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期,中國和日本

2021-03-04 06:34:48 字數 5758 閱讀 7027

1樓:手機使用者

(1)挑戰: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危及清王朝統治,兩次鴉片戰爭失敗;日本:

幕府統治危機,美國開啟日本國門,面臨民族危機。改革:中國:

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不同:

中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封建政治制度。日本:

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全面學習西方。

(2)變化:從向蘇聯「一邊倒」,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變為與俄羅斯走合作之路,謀求共同利益及自身安全。

(3)國際形勢:兩極格局解體,多極化趨勢加強,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流。基本方針:獨立自主的、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係,建設和平的周邊環境。

19世紀60年代,中國、**和日本都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福

2樓:手機使用者

(1)軍事工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

(2)2023年改革或農奴制改革;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得到的份地必須出錢贖買或農奴獲得土地需要支付高額贖金。

(3)明治維新;從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4)性質:材料一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材料

二、三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中國:失敗,**、日本成功或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試題分析:

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準確識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資訊。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福州船政局就是其中之一;洋務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為中國近代企業的發展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

第(2)問,主要考查**2023年改革的相關史實,依據已學知識可知,面對嚴重危機,2023年沙皇亞歷山卓二世不得不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2023年改革開始;法令規定,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這就維護了地主的利益。

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明治維新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的日本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進行了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的改革,改革取得了成功,使得日本從乙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

第(4)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2023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準確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的洋務運動的性質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材料二中的2023年改革、材料三中的明治維新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19世紀60年代,中國與**、日本應對「挑戰」的結果是:中國:失敗,**、日本成功或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期,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仍是乙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2023年

3樓:匿名使用者

(1)明治維新(1分);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2分)

(2)甲午中日戰爭(1分),《馬關條約》(1分)。割佔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等(1分)。

(3)日本偷襲珍珠港(1分)。美國決定對日宣戰(1分)。

(4)為釣魚島屬於中國提供了法理依據(言之有理即可,2分)。正視歷史,反省罪行,以史為鑑,與鄰為善,和平共處,開創未來,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試題分析:

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明治維新的準確識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獲取有效資訊。依據已學知識可知,2023年開始,明治天皇**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第(2)問,題幹裡的「2023年、日本、朝鮮」等詞語告訴我們,本題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這次戰爭以清**的戰敗告終,2023年4月,清**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清**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等給日本。

第(3)問,通過觀察**可以知道,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太平洋戰爭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2023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觸動大批飛機,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第(4)問,主要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圍繞材料的主旨分析歸納。題幹中有「《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之領土歸還中國」,這就為釣魚島屬於中國提供了法理依據;在當今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的背景下,日本只有做到正視歷史,反省罪行,以史為鑑,與鄰為善,和平共處,開創未來,才能走出「歷史的陰影」

19世紀中後期,**、日本、中國都進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乙個目擊者

4樓:九覆繯

(1)(3分)描述者的立場不同。

若認為①較客觀,應從農奴制改革由農奴主實施,農民只能被動接受的角度回答。

若認為②較客觀,應從農奴制改革不徹底,農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剝削,農民對此表示不滿等角度回答。

若認為③較客觀,應從農奴制改革提高了農民的政治地位,改變了農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2)學習規模大,領域廣;結合日本國情,有選擇有側重地學習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反對極端西化。(6分)

(3)客觀原因:中國封建勢力強大;(1分)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1分)

要義:推翻幕府統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權;(1分)大刀闊斧地推行切實可行的變法措施。(1分)

(4)經驗:實行開放主義。(1分)

啟示:開放是國家的強盛與進步的重要途徑;開放是多方面的;開放與國情相結合;開放與自主創新相結合。(任意兩點即可。2分)

試題分析:

(1)由於描述者的階級立場不同,對2023年農奴制改革的看法不同。第二小問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論證要嚴謹,論據需充分。觀點一「農民跪在地上等候地主宣讀法令」應從農奴制改革由農奴主實施,農民只能被動接受的角度回答;觀點二「農民中怨聲和叫喊聲越來越高」應從農奴制改革不徹底,農民對此表示不滿等角度回答;觀點三「農民……受奴役的所有跡象都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應從農奴制改革提高了農民的政治地位等角度回答。

(2)依據材料二,「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築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法方面的模範;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於美國。」反映了日本向西方學習的規模大、領域廣;學習有側重點;「反對極端西化」等。

(3)注意題幹要求是回答戊戌變法失敗的「客觀」原因:帝國主義的破壞;封建頑固勢力強大等。第二小問考查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

