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談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概念教學

2021-03-04 06:28:34 字數 4780 閱讀 5044

1樓:涼念若櫻花妖嬈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侷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乙個事物、理解乙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

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用9個同樣大的小木塊擺出三堆,第一堆1塊,第二堆2塊,第三堆6塊,問:

「每堆一樣多嗎?哪堆多?哪堆少?

」學生都能正確回答。這時,又把這三堆木塊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塊,告訴學生「3」這個新得到的數,是這三堆木塊的「平均數」。再演示一遍,要求學生仔細看,用心想:

「平均數」是怎樣得到的。學生看把原來的三堆合併起來,變成一堆,再把這堆木塊分做3份,每堆正好3塊。這個演示過程,既揭示了「平均數」的概念,又有意識地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然後,又把木塊按原來的樣子1塊,2塊、6塊地擺好,讓學生觀察,平均數「3」與原來的數比較大小。學生說,平均數3比原來大的數小,比原來小的數大,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數」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

2.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如比例尺、迴圈小數等,但它們與舊知識都有內在聯絡。就充分運用舊知識來引出新概念。

在備課時要分析這個新概念有哪些舊知識與它有內在的聯絡。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從心理學來分析,無恐懼心理,學生容易活躍;無畏難情緒,易於啟發思維;舊知識記憶好,容易受鼓舞;所以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教學效果好。例如從求出幾個數各自的「倍數」從而引出「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

總之,把已有的知識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以舊帶新,再化新為舊,如此迴圈往復,既促使學生明確了概念,又掌握了新舊概念間的聯絡。

3.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形成概念

常言說,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如一年級小學生初學數的大小比較。

是用小雞小鴨學具,一一對比。如乙隻小雞對乙隻小鴨,第二隻小雞對第二隻小鴨,……直到第六只小雞沒有小鴨對比了,就叫小雞比小鴨多1只。又如二年級小學生學習「同樣多」這個概念也是用學具紅花和黃花,學生先擺5朵紅花、再擺和紅花一樣多的5朵黃花,這樣就把「同樣多」這個數學概念,通過演示(手),思維(腦),形成概念,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

這比老師演示、學生看,老師講解、學生聽效果好,印象深、記憶牢。

4、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適應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圓周率這個概念比較抽象。一般教師都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很快就發現不管圓的大小如何,每個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教師指出:

「這個倍數是個固定的數,數學上叫做「圓周率」。這樣,引導學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非本質東西(如圓的大小,紙板的顏色,測量用的單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不論圓的大小,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形成了概念。

5、用「變式」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後,經常變換概念的敘述方法,讓學生從各個側面來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質數,可以說是「乙個自然數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做質數。

」有時也說成「僅僅是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倍數的數」。學生對各種不同的敘述都能理解,就說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是透徹的,是靈活的,不是死背硬記的。有時可以變概念的非本質特徵,讓學生來辨析,加深他們對本質特徵的理解。

6、對近似的概念加以對比

在小學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含義接近,但本質屬性有區別。例如:數字與位數、體積與容積,減少與減少到等等相對應概念,存在許多共同點與內在聯絡。

對這類概念,學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須把它們加以比較,避免互相干擾。比較,主要是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對進行比較的兩個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質特點。然後把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找出來,使學生既看到進行比較物件的內在聯絡,又看到它們的區別。

這樣,學的概念就會更加明確。對近似的概念經常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區分,既能培養學生對易混概念自覺地進行比較的習慣,也能提高學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多年來教學實踐的體會:

重視培養學生的比較思想有幾點好處:(1)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2)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有利於培養學生系統化的思維方式。

5、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概念的含義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必要的,但教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也不能忽視。教師應發揮好主導作用。教師與學生的主、客體地位是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又相互轉化。

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沿著觀察、思維、理解、表達的過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可以教會學生去發現真理。

**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概念教學

2樓:新野旁觀者

數學概念不僅是小學數學知識的基本要素,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內容。對它的理解和掌握,關係到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係到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關係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直觀形象思維制約了對數學中抽象概念的掌握,導致孩子們在學習和運用概念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那麼,怎樣才能使數學概念教學更有效呢?

