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糧草是什麼,古代糧草是什

2021-03-04 08:08:49 字數 6352 閱讀 7061

1樓:匿名使用者

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

古代行軍中,糧草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實際上還包括衣食、**、醫藥等諸多方面的軍隊必需用品。

「糧」就是軍隊吃的糧食,「草」就是戰馬吃的草料,用時泛指後勤補給。

要組織乙個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古代用兵 一直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2樓:平常心新號

糧草軍用的糧食和草料。

3樓:匿名使用者

草一般來說是戰馬牲畜食物,糧是只人吃食物

4樓:99999999島

糧食吧,比如稻穀,玉公尺呀這些

5樓:匿名使用者

就好比現在的公尺和煤氣一樣

6樓:馬屁飛還是

糧草糧草,顧名思義就是人吃的糧食,馬吃的草料。

古代糧草是什

7樓:專揀公尺粒

糧和草是分開解釋的,草料是為戰馬準備的,而糧食的種類並不是單純的公尺,古代人主要以麵食為主,易於儲存和攜帶,簡單加工後就變成了所謂的乾糧,隨身攜帶一部分,運輸一部分。

乾糧主要就是小公尺、乾餅、鍋盔、肉乾、野菜等等,小公尺作為我們古代主要的糧食作物,小公尺及其製品就成為了一種比較普遍的軍糧。只不過是分別用以上三者雜以蔬菜、豆類甚至肉類煮成大鍋稠粥,便於做也便於吃。

做法就是最簡單的燉和煎,亂七八糟的食材往鍋裡一擱,支上火,倒水加油,就開始——亂燉翻煎,嫌沒味道的話,就多撒兩把鹽。

而蒙古軍隊出征主食是羊肉幹,羊肉煮熟後晾乾,可即食,蒙古士兵基本上是在馬背上邊喝馬奶酒邊吃肉乾,行軍速度不變。

古代收糧食的方法(以小麥為例):

最簡單的就是捋麥穗,手捻出麥子;後來是摔,出麥子;再後來就是通過用牛拉碌碡壓,出麥子;現在是收割機直接收小麥。

8樓:匿名使用者

糧草是兩部分,糧供人吃,草供馬吃。合起來稱為糧草。

古代打仗時候所說的糧草具體指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糧草,指糧秣、草料等軍需物資。

糧和草是分開解釋的,草料是為戰馬準備的,糧食是為人準備的。而糧食的種類並不是單純的公尺,古代人主要以麵食為主,易於儲存和攜帶,簡單加工後就變成了所謂的乾糧,隨身攜帶一部分,運輸一部分。

出自《宋史·食貨志三》:「即今所在糧草盡乏,漕臣計無所出,文移指空而已。」

譯文:現在糧草缺乏,漕臣也沒有計謀。

擴充套件資料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宋史》的特點是史料豐富,敘事詳盡。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學術活躍,雕版印刷盛行,編寫的史書,便於刊布流傳。

相關成語: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意思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出自:林佔財《森林中的遠征》:「他很同情地說道:『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麼走這麼遠的路!」

同「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最先出自《南皮縣志·風土誌下·歌謠》為民間俗語。

10樓:鈴舞風想

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

古代行軍中,糧草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實際上還包括衣食、**、醫藥等諸多方面的軍隊必需用品。「糧」就是軍隊吃的糧食,「草」就是戰馬吃的草料,用時泛指後勤補給!要組織乙個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古代用兵 一直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11樓:迷失中遺失

糧指的是食物,這其中包括人和馬的,草指的是艾草,用來驅蚊蟲疫毒的,還有就是用來找水源,不能用現在人的理解方式來解釋古人的字詞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作戰都用馬匹,所以需要草料來喂馬匹,而士兵們都是吃的糧。所以統稱糧草

13樓:匿名使用者

糧:是人吃的草:是馬吃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糧秣、草料等軍需物資.不光人吃東西,馬也吃東西啊 。

古代所說的糧草是指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

古代行軍中,糧草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實際上還包括衣食、**、醫藥等諸多方面的軍隊必需用品。

「糧」就是軍隊吃的糧食,「草」就是戰馬吃的草料,用時泛指後勤補給。

要組織乙個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古代用兵 一直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16樓:林咏倫

