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小班幼兒度過入園焦慮期,如何幫助幼兒渡過入園焦慮期

2021-03-04 06:33:14 字數 5648 閱讀 2790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接受孩子的分離焦慮

寶寶初次入園時,由於周邊環境陌生,往往會產生恐懼感和無助感,從而整天大哭大鬧、吵著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但專家表示:「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哭。

哭是孩子的權利、是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乙個階段。面臨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和幼兒園的任務,

不是阻止或杜絕孩子們的哭聲,而是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

幼兒園生活。」

從孩子的社會性發展角度來看,3歲兒童的交往範圍還主要停留在家庭中。因此入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孩子小的時候,得到長輩們悉心的照料,是全家人關注的中心。

可在幼兒園面對的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他們要適應幼兒園裡的日程,遵守幼兒園的常規,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老師的注意力和教室裡的玩具、書籍……這一切,對於乙個兩三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對於孩子的焦慮心情,家長首先應給予充分的關注和理解。

寶寶第一次入幼兒園,

由於與爸媽分離所產生的一系列

焦慮情緒的反應都是正常的,

畢竟第一次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境,離開了爸媽,進入乙個陌生的地方,接觸陌生人,並且還要逐漸學會獨立照顧自己。

習慣的養成至少是需要21天,所以要堅持送寶寶上幼兒園,切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送下寶寶,立刻離開,否則會引起寶寶情緒的反覆。

1、要讓寶寶有心理準備

寶寶平時對爸媽的依戀很強烈,讓他們一下子離開爸媽,會使依戀感受阻,產生分離焦慮症,因其不安全感。因而讓寶寶對上幼兒園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是非常必要的。爸媽可以在假期裡或開學前帶寶寶到即將要去的幼兒園裡轉一轉,玩一玩,讓寶寶先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境。

2、培養寶寶獨立能力

在家中給寶寶一定的獨處時間和空間。例如在客廳的一角,利用櫥櫃或桌椅隔離出乙個獨立的空間,讓寶寶體驗在視線中感覺不到**注視的情況,在那裡遊戲、看圖書等,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減輕對**的依戀感。

3、消除疑慮產生信任感

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期待感,認為在幼兒園中老師是可以幫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兒園中快樂地學會本領的。

4、培養自信自立的能力

爸媽還可以培養寶寶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廁所、吃飯等;培養生活習慣,如午睡等,幫助寶寶增加入園後的心理自信。

5、調整好寶寶的心態

爸媽要調整好心態,給寶寶以積極的暗示。當寶寶對爸媽產生依戀和依賴不想去幼兒園的時候,很多爸媽往往心軟、動搖。須知,寶寶雖小,對爸媽的情感、心態卻十分敏感,當寶寶察覺到爸媽的心態動搖時,會強化他不願上幼兒園的想法。

所以爸媽應把握好心態,保持愉悅的情緒狀態,送寶寶進幼兒園,並對寶寶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鼓勵,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兒園門口時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著和媽媽說再見的,好乖」等。

6、教寶寶學會與同伴交往

引導寶寶和老師交往。由於很多寶寶圍繞帶班老師,有的時候,如果寶寶不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可能會被老師忽落。所以爸媽應教育寶寶學會和老師交往,向老師說出自己的需求。

在於同伴交往中,要告訴寶寶小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與小朋友之間有了矛盾要找老師,不能打架。

7、隨時了解寶寶的心裡感受

當寶寶回家時,爸媽可以擁抱撫摸孩子,問他在幼兒園感興趣事情,了解寶寶的心理感受,及時幫助寶寶消除情緒問題。

如何幫助幼兒渡過入園焦慮期

2樓:翰林學庫

分離終歸是要來臨的,這是最難面對的乙個難關,對孩子,對父母都是。如果前期陪伴孩子在園,使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已消除,不再認為家長會把他拋棄在乙個陌生的地方自己離開。但是,無論陪伴多長時間,在家長離開的時候,孩子仍然會感到痛苦。

孩子入園期有兩部分恐懼源:對環境不熟悉而產生的陌生恐懼,因家長離開而產生的分離恐懼。懷著良好的心態,堅決果斷地與孩子分離,送孩子的時候,要事先和孩子說好:

「媽媽送你到幼兒園,你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下午放學時媽媽就來接你。」到了幼兒園,與老師事先約好做好準備,在孩子沒有抓住媽媽的衣領或頭髮時,將他快速地放到老師懷裡,然後,放鬆地微笑著與孩子說再見,並且馬上離開(真正地離開,而不是躲在一邊看著)。接下來的事,交給老師處理。

這樣幾天過後,孩子就會發現媽媽離開後並沒有什麼危險,也就不會感到嚴重的恐懼了。 在離別時切忌與孩子纏綿。實際上這種纏綿都是家長不信任孩子能夠承受離別的表現,更多是家長自己不捨得離開孩子,給孩子說很多的話,講很多要離開的道理,不斷地重複與孩子擁抱。