一、數學和生活實際聯絡,引入概念

數學知識**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把點滴生活經驗變成系統數學知識目的在於使其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去,除了在課堂上一些與生活相連的習題更好體會知識的還是生活本生。

例如,在教學《認識鐘錶》時,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這兩個數學概念本身就比較抽象,你若直接告訴孩子看鐘點的方法:分針對著12,時針對著幾就是幾時,1時=60分,1分=60秒,孩子未必真正理解,而且長期地這樣教學學生就不會去思考,產生一種依賴的心理。因此我們在課起始時便以猜謎揭示課題,而後分認識鍾面,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三步走。

認識鍾面環節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說說鍾面的認識,為了讓學生的介紹更為有針對性把提問變成「你知道鐘面上有什麼?」這樣學生根據手中的鬧鐘很容易回答。在學生撥鐘也讓學生自由的撥出一些整時並說說在這一時刻在幹什麼,這樣學生對各個時段的認識就能聯絡生活而不僅僅停留在1~12各個數上。

在「兩個8時」這一環節,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充分的討論兩個8時的存在和不同,再指導學生會照樣子用一句話說一說,同時從數學角度提醒學生在平時說話時要注意用上「早晨、上午、下午、晚上」 等詞語,這樣說起來就更清楚明白。鍾面、整時和大約幾時三個環節層層遞進,每乙個環節與學生經驗緊密聯絡。

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侷限,理解乙個概念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

二、迎合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概念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的基礎。

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抽象的理論如果再加上乾巴巴的講解,必然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認識角》時, 既要讓學生感知直角、銳角、鈍角等不同種類的角,又要注意變化角的大小和角的開口方向,這樣才能獲得對角的清晰認識。教師可以事先做好乙個只露出三角形乙個角的教具,讓學生觀察露出的乙個角,判斷整個三角形是什麼三角形。當露出乙個直角時,學生馬上回答這是個直角三角形;當露出乙個鈍角時,學生馬上回答這是個鈍角三角形;當露出乙個銳角時,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回答這是個銳角三角形。

這時教師拿出的卻不是銳角三角形,這樣,學生就有了懸念:為什麼有乙個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乙個鈍角的是鈍角三角形?而乙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就不一定是銳角三角形了呢?

這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已經成為一種求知的「自我需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使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為教學新概念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獲得概念的整個過程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三、動手操作,引入概念

低段小學生他們愛擺弄東西,什麼都想嘗試。但若遇到困難而無法解決時,操作的積極性就會下降。所以利用學生這種心理適當安排動手嘗試的學習內容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得形成概念。

例如,在教學《公尺和釐公尺》時,在認識了「釐公尺」以後我安排學生通過測量,看看你身體上哪個部位的長度最接近一釐公尺。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先是拿出尺子不停的比劃,然後三五成群的議論開了,積極主動地去尋求答案。在交流想法時,小朋友不僅給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更讓我收穫了不少的驚喜。

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經歷「充分感知-豐富表象-領悟內涵」的過程,在頭腦中切實、清楚地建立了1釐公尺的實際長度和空間觀念,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四、巧用多**,引入概念

應用多**輔助教學,充分啟用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方位地調動和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教與學的關係,

例如,在教學《認識分數》時,我設計了這樣乙個動畫:週末,同學們去野餐,在優美的**的聲中,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來到了郊外,貼近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跟著提出問題:

「把8個蘋果和4瓶果汁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學生回答後動畫演示分得的結果,非常直觀地顯示出「平均分」,加強了學生對「平均分」這個概念的理解。接著提出:

「把乙個生日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演示「一半」,提出「一半」用什麼數來表示?自然地引出本節課要研究的認識分數。

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概念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掌握使用,優化數學概念教學,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進行概念教學。

怎樣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教師bai不是先知先覺者,也不du是知識的源zhi泉,教師是教學活dao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版。不能僅權僅把教師定位在 知識的佔有者 文化知識的傳遞者 上,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僅是專業知識,也包括教學藝術和手段。傳道 授業 解惑 的傳統界定和 一桶水 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現實。如何進行小學數學...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進行分層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為班級學生數學水平參差不齊造成統一授課的效率低而無可奈何。本文重在闡述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科學地分層並實施分層授課 分層練習 分層輔導,以使每乙個學生都能接受應有的數學教育,讓每乙個學生都能在數學上得到充分地發展。分層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因為知識基礎 學...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的有效複習,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複習課

相對於知識再現,自主梳理 串線聯網 就是對複習更高的要求。自主梳理主要是對已學過的知識要點進行分類歸納,並把分散的知識要點綜合起來,使之串成線 連成網,從而達到所複習的知識要點條理清晰和知識結構脈絡分明之目的。對於知識的梳理有很多整理的方式,在這兒先給大家介紹一種既生動又有效的梳理方式 思維導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