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百姓穿什麼可以隨意嗎,古代百姓可以穿帶龍的衣服嗎有爪的限制嗎

2021-03-04 07:53:45 字數 3555 閱讀 2886

1樓:金豆豆子

一般來說前期是麻後期有了棉和絲綢、緞、紗什麼的。至於顏色早期絕對不會有什麼非常鮮豔的顏色畢竟染色工藝和社會制度決定了老百姓的穿衣限制。

個人推薦你去漢服吧求助,那裡面的人都是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漢服十分熱愛的。個人覺得他們會比較了解全面。

古代百姓可以穿帶龍的衣服嗎?有爪的限制嗎?

2樓:季風吟

不可以。

龍紋向來是統治階級專用。古代帝王的禮服上繡龍紋,稱為「龍袞」,某些**上朝的禮服也可繡龍紋。

從隋文帝起,開始徵用最好的蠶絲輯絲作為經緯線,並以手工絲秀龍等圖案。唐初武德年間,黃色成為龍袍專屬,由此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皇帝的「龍袍」。

只有皇帝禮服上的龍紋可以是「五爪」,其餘龍紋不能超過皇帝,只能是「四爪」,稱為「蟒」。平民百姓沒有資格用龍紋,一旦發現視為藐視皇權,過兩年墳頭就該長草了。

3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是:肯定不能,至少公開不能。

中國古代對於各個階級的穿衣是由嚴格規定的,比如老百姓是不准戴帽子的,只能裹個頭巾之類的,能戴帽子的都是有地位的士大夫階層。龍是皇帝的專有象徵,只能皇帝才能擁有這樣的標誌,其他人如果有,則是謀反,大逆不道。可能在看戲的時候看到某些**穿著類似龍的官府,其實那是蟒,也就是蟒袍,它和龍是有區別的,正所謂五爪為龍,五爪以下為蟒。

4樓:濤→蠻愛你

誰也不敢穿戴龍的衣服啊,甭管啥布料、啥款式,帶龍的就是龍袍。。穿這東西等同於謀反

5樓:易經經義

造反後就可以穿了,稱王四爪,稱帝五爪,朝廷大員穿蟒袍,無爪

中國古代平民百姓可以隨身攜帶兵器麼,如果被看到帶兵器在街上會怎麼樣?平民百姓可以隨意打造兵器麼,被

6樓:heart樂樂呵呵

唐朝之前老百姓可以帶兵器,因為以前打仗是服役,唐朝後開始有募兵制,也就是職業軍人這種意思,學過《花木蘭》吧,有一段就是

,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兵器國家不配發都是由自己買。

古代老百姓怎麼生活的?

7樓:馮道凱

古代人們的分工是男耕女織,男子負責耕地,勞作等一些重體力勞動,婦女一般在家織布,漢代諺語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意思就是乙個男子不耕種家裡就可能挨餓,乙個女子不織布家裡就可能受寒。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是當時小農經濟的主要經營方式。

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中這樣記載」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這首詩的意思是: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來搓麻繩,農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

兒童不明白怎麼耕耘,但也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這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這種方式延續了幾千年,只到近代才逐漸消失。

毫無疑問,古時的農民生活是極為疾苦的,首先是生產力的低下,沒有先進的生產工具,種地全憑人力畜力,需要靠犁,耬等工具來耕作,當時已經有鋤頭了,陶淵明曾寫道「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在這樣的條件下,乙個壯年人每天也就能耕幾畝地,但是草是長得很快的,所以也就是自給自足的水平,這還是在豐年,如果在荒年,天大旱或者大澇,就得餓死不少人,還有蝗災等災害。

而除此之外,還得交納賦稅,服兵役,歷朝歷代都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控制農民,強迫他們服役。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中曾說過這種情況,孔子也曾感嘆「苛政猛於虎「

8樓:匿名使用者

自來水,沒有電腦……古人

可怎麼活啊?事實上,他們過得可絲毫不比我們差!

古人女人刮除體毛嗎?

9樓:一槓青年

理論上講,溫飽至少能達到,因為如果不能滿足基本的溫飽,所謂小人窮斯濫矣,就有動亂,政權不穩,不會持久。

明朝公尺價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後基本上一兩銀子可以購大公尺二石。《明史·食貨二》:「於是戶部定:

鈔一錠,折公尺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明代一石約等於現在的94.4公斤。

按2023年大公尺價均價1.75元/斤計算。一兩**是2*94.