是指糧秣、草料等軍需物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軍用的糧食與草料。《宋史·食貨志三》:「即今所在糧草盡乏,漕臣計無所出,文移指空而已。

」《三國演義》第三十回:「卻說 曹操 守 官渡 ,自八月起,至九月終,軍力漸乏,糧草不繼。」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

「軍隊的活動,不能只仗著幾個命令;軍隊需要糧草、服裝、運輸工具,和怎樣以最少的士兵取得最大的勝利。」

17樓:手機使用者

五糧液、冬蟲夏草過濾嘴香菸的合謂簡稱,後泛指菸酒等隨軍必備消耗品。

18樓:雒依

就是士兵打仗時,吃的糧食

19樓:戀俊迷麟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草就是指各種吃喝和日常必需品。

20樓:匿名使用者

人糧馬草 當然 草也不是簡單的乾草, 是馬飼料

21樓:長笑踏歌行

士兵吃的糧食,馬吃的飼料

22樓:匿名使用者

糧食、草料等軍需物資

23樓:匿名使用者

軍隊所需要的日常用品

古代時期戰爭所需要的糧草到底指的是什麼?

24樓:匿名使用者

戰馬需要吃草,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還有兵器,戰車,衣服,棉被,甚至是軍餉。這些很多是易燃物。

25樓:黑天鵝斯巴達

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糧草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實際上還包括衣食等諸多方面的用品 說的簡單一點 糧就是軍隊吃的糧食 草 就是戰馬吃的草料 要組織乙個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古代用兵 一直強調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26樓:最好十七歲

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古代行軍中,糧草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實際上還包括衣食、**、醫藥等諸多方面的軍隊必需用品。千萬不要「糧草」中間這個「草」字是乾草,這僅僅是現代人的誤解,這個草指的是穀物,黃豆,赤豆之類的精飼料。

戰馬找作戰期間,吃的都是精飼料,豆子和穀物,千萬不要想象成吃遍地的青草,更何論乾草了。草含有的熱量極低,平時山羊之類的吃吃還湊合,走長途的一般馬匹,半夜裡就會去喂一些豆子,穀物了。這也造就了一句「馬無夜草不肥」。

而馱著騎士奔跑的戰馬,幾乎都不喂青草乾草,主要是怕浪費它們的牙口。要留著牙口和肚子裝豆子。

有個成語叫做厲兵秣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這可不是磨好刀槍,給馬喂了一頓。

當時的兵不是職業兵,多半是農兵,打仗就上,打完種田,這裡「厲兵」的意思是狠狠地訓練士卒。臨陣磨槍,這是笑話那些沒有準備好打仗的將領的,千萬要和厲兵區分開來啊。而秣馬也不是喂了一頓這麼簡單,而是在出戰之前,有計畫地對馬匹進行催肥養壯,以便在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當時戰爭主力是馬拉著的戰車)。

所以古代人說的糧草,基本上說的就是人的初加工糧食和馬的精飼料,再說一次,不是草。

27樓:娛樂曉得

糧草,是指的戰士吃的糧食和馬匹吃的糧食。

戰士吃的主要是初加工的糧食麵餅,肉乾,醬菜(用來補充鹽分)。

千萬不要「糧草」中間這個「草」字是乾草,這僅僅是現代人的誤解,這個草指的是穀物,黃豆,赤豆之類的精飼料。

28樓:昨夜忽然大雪

糧草指的是軍隊打仗所需要的所有補給品,包括糧食,衣物,藥品,喂馬的飼料,以及其它各種所需材料。

29樓:匿名使用者

糧草指的是戰爭需要的物資吧,不只是馬匹吃的食物,例如士兵行軍打仗中需要的食物藥品等一些物資吧。

古代的糧草都有些什麼?

30樓:曉秋槓槓

糧草又叫糧草輜重,包括裝備、營帳、糧食和草料,草料是為戰馬準備的,而糧食的種類並不是單純的公尺,古代人主要以穀類、豆類為主,易於儲存和攜帶,簡單加工後就變成了所謂的乾糧。

31樓:匿名使用者

公尺麵之類的吧。。。。。 也有攜帶牲口的吧,現吃現殺。。。。。。。

在古代戰爭中,糧草的作用是什麼?

