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儒為什麼受到佛道的衝擊

2021-03-04 08:49:17 字數 3259 閱讀 4978

1樓:地煞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

在從魏至隋的三百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複雜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受到衝擊的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不能滿足寒門士子的政治需求.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九品中正制的執行,社會開始向糜爛、腐朽、墮落發展,而九品中正制又完全阻塞了平民士子向上流動的道路,對寒門士子來說,仁義孝悌已經完全喪失了其存在的政治基礎(漢舉孝廉,以儒家孝悌思想為根本,不論心裡是否情願,孝悌的樣子還是要做的),所以其正統地位自然受到嚴重衝擊~

3樓:匿名使用者

歸納下來,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⑴經濟因素:①士族地主階級經濟實力膨脹,土地兼併嚴重,平民百姓受剝削過於嚴重,因此儒家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他們吸引力不如佛教和道教大(人在苦難的時候都會寄希望於宗教,宗教比起儒家這種政治倫理學說更能起到精神寄託的作用);②魏晉南北朝時代(220~581,廣義上是190~589)是乙個亂世,戰亂頻繁,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國家財政困難,無力資助儒學發展(如像漢武帝時期那樣興辦太學),儒學傳統教育受到破壞;③南北朝時期(386~589)寺院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南朝(420~589)個佛寺蔭庇大量人口,有大片田產,經濟實力雄厚,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佛教經濟實力增長後必然在文化上居於強勢地位並擠壓儒家。

⑵政治因素:①十六國(304~439)、北朝(386~589)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出於朦朧的民族意識,他們(如石勒、石虎、苻堅、呂光、姚興等)認為胡人就應該信「胡教」,因此源自印度的佛教頗受他們青睞;②戰火紛飛之下人民深受災難,更容易在佛教、道教方面產生精神寄託;③道教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黃巾軍、天師道軍、五斗公尺軍),甚至一度建立過自己的政權(如三國時期割據漢中的張魯政權),在「有槍便是草頭王」的亂世中影響力自然大過了沒有獨立武裝力量的儒家;④士族地主階級腐朽,寒門庶族進取無望,階級矛盾(士族與寒族矛盾)尖銳,一些統治者(如梁武帝蕭衍)希望借佛教、道教等宗教緩和士庶矛盾,維持自己搖搖欲墜的統治;⑤胡人正統觀念比較弱,早期不太重視儒家思想(這主要是和漢朝統治者相比,其實和後來西夏、遼、元等游牧民族征服王朝相比他們還是很重視儒家的);⑥大一統**集權王朝崩潰,國家**,儒家失去政治支援,不再被獨尊。

⑶文化因素:①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印文化交流頻繁,有佛圖澄東來中國,也有法顯、樂尊等西行印度,用陳寅恪先生的話說,這是乙個「中國學與印度學交鋒」的時代,古印度佛教伴隨古印度文化(如梵文、梵音)的北傳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②儒家思想偏重政治學、倫理學理論,缺乏哲學思辨性,道教和融合儒家、道家思想的「玄學」正好可以填補這一空白;③東漢儒學發展到極端,過於繁瑣,失去了活力,「經今古文之爭」後更加趨於沒落。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發展的特點包括①受佛教、道教衝擊失去正統地位 ②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發

4樓:柔情

b此題主要考查對傳統主流思想演變的了解。根據所學知識,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儒學受到佛教和道教的衝擊,但是並沒有失去正統地位,但是在這一時期儒學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思想,形成魏晉玄學,儒家的一些學說被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統治者說接受。宋代開始出現「三教合一」,明代才明確提出。

因此答案為b。

儒學為何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再次衰落

5樓:指縫漣漪

魏晉南北朝時期、漢代儒學一統天下、處於獨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隨著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並且盛行、儒學的發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魏晉南北朝的儒家理論、卻比較滯後。在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時間裡、沒有出現一位儒學大家。

除了在無神論方面有所發展外、在哲學本體論上、卻無多大進展。範縝雖提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的質用觀、具有體用論的意義、但沒有充分的論述。比之先秦兩漢的哲學、並沒有前進多少。