4*2*1.75=660.8元。

明朝人的工資

柴薪皂隸:百姓有給國家服役的義務,不過服役是有工資的。輪到當役了,派給當官的跟班,柴薪皂隸就是買柴燒水、幹雜活。

年收入20兩,計13216元。(明朝國家規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隸,縣丞二員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每人用馬伕一名,國家付工資。)

馬伕:給**公務員趕馬,出差辦事使用。年收入40兩。計每年26432元。

明朝縣官:正七品每月俸祿7.5石或一年45兩**。

實際月收入7.5*188.8*1.

75=2478元。每年約3萬元。其它收入:

柴薪皂隸4個、馬伕乙個,這5個人工資由國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筆墨費由國家補貼。新官上任,還可以先拿到40兩修理費。

看起來七品縣官45兩**跟馬伕40兩**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務員工資真的是很低的,歷朝歷代中明代公務員工資收入算少了。)但是縣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隸人員、衣食花費基本由國家支付和補貼,所以年俸基本是淨收入,而且筆墨費都是固定按兩算由國家撥給,還有多餘。馬伕就沒有那些好處了

學生:「廩膳公尺人日一公升,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明史·食貨志六》。

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給一公升公尺約2斤,(剛夠兩人吃)給魚肉油鹽。(注:明代10公升=1鬥;10鬥=1石。

)明代優待秀才時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兩**的廩膳費。不過明代的學生概念不是現在的學生概念,現代的學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縣學才算是廩膳生,才可以「食廩」,所以明代秀才不幹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幹活只吃「廩膳」會很窮,所以有窮秀才之稱。

街頭挑擔賣油的小販:一年收入約20兩。計人民幣13216元。

馮夢龍在萬曆年至天啟年寫有《三言》,其中《賣油郎獨專花魁》中秦重只有3兩**的本銀,街頭賣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開支,還能剩餘16兩**。「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吃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及身上衣服之類,並無妄廢。」除去一年用度剩餘16兩。

所以記為年收入20兩

殺豬的:范進的老丈人胡屠戶對窮秀才范進說,「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乙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

」——《儒林外史》。一天一錢,一月3兩,一年有36兩,看來殺豬的收入直逼馬伕了。約23789元。

農民:農民的收入是多少?農民「人給地十五畝,蔬地二畝。

」「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設古代耕種水平低只及現代的1/2或2/3,那麼農民每畝約能收入250或350斤大公尺,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豐年加勤懇,南方農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農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農具、肥料、水利開支、畝稅(明朝每畝收稅一斗,約20斤大公尺),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幹起來,幾年裡蓋個優質磚瓦四合院不成問題。

明代**《水滸傳》中楊志東京賣刀的時候,牛二曾說「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兩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約20元,考慮到當時沒有工業化煉鐵,這個菜刀**也跟我們現在差不多。

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這600多元錢在我們現在大酒店裡還不夠,可是在小酒家裡也確實可以隨便上菜了。

古代飢荒的時候,河流湖泊不缺魚蝦,為何老百姓不捕捉

在古代,那時候不像我們現在到處都是汙染,那時可以說是山清水秀,河裡魚蝦自然是不會少。但是飢荒來了,人們會迅速捕捉完,縱使再多的魚蝦,也不夠這麼多人吃啊。而且飢荒一般是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這些魚蝦根本撐不了兩三天。飢荒也常常是因為乾旱引起的,種莊稼的水都沒有了,河流裡 還會有水,那就更慘,百姓連魚蝦都...

平民百姓可以納妾,是從何時開始的

其實在古代,基本上平民百姓是不可以納妾的,都是實行一夫一妻制。能夠納妾,只有那些皇冠貴族,或者是有功勞的人,被皇帝封賞的人。但是在元初,忽必烈在位時期,發現一些百姓到了40歲還沒有兒子,於是就允許平民到了40歲還沒有生子的,可以納妾一人,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生育率。關於納妾的制度,從上古時期就一直在不...

古代的老百姓說話,我們現代人能聽得懂嗎?上古到什麼時候,那時的人說話我們就聽不懂了

古代漢語大致兩種,通常靠語音交流都用白話,落實到書面上的文字基本是文言文,帝王和臣子們的書面交流 奏章 聖旨 是文言文,口頭交流應該是白話為主,老百姓多數根本不識文言文,沒法閱讀當時的書籍,交流都用白話。看看 水滸 那裡都是白話,跟現在有點區別,但不妨礙理解。是的,當然可以,因為古代的什麼文學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