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院教學與管理對當今教育的影響

2021-03-04 08:05:47 字數 5007 閱讀 3261

1樓:沉沒冰川

我國書院的發展是:萌芽於唐末,鼎盛於宋元,普及於明清,改制與清末。著名書院有: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太極書院。對當今教育的影響包括:第一,書院既是教學機構,也是學術研究機構,對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第二,書院注重學術交流和學術自由,開展爭辯,有利於各門學派的進一步發展;第三,書院講學可以自由聽講,老師可以自由講學,不受地域的限制,有利於文化的繁榮;第四,書院的教學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興趣,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當今教育有重要的啟示;第五,師生關係融洽,以道相交,對傳統的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影響;第六,名師講學的內容整理為「講義」,學生記錄的為「語錄」,是後世教學中教師講義和學生聽課筆記的由來。

古代書院教育對當代學校教育有哪些啟示

2樓:監控_小澐

第一,……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相結合,是書院教學的乙個最突出的特點。 最早的書院是由官方藏書;校書和私人讀書治學發展為講書或講學的。……私人讀書治學,待學有所得,聞名遐邇,就有人前來問難求教,逐步發展為聚徒講學,……後來的書院差不多都是沿著學術研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道路發展的。

歷史上有名的書院,大多數都既是當時一方教育活動的中心,又是著名學者**學術的勝地。……書院的建立者或主持人,大多是當時一方有名的學者,他們又多為書院的主講,這是書院的傳統……。 第二,書院允許不伺學派相互進行講學,建立了「講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百家爭鳴」的精神。

儘管這種「爭鳴」還受到種種限制,但較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一般學校教育卻自由得多。這是書院區別於一般學校的乙個重要標誌。…… 第三,書院教學實行「門戶開放」的辦法,聽講者不受地域和學派的限制。

乙個書院有有名的學者在講學,其他書院的師生或遠地慕名而來的學子,都可以聽講、求教,而且受到熱情歡迎,並給予周到的安排照顧,打破了一般學校關門教學的風氣,有利於學術交流。 第四,書院的教學多採用問難論辯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比一般學校只是先生講,學生聽,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學優越得多。

書院教學一般是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重視對學生讀書的指導。許多名師都把指導學生自己讀書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他們並將自己的洽學經驗概括為讀書的原則或程式,指導學生應讀什麼書,哪些先讀,哪些後讀,以及如何提高學習的效果等。…… 學生讀書重在自己理解,教師針對學生的難點或疑點進行講解,所以書院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讀書要善於提出疑難,鼓勵學生問難論辯。

早在唐代朱弼在任廬山國學主講時,就提倡學生質疑問難,然後再詳加剖析。朱熹特別重視學生提出的疑難。他認為讀書須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漸漸解,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他在白鹿洞書院時,常常親自與學生質疑問難。呂祖謙在麗澤書院講學時,提出求學貴創造,要自己獨立研究,各闢門徑;超出習俗的見解而有新的發明。他說:

「今之為學,自初至長,多隨所習熟為之,皆不出於窯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後有功。」 書院特別強調學生要作讀書:

日記。…… 第五,書院內師生關係比較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相當深厚。中國數育素有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這是在長期的私人教學中形成的。

書院制度始於私人教學,以後也多屬私人教學的性質,主講書院的名師熱心教席,慕名來學的生徒能虛心求教,所以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在書院中也就體現得更為充分。 從事書院教學的名師,由於學識淵博,品德過人,所以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此外他們能夠獻身教席,熱心育人,更使其受到學生的愛戴。當然,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學生還必須能夠虛心求教,立志**。

但是主導方面還在教師。這是書院教學的名師為我們提供的寶貴的啟示。 我以為,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第

四、五兩點。 賴功敏在《書院教育的「對話」精神及其對人格形成的影響》一文中提出: 「中國書院教育有著乙個重要的內在精神即『對話』。

這種對話具有自然特性,對人格形成實為一種重要的力量;它的實質在於通過對話達到一種真正的人性的覺悟。它充分體現了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對道德理想與知識獨立的追求。正是通過對話這種生動而有活力的形式和過程,教育的陶冶力量才自然而然地生髮出來並滲透到心靈的深處,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潛在特質,使完善人格的形成成為可能。

」這種「對話精神」,不正是我們教育改革追求的方向之一嗎?

中國古代書院的教學管理制度對當今教育的啟示...

3樓:匿名使用者

怎樣認識這種學習bai方式的價du

值和意義,日益成zhi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在學習和dao討論的內過程中,我發現容對此進行研究的文章在上朔其淵源時,往往引用國外的例證,常常把中國的傳統教育作為其對立面來討論。

事實是這樣嗎?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重溫了中國古代教育的思想和發展線索。我覺得事實好象不是這樣的。你看,作為中國教育的始祖——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本身就帶有現在我們所認識到的有關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

再看諸子百家,在那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如果他們在教學中也是採用後來那種方式,我想是不僅談不上發展,連生存都會有問題。

只是到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到了明清科舉制度日益發達之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是「鐵板一塊」的。肇始於唐代,繁榮於宋元,普及於明清的書院制度,就是其中與「官學」有著明顯差異的教育教學制度。

古代書院教育的利弊

4樓:匿名使用者

書院發展軌跡與其在中國歷史上的

作用樊克政在《書院史話》一書中提到:「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教育組織形式。其別具一格的教學與組織管理等制度,萌芽於唐,形成於宋,廢改於清末,有長達千年以上的發展史。」

作者認為,書院制度之所以萌芽、形成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唐、宋時期的主要原因有:

從教育史的角度看,「促使書院產生並能得到發展的乙個更為深層的原因則在於:自隋、唐以後,伴隨著科舉制度的創立與發展,官學逐漸淪為科舉的附庸,一些真心求學的土子勢必要在官學以外去尋找就學的場所,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正適應了這一客觀需要。」「書院的發展及其一整套制度的形成,又是同理學的興起與發展聯絡在一起的。

」由於「理學對於維護和加強封建統治的作用,在起初的一段時間裡並不為封建統治者所認識,於是理學家們便只好以書院作為從事研究與傳播理學的重要基地,而這就勢必促進書院的發展及其制度的臻於成熟。」從另乙個角度而言,書院對中華文明史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書院促進了中國學術思想史的發展。

」「書院也促進了中國文學史的發展。」「書院促進了中國圖書事業史的發展。」「書院對促進中國教育史的發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宋、元、明、清時的著名書院,一般都是當時各地的教育中心,對推進所在地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書院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教學與組織管理等方面還積累了許多經驗,並形成了不少與官學迥然有別的特點,如把從事教學工作與進行學術研究結合起來,不同學派可以在同一書院中講學,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師生感情甚駕以及管理人員較少等。

所有這些,不僅豐富了我國的教育遺產,而且也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總之,宋代以後出現的書院教育的組織形式,它與官學、私學形成鼎足之勢,相互滲透,融合,有力地促進文化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書院在古代文化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書院制度》一書歸結為五個方面:

第一,……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相結合,是書院教學的乙個最突出的特點。

最早的書院是由官方藏書;校書和私人讀書治學發展為講書或講學的。……私人讀書治學,待學有所得,聞名遐邇,就有人前來問難求教,逐步發展為聚徒講學,……後來的書院差不多都是沿著學術研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道路發展的。歷史上有名的書院,大多數都既是當時一方教育活動的中心,又是著名學者**學術的勝地。

……書院的建立者或主持人,大多是當時一方有名的學者,他們又多為書院的主講,這是書院的傳統……。

第二,書院允許不伺學派相互進行講學,建立了「講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百家爭鳴」的精神。儘管這種「爭鳴」還受到種種限制,但較之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一般學校教育卻自由得多。這是書院區別於一般學校的乙個重要標誌。

……第三,書院教學實行「門戶開放」的辦法,聽講者不受地域和學派的限制。乙個書院有有名的學者在講學,其他書院的師生或遠地慕名而來的學子,都可以聽講、求教,而且受到熱情歡迎,並給予周到的安排照顧,打破了一般學校關門教學的風氣,有利於學術交流。

第四,書院的教學多採用問難論辯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比一般學校只是先生講,學生聽,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學優越得多。

書院教學一般是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重視對學生讀書的指導。許多名師都把指導學生自己讀書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他們並將自己的洽學經驗概括為讀書的原則或程式,指導學生應讀什麼書,哪些先讀,哪些後讀,以及如何提高學習的效果等。……

學生讀書重在自己理解,教師針對學生的難點或疑點進行講解,所以書院教學中十分強調學生讀書要善於提出疑難,鼓勵學生問難論辯。早在唐代朱弼在任廬山國學主講時,就提倡學生質疑問難,然後再詳加剖析。朱熹特別重視學生提出的疑難。

他認為讀書須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漸漸解,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他在白鹿洞書院時,常常親自與學生質疑問難。呂祖謙在麗澤書院講學時,提出求學貴創造,要自己獨立研究,各闢門徑;超出習俗的見解而有新的發明。

他說:「今之為學,自初至長,多隨所習熟為之,皆不出於窯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後有功。

」書院特別強調學生要作讀書:日記。……

第五,書院內師生關係比較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相當深厚。中國數育素有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這是在長期的私人教學中形成的。書院制度始於私人教學,以後也多屬私人教學的性質,主講書院的名師熱心教席,慕名來學的生徒能虛心求教,所以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在書院中也就體現得更為充分。

從事書院教學的名師,由於學識淵博,品德過人,所以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此外他們能夠獻身教席,熱心育人,更使其受到學生的愛戴。當然,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學生還必須能夠虛心求教,立志**。但是主導方面還在教師。

這是書院教學的名師為我們提供的寶貴的啟示。

我以為,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第

四、五兩點。

賴功敏在《書院教育的「對話」精神及其對人格形成的影響》一文中提出:

「中國書院教育有著乙個重要的內在精神即『對話』。這種對話具有自然特性,對人格形成實為一種重要的力量;它的實質在於通過對話達到一種真正的人性的覺悟。它充分體現了傳統中國知識分子對道德理想與知識獨立的追求。

正是通過對話這種生動而有活力的形式和過程,教育的陶冶力量才自然而然地生髮出來並滲透到心靈的深處,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潛在特質,使完善人格的形成成為可能。」

中國古代漢字怎麼寫,中國古代書寫文字載體

漢字的起源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 結繩 八卦 圖畫 書契 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乙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

值得收藏的中國古代詠茶對聯,中國古代詠茶對聯 中國古代詠茶對聯集錦

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中國古代詠茶對聯 中國古代詠茶對聯集錦 歷代詠茶詩詞及對聯 有所思 唐 盧仝 當時我醉 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心斷絕,幾千里?夢中醉臥巫山雲,覺來淚滴湘江水。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

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學記錄與儲存,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學資料記錄與儲存

中國的抄 民俗學發展較晚,到 時bai 期才在北大形成風氣,陸 du續整理zhi民間文學資料。dao也湧現出鍾敬文先生這樣的大家。上海文藝出版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出版過一套影印 出版物的 民俗 民間文學影印資料 非常不錯,如果題主對這方面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是入門的絕佳選擇。中國民間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