32樓:沉落梧桐幾時別

糧食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當敵我雙方對壘相持而勝負一時難分之時,誰有足夠的糧源,誰就能堅持到最後勝利。這種認識,無疑是有道理的。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見《漢書·酈食其傳》)。

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離開了糧食,人類不僅無法生存,簡直任何事情都幹不成。進行戰爭同樣離不開糧食,部隊只有吃飽吃好,才有力量對敵作戰。軍隊糧食匱乏而導致飢餓,就不可能打勝仗。

可見,糧食是戰爭賴以進行並且取得勝利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物質條件。所以,在古代戰爭中,凡屬高明的將帥,都十分重視糧食**對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作用問題,並且千方百計地保護己方的糧源和破壞敵方的糧源。著名軍事家曹操就是乙個突出的例子。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對袁紹軍的官渡之戰,曹操之所以能以弱勝強,取得對袁紹軍作戰的決定性勝利,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他懂得糧食對戰爭勝負的至關重要性,因而及時採納了降將許攸的建議,親自率軍一把火燒毀了袁紹的烏巢屯糧所,使袁紹大軍賴以生活和作戰的大批糧秣物資,頓時化為一片灰燼,迫使袁紹不得不棄甲

逃跑,從而奠定了最終戰勝袁紹軍的基礎。

33樓:匿名使用者

糧草指的是軍隊的後勤補給,糧草其實不僅僅是糧食和草料,實際上還包括衣食等諸多方面的用品 說的簡單一點 糧就是軍隊吃的糧食 草 就是戰馬吃的草料 要組織乙個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古代用兵 一直強調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34樓:手機使用者

沒有糧草,軍心就會渙散 沒有糧草。很多兵就不想打仗,因為戰亂十分很多人當兵是為了混口飯吃的 舉長平之戰給樓主看看 長平之戰 西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南韓,占領了野王城,切斷了南韓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絡。南韓想獻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請趙國發兵取上黨郡。

昭王四十七年(西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長王齙攻韓,奪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齙攻趙。

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

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雙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巨大。

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以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秦軍多次挑戰,趙國卻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

秦相應侯范雎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布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趙王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士卒**慘重,又賺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命他率兵擊秦。

趙括上任之後,一反廉頗的部署,不僅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換將領,使趙軍戰力下降。秦見趙中了計,暗中命白起為將軍,王齙為副將。趙括雖自大驕狂,但他畏懼白起為將。

所秦王下令「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

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

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

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河內督戰,徵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到了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

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括軍隊大敗。四十萬士兵投降白起。

白起使詐,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趙國上下為之震驚

在古代戰爭中,糧草的作用是什麼,古代時期戰爭所需要的糧草到底指的是什麼?

糧食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當敵我雙方對壘相持而勝負一時難分之時,誰有足夠的糧源,誰就能堅持到最後勝利。這種認識,無疑是有道理的。古人云 民以食為天 見 漢書 酈食其傳 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離開了糧食,人類不僅無法生存,簡直任何事情都幹不成。進行戰爭同樣離不開糧食,部隊只有吃飽吃好,才有力量對敵作戰。軍...

為什麼古代打仗要糧草,要糧食是吃的,草是做什麼的

草是喂馬的,沒馬就沒法打仗.草是戰馬食用的草料。在古代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是很重要的,那時的騎兵就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裝甲車。在戰場上只要騎兵形成了衝鋒那對於步兵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奇謀妙計破敵騎兵,那一場戰爭的勝敗十成中以經定了六七成。古代人打仗總愛燒對方糧草,糧草真的是草嗎?是草的話怎麼當糧食...

苑在古代是什么姓氏,苑在古代是什麼姓氏?

苑姓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當今中國姓氏按總人口數排列,苑姓列二百一十三位。中文名苑姓 含義古老的姓氏之一 商朝,商高宗 歷史名人 苑何忌,苑康 起源地河南鄭州航空港區 概述在以趙姓為首的 百家姓 中,苑姓沒有位置。在 新編百家姓 1995年明天出版社出版 和 千家姓查源字帖 1988年1月趙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