這一過程使孩子醞釀了過多的離別悲傷,**的行為又暗示了離別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孩子就會朝著家長暗示的方向,將這一過程變得異常艱難起來。做好「分離適應期」孩子的身心護理在分離期,孩子要獨自一人面對幼兒園,心靈多少都會受到一些創傷。如果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會很快地撫平傷痛,變得快樂起來。

在分離期家長要面對孩子的心靈做精心護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第

一、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會在分離的時候哭,就事先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別哭,只是和他說:「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也不說,上學的路上和孩子說說笑笑,講乙個小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到幼兒園後,暗暗給老師乙個眼色,雙方配合好,然後果斷和孩子說再見,轉身離開。

第二、如果孩子在分別的時候,抓住了家長的頭髮或衣領,不要讓老師抱住孩子的身體強行搶奪,這樣做給孩子造成的恐懼要比離別還嚴重。如果孩子抓住家長的衣服或頭髮,家長可以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撫摸著,慢慢將他的手從頭髮和衣服上拿下來,切忌強行拉下,然後平靜地把孩子交給老師。如果孩子一直不肯鬆手,可以上孩子站在地上,家長蹲下來,兩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平靜地對孩子說:

「請放開」。如果這樣還不行,媽媽可以輕輕掰開孩子的大拇指,孩子的手就會鬆開,然後立刻將孩子總供給老師,快樂地和孩子道聲再見。

如何應對幼兒入園焦慮期?

3樓:匿名使用者

3歲的幼兒新進入幼兒園,與依戀的物件(主要是親人)分離時,隨即產生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和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表現,即幼兒入園焦慮,實際是一種分離焦慮,它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通常年滿3歲的幼兒就要進入幼兒園裡學習生活,而

3.5歲正是幼兒產生依戀的乙個高峰期。幼兒剛剛進入新奇的幼兒園,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幼兒教師與陌生的小夥伴,使幼兒產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兒對親人的依戀感加強,不願意離開親人。

親人的離開使幼兒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戀物件,從而產生了入園焦慮。

每個幼兒入園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的現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致看來,幼兒的入園焦慮主要有纏住親人不放手、要求老師抱著不放、哭喊、吵鬧、打滾、摔東西、嗜睡、發呆、尿褲子、尿床、拒絕吃東西、拒絕喝水、咬手指、劃破手指、撞牆等行為表現,他們往往以此相威脅來逼迫家長不要離開自己。

人生最初的分離焦慮是在幼兒剛入園時產生的。對首次送孩子入園的父母來說,都是一道很艱難而且必須克服的難關。

孩子到了入園的年齡,家庭教育應將更多的力量投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決「分離焦慮」的問題。

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一般是整天和親人在一起。進入幼兒園以後,突然和親人分離,加上老師、小朋友、周圍環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園時,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

,甚至可延長到一兩個月之久。許多媽媽在送孩子入園之初,也同樣出現「分離焦慮」

。為解決「分離焦慮」問題,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前帶孩子去熟悉幼兒園;也可以在初入園的日子裡,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當孩子真正體驗到媽媽還是十分愛他,家庭還是「安全基地」;並且,也感到幼兒園老師喜歡他,小朋友都願意和他玩時,「分離焦慮」就會逐漸消失。

二、縮小家園生活的差異性。

在家裡,孩子一切生活行動隨隨便便,在幼兒園,要服從集體生活活動規則;在家裡,孩子稍有表示,**會馬上滿足其要求,而幼兒園很難做到這點;在家裡,孩子幾乎可以佔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兒園需要分享和輪流使用。

家長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種種要求,主動配合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晚上按時停止遊戲或看電視,按時漱洗,按時睡覺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家長要注意讓其改正,如讓孩子懂得分享和輪流,並找機會操作和實踐。

緩釋焦慮在入園前。

在寶寶要上幼兒園之前,我已知道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焦慮現象,這是正常的,我把緩釋工作做在入園前。

入園報名前乙個月,我與孩子的爸爸經常向孩子灌輸:你長大了,應該與其他小朋友一樣,到幼兒園去。他問:

「為什麼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兒園﹖」我們就告訴他:「聰明的孩子都是讀過幼兒園的,因為那裡有老師教你學習,有許多小朋友和你玩,還有許多家裡沒有的玩具。」報名前乙個星期,我帶孩子到幼兒園裡參觀,引發孩子對幼兒園的興趣。

看著五顏六色、充滿童趣的幼兒園,孩子竟然親吻著幼兒園的圍牆,大聲說:「我不想離開,我什麼時候可以每天到這裡玩﹖」

。結果,在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他頭也不回地高高興興地進去了,還揮著小手和我再見。