比之佛道的本體論、落後了一大截。

儒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被打破獨尊地位、處於衰落之中、但是儒學的傳統並沒有中斷。正因為這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學以及之後的隋唐儒學經過曲折的發展過程、成為上承兩漢經學,下啟宋明理學的重要發展階段。

兩漢經學流 弊 很多、形式繁瑣、內容駁雜、及至魏晉、便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學。對於玄學、一般看作是道家思想的復興、但並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學中的重要地位。玄學的發展借助於兩漢經學、王弼注《周易》、釋《論語》、何晏作《論語集解》等等 、都是玄學家們為經學玄學化所作的努力 。

儒家的主要經典《周易》與《老子》、《莊子》被並稱為三玄。玄學討論的有無、本末問題、雖然來自老莊、但與《易傳》思想關係密切。儒家思想在魏晉玄學時期有重要發展、它一掃兩漢經學的繁瑣蕪雜、剔除了經學的天人感應說等神秘成分、使抽象思維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6樓:花雨飄夢神傷

我總結一下魏晉的儒學發展,有以下幾點:1、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崇尚玄學(這是一種運用道家的老莊思想揉合儒家經義而形成的一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潮 ),這一學說對儒學本身而言,偏離了其原先的本意,並且這一學說於治國方面作用不大,甚至可以說是儒學的倒退。

2、魏晉時期,佛教、道教盛行,著名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是最好的寫照。而道教則有:「五斗公尺」道和「太平」道。這兩種宗教對儒學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衝擊。

3、魏晉時期,總體而言是戰亂不斷,東晉與十六國就處於這一時期,在乙個動盪的年代,必定會對學術方面產生負面影響,以至於學術發展緩慢,甚至衰落。

7樓:5是楊寶寶

其實主要原因就是 魏晉南北朝時期,漢代儒學一統天下、處於獨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隨著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並且盛行、儒學的發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如果是上海的話看書第七分冊 第一單元~

關於佛道對儒家地位變化的影響。

8樓:飛火

不能的 中國古代史中儒學一直處於主導地位。

三教合一是在隋唐時期 儒家思想有一種集大成的意味在這裡面你所說的三教並行就是三教並立 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時期佛道衝擊儒學但貫穿古代史 並不能說儒學地位上公升或者下降 應該是一直處於主導。

三教合一和三教並立的區別: 三教合一即儒教集大成;三教並行即佛道衝擊儒學 三教並存

9樓:匿名使用者

魏晉南北朝--------儒學危機,儒佛道三教並立。

原因:社會動盪;受佛教和道教的衝擊

隋唐時期——出現三教合一的趨勢

原因:三教在反覆辯駁中相互吸納滲透,調和之風盛行。

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作品有哪些

比較喜歡魏晉時期的哈,鄴下風流很令人神往的.王粲的 登樓賦 曹植的 洛神賦 白馬篇 禰衡的 鸚鵡賦 曹操 述縣自明本志令 陳琳的檄文.竹林七賢 嵇康的 聲無哀樂論 養生論 與山巨源絕交書 向秀的 莊子注 思舊賦 阮籍的 詠懷 八十二首,大人先生論 劉伶的 酒德頌 都是絕世的經典.至於南北朝文學,我覺...

魏晉南北朝舞蹈是怎樣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舞蹈發展有怎樣的特點

魏晉時期,在聲色迷離的宮廷樂舞之外,各地域的民間樂舞活動也十分活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上就有淺浮雕的樂舞影象,一北方服飾裝扮的舞人正弓步回頭,逗引乙隻獅子,這顯然是 獅子舞 由於戰亂不斷,人們習武風氣很盛,也直接影響了樂舞藝術。在三國時期的文物上我們就能夠見到兒童對舞花棍的形象。特別是南北朝時期...

誰有魏晉南北朝時的山水詩,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比較著名的詩人?以及他們的一些有名的詩。

歸園田居五首 陶淵明 東晉 其 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 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其 二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