爭著吃,看誰也搶到那個有錢的餃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沒吃到的也好,這種搶著吃餃子的氣氛是最難忘的……

除夕夜是最難忘的一夜!

我盼望的新年來了。我們這裡的新年可真熱鬧 ,我們乙個個喜氣洋洋的,有些人扎了彩龍有些人扎了彩獅,還有的扎了狗......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紅豔豔的對聯,掛上了五彩繽紛的燈籠,真是美麗極了。

吃過年飯,大院裡開始熱鬧起來了,大家都開始放烟花了,我也跑回家拿烟花出來了,我那幾個夥伴們也回去拿烟花了,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乙個「大地開花」點燃引線,過了一會兒冒起了火星,眨眼工夫就在天空中開出了一朵鮮豔的花朵。這朵花到處亂跑,一會兒變紅,一會兒變綠,把我們看得眼花撩亂,好像片地開滿了鮮花。「真好看!

真好看!」鄰居的小妹妹也高興地跳了起來。

我又點起「百話爭艷」。引線越燒越短 不一會兒,躥起一人多高的火星。著火星像煉爐裡飛濺的火花,又像公園裡美麗的噴泉,向四處飛濺。

這時,遠處半空裡躥起一顆顆「魔術彈」,就像戰場上的訊號一樣,一會兒噴出紅色的,一會兒噴出綠色的,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晝。

3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土,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

十八白面發,二十九貼倒有,三十大家歡樂吃扁食。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

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

舊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於公曆元旦,後來又稱過大年。舊日,臘八

節過後,

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

氣氛一日濃似一日。

二十三日祭灶王,

二十四日為大掃

除之日,俗稱

"胡打掃日

"。從這天以後,年事準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

(貼紮,指各種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

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準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

'"。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

炮、接神、

祀祖,然後閤家互相拜年。

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

長輩則賜以壓歲錢,

以取吉利。

按照傳統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後,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

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

"恭賀新禧"、

"恭禧發財"、

"一年如意

"之類。

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

清末以前,

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為

祭祀財神之日。

**以後僅在過年時於錢垛、

錢櫃或專設神位神龕致祭,

焚香燃炮,

供以雞、

鴨、豬、羊。祭罷財神,方赴有買賣往來的各商戶家中拜年。

舊日過年,

時間拖得很長,

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天倉節之後。

初五日俗稱破五,

民間俗言

"破**出門

",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

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

初八黃昏後祭星神,

於院內點燈七盞,

象徵北斗七星,

面北奠拜,

以取一年順遂吉利。

初十俗稱

"十不動日",

相傳是日老鼠娶親。

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

幾日之內,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

"。二十俗稱

"小添倉

",二十五為"

老添倉"

,東西公尺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新春期間的熱鬧

方告結束。

郊縣農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

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鐘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徵日子過得"旺火

"。年初一,

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

吃翻身瓜

。在年終時,用小公尺煮熟,盛在碗內,用以祭祀祖先,俗

稱隔年撈飯

。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

仿寫北京的春節,老舍先生的,仿寫老舍的北京的春節作文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 歲時禮俗 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 過年 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

仿寫《我們的手》,我們的手仿寫一段

仿寫示例1 我們的手,是畫筆 在我與大自然之間 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生動的畫。仿寫示例2 我們的手,是花朵 在空氣和空氣之間 散發著迷人的香氣 我們的手仿寫一段 仿寫示例 我們的手,是畫筆 在我與大自然之間 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生動的畫。我們的手,是鮮花 在空氣和空氣之間 徜徉在陽光下 散發著迷人的香氣和美...

老師是園丁仿寫句子,老師是我們的園丁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仿寫句子 老師是園丁 環衛工是城市衛生的守護者 老師是燃燒的蠟燭 老師您是春雨,灑遍大地,滋潤春苗 老師您是火焰,燃燒自己,照亮我們 老師您是樹根,默默汲取,輸送營養.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 老師是園丁,奉獻自己,培育我們。仿寫上面的句子 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像培育花草一樣,讓我們茁壯成長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