送園後媽媽莫回頭

開園報到日,我和孩子早早地起來準備,像過節日一樣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我清楚地告訴她,媽媽會暫時離去,但不要緊,有老師在,而且媽媽一下班就會接她回家。進了幼兒園,最困難也最關鍵的時刻到了,孩子死死拽住我的衣服,大哭著不放手,我決定留下來幾分鐘安撫她。

我忍住內心的痛惜,告訴她,媽媽理解她的感受,媽媽不在,老師會像媽媽一樣喜歡和愛護她,媽媽一定早點來接她。聽到我柔和而又堅決的聲音,她的哭聲漸漸地小了。隨後我立即離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下午我盡量早一些下班接孩子。孩子看到我,癟癟嘴但沒哭出來,老師說她一天都悶悶不樂。第二天就好些了,就這樣,乙個星期下來她竟然有了笑臉。

三、幼兒入園早準備。

如果孩子能在入園前具有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那麼他就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1、教孩子獨立吃飯。學會用勺子自己舀飯菜。

即使是吃得滿地都是飯粒也沒關係,到了幼兒園裡老師會想辦法,幫助他吃得乾淨些。2、想小便的時候,跟老師說。有些孩子剛入園時不會自己大小便,沒有爸媽提醒,又不敢告訴老師,因而憋著,或乾脆拉到褲子裡。

因此在入園前,必須訓練孩子需要大小便時會主動向**講出,並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3、訓練孩子在口渴時會向**要水喝,或自己主動去喝水。4、訓練孩子當感到不舒服時會說出或用手指出具體的部位(例如頭痛、肚子痛等)。

這一點非常重要,利於老師及時採取應對措施。5、會穿脫簡單的衣褲。6、教孩子大聲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教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溝通:「告訴媽媽,你想幹什麼?」、「你剛才玩什麼呀,給爸爸講講好嗎?

」……孩子掌握一些獨立生活的本領後,會更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增強自信心。

幼兒入園焦慮的糾正

幼兒入園焦慮,是一種情緒障礙,表現為害怕與自己的親人分離。一般正常的兒童,也會有入園焦慮,但持續的時間不會超過乙個月,一般

一、兩個星期也就會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

入園焦慮的糾正,並不是十分困難的,老師、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其二,家長在幼兒入園報到之前,應抽出一定的時間,多陪他到幼兒園裡去看看,玩玩,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境,交一些幼兒園裡的小朋友,認識一些幼兒園的老師,這樣的做法可以讓他對以往入托時不愉快的親身體驗,來個「系統脫敏」

,減少其對幼兒園的恐懼感、排斥感,逐步產生愉悅感,接納感,作好入園的心理準備。

其三,對於剛進園的幼兒,老師要滿腔熱情,和謁可親的接納他,並為他介紹一些小朋友,讓他和大家一起玩,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驅除孤獨感和陌生感。家長要配合老師,不要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心軟,馬上返回來萬般哄勸,這種做法只會使幼兒哭鬧行為加劇、鞏固,分離焦慮加重,不利於糾正。正確的做法是:

不理會、不關注他的哭鬧,這會慢慢消退他的不良情緒。當然,在「消退」的過程中,老師仍需在暗中密切觀察孩子,不能將其遺忘了,不能讓其出現過激的行為,以免意外發生。

其四,家庭環境的改變,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長應多帶孩子走出去與人交流,與人交往。這種開放式的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還有助於培養幼兒樂觀、悅納、合群的性格,這對其今後走向社會是大有益處的。

如何緩解幼兒入園分離焦慮,如何緩解小班新生入園分離焦慮

一 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假如幼兒能在入園前習慣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具有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如 學會獨立吃飯 學會簡單穿 褲 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幼兒學會一些獨立生活的本領後,會更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增強自信心,能較快地適應幼兒園中的集體生活,大大減輕入園分離焦慮。二 教幼兒大聲清楚地表...

如何讓寶寶順利度過幼兒園適應期

對這種小朋友,我們首先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玩一些玩具,告訴他幼兒園可以認識新朋友,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告訴他爸爸媽媽來接他的具體時間。其次,多抱抱他,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增強他的安全感。如果說理 轉移注意力都對此類孩子不起作用,我們會適當使用冷處理法,給他一些玩具讓他自己去玩,當組織其他小朋友進...

如何編排幼兒園小班舞蹈,如何教小班幼兒學舞蹈

舞蹈是幼兒園 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動作的藝術,是 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色點額舞蹈,不要過於複雜但對於幼兒要有挑戰的空間。合理安排幼兒排練時間 要時刻提醒幼兒的表情 模範動物或其他模範類的簡單動作,時間短,動作簡單,而且有趣味 如何教小班幼兒學舞蹈 幼兒藝術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健全的人,幼兒園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