(4)根據材料四回答,孫中山認為日本「用開放主義」獲得明治維新的成功。第二小問屬於開放型的問題,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切記脫離材料,必須圍繞開放與國家強盛的關係等方面回答。

點評: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點有:背景相同,都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目的相同,都為實現富國強兵的夢想;途徑相同,都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內容相同,都實行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 影響相同, 都促進了本國的近代化程序; 性質相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10分)【歷史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19世紀,……俄羅斯……和日本社會都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

5樓:手機使用者

(1)外部因素:工業文明的挑戰及衝擊。(2分)內部因素:

**:農奴制成為社會發展的阻礙;(2分)日本:幕府統治成為社會發展的阻礙,面臨全面的危機。

(2分)(2)特色:在推翻幕府統治的基礎上進行;「脫亞入歐」。(2分)成效:

迅速成為亞洲強國,擺脫了民族危機。(2分)試題分析:

(1)該問考查**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19世紀中期,**經濟遠遠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克里公尺亞戰爭中被英法打敗;而日本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兩國都面臨著工業文明的挑戰即衝擊。

就內部因素而言,**的農奴制阻礙社會的進步;日本的幕府統治面臨嚴重的危機。

(2)19世紀中後期,**和日本都進行了改革。**改革是在沙皇**主持下,廢除落後的封建農奴制,使**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明治維新是在推翻幕府統治的基礎上進行;「脫亞入歐」。它使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迅速崛起為東方強國。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蒸汽和機器引起了歐洲生產的革命……英國引領了

6樓:kyoya骸

(1)工業革命(1分)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版確立了對世界

權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1分)(2)洋務運動(1分)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任答一點得1分)

(3)明治維新(1分)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1分)(4)都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1分)

(5)因果關係(1分)

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材料一中的「生產的革命」指工業革命,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材料二中的企業是在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材料三是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相同點是都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材料一與材料

二、三之間的內在關係是因果關係。

(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世紀中後期,世界各國出現了新一輪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和革命浪潮。材料

7樓:謊唁丶

(1)**:2023年改革(2分);日本:明治維新(2分)(2)促進了兩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分)

(3)洋務運動(2分);學習西方技術或學習西方近代工業文明也可(2分)

(4)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2分)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實現了國家政治上的統一。(2分)

請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7分)材料一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法等西方列強先後發動了一系

8樓:臨風

小題1:《南京條約》《辛丑條約》(2分)

小題2: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或百日維新)。(2分)

小題3:辛亥革命。清朝的統治中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於結束。(2分)

小題4: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不能使中國富強起來;資產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行不通;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等等。(1分)(答出其中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

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中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過程和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歷程的認識,解題思路如下:

小題1:根據所學知識,中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開始和完全的條約分別是《南京條約》和《辛丑條約》。

小題2:經歷了從「師夷長技」到變法維新的探索,中的師夷長技根據所學知識是指洋務運動,變法維新是指戊戌變法運動。

小題3:閱讀材料二中「人們舉起義旗,發動革命,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根據所學知識建立了共和國的事件是指辛亥革命,建立共和國的意義是指推翻了清朝統治,延續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

小題4:要求學生回答從近代中國抗爭和探索的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封建地主階級不能救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和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也行不通,革命道路要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等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識記和歸納能力,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說明了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中國人民的抗爭經歷了器物層次到制度層次再到思想文化層次的學習,最終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同學們要對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歸類和梳理,要在頭腦中形成乙個個有效的網路知識結構。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地理大發現直接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諸國的

1 新航路的開闢 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和掠奪 科技革命 交通技術的進步 2 工業文明的到來。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和發展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後自由 民主理念的傳播。3 經濟全球化是否以歐洲為中心形成 是歐洲創造了世界,還是世界創造了歐洲 4 此為開放性答案,只要合理可給分。19分...

19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沃勒斯坦在其《現代

1 英國 1分 原因 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工業革命的推動 擁有廣闊的殖民地。6分 2 關係 美國扶持和控制西歐。2分 原因 二戰後,西歐力量受到嚴重削弱,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 遏制共產主義,鞏固資本主義統治秩序 促進美國本土的經濟繁榮。6分 3 西歐日益擺脫美國控制,獨立自主傾向加強 衝擊了美蘇...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 法西方列強先後發動了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強

1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注意 若答甲午中中日戰爭或左宗棠收復新疆不給分,6分 2 經濟 洋務運動 政治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新文化運動 注意 政治上的事件在 戊戌變法 和 辛亥革命 中任選乙個即可,6分 3 日本無條件投降 或答 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 也可得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