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是郊區城市化,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麼區別

2021-03-04 06:09:47 字數 5153 閱讀 2760

1樓:匿名使用者

郊區城市化,就是在沿著城市邊緣擴大既有的城市規模,這往往會造成單一城市的體態臃腫、負荷過大等情況。而城鎮化的精髓不在於單個或若干個城市的擴大,而在於地區內能夠形成一張城市網路,網路內的城市有不同的分工,便於生產協作。而單一的郊區城市化,也就是簡單地擴大城市面積的城鎮化政策,會造成病加重現代城市的種種疾病——空氣汙染、交通擁堵等等。

2樓:匿名使用者

在無盡森海邊緣的開闊地帶響起。 兩支人數相等的大軍

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麼區別

3樓:淵源

郊區城來

市化和逆自城市化是城市化過程中的bai不同過程。du一般將城市化階zhi段分為:起步階段、郊區dao城市化階段、逆城市化階段、再城市化階段。

一般來說,郊區城市化是城市化過程中剛剛起步階段的時候形成的產物,由於人的急劇擴張,導致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的郊區也紛紛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這一般稱郊區城市。

而逆城市化則是由於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程序較高的時候,這時人口(高收入較多)往往向郊區遷移。注:這裡的郊區離城市有一定的距離,而郊區城市化中的郊區是與城市接壤的。

二者的區別關鍵在於發生的原因不同。郊區城市化應是乙個城市自然擴張良性發展的過程,是伴隨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現象。而逆城市化才應強調城市內部環境的惡化。

逆城市化:即由於交通擁擠、犯罪增長、汙染嚴重等城市問題的壓力日見增大,城市人口開始向郊區乃至農村流動,市區出現「空心化」,以人口集中為主要特徵的城市化由此發生逆轉。 城市郊區化村鎮、開發區、工礦企業與城市、城鄉相融連成一片,幾乎是城區、郊區緊緊相連、不分彼此了。

4樓:閩南漢

區別關鍵在於發生的原因不同。郊區城市化應是乙個城市自然擴張良性發展版

的過程,是伴隨權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現象。而逆城市化才應強調城市內部環境的惡化。

聯絡:城市郊區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條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區化的結果,城市化的後期想象,一種高階形式。

郊區城市化是城市化過程中剛剛起步階段的時候形成的產物,由於人的急劇擴張,導致城市規模擴大,城市的郊區也紛紛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這一般稱郊區城市。

逆城市化則是由於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程序較高的時候,這時人口(高收入較多)往往向郊區遷移。注:這裡的郊區離城市有一定的距離,而郊區城市化中的郊區是與城市接壤的。

5樓:匿名使用者

逆城bai市化和郊區城市化是兩個不同的du概念。逆城市zhi化強調的是隨著

dao後工業化時期的來內臨,人口由大都市區容流向非大都市去的同時,也由都市區的大城市轉移到小城市;郊區城市化是指由城市郊區的非城市人口通過生產結構的調整,生產方式的轉變走進都市的過程。可見這兩者的區別是明顯的,前者由大城市流向小城市甚至農村的過程,後者是指由非城市走進城市的過程。

郊區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6樓:我是龍的傳人

1、郊區城市化源郊區城市化源自中心城區的推力和郊區的拉力的相互強化作用。

一方面,從2023年代開始,由於許多中心城市面臨著基礎設施老化,公共運輸和教育系統不堪重負,外來人口和貧困市民大量增加,城市環境和社會治安惡化等問題,這些問題構成了中心城市對人口增長和產業發展的推力;另一方面,郊區良好的環境、低廉的土地成本和稅收以及巨大的開發潛力等因素對人口增長和產業發展有著很大的拉力。在中心城市的推力和郊區的拉力的共同作用下,美國社會的中層和上層開始向中心城市周邊的郊區遷移,從而開始了歷經幾十年的郊區城市化過程。

2、交通系統的發展對郊區城市化具有決定的意義。

2023年,為促進交通系統的發展,美國國會通過了《州際高速公路法案》,以設立高速公路信託**的方式來支援高速公路的建設。汽車、石油、橡膠、玻璃、鋼鐵和水泥等相關的產業也得到了發展。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在全國規劃建設了超過4萬英里的州際和地方高速公路,其中超過5000英里的公路都建在都市區中。

聯邦高速公路計畫開闢了一條通向低密度、多中心的都市區的道路,使人口、產業和居住地重新分布。隨著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心城市的中產階層不再侷限在市區,可以到更遠的郊區買房;各類商業、製造業和房地產業也發現了郊區發展的廣闊空間和潛力,人們不再把自己與有軌電車線路和鐵路的區位捆在一起,紛紛向郊區遷移。自2023年代以來逐步進入到"汽車時代"。

2023年,平均每9511人才擁有一部汽車,而到了2023年,每5.3人就擁有一部汽車,此後逐步提高到並且穩定在平均每2人就擁有一部汽車。美國人願意在交通方面花錢,如2023年平均每個美國家庭的年收入為39926美元,交通費用的平均支出為6457美元,佔總收入的16%。

私人交通為6064美元,其中購買汽車2736美元、汽油1098美元、其他的交通支出2230美元;公共運輸支出為393美元,其中飛機費用為249美元,其他公共運輸費用為56美元,稅收為17美元。在整體的交通環境改善後,人們更容易進入郊區,為郊區城市化創造了極為重要的前提條件;交通網路還決定了郊區城鎮的空間布局的框架。

二、簡介郊區城市化

郊區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乙個層面,是城市化尚未實現的過程。這是人口、就業崗位和服務業從大城市中心向郊區遷移的分散郊區城市化化過程。所謂的郊區指中心城市行政邊界以外的鄰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區核心以外的城市邊緣。

郊區城市化具體是指以鄉鎮企業和小城鎮為依託,實現農村人口的工作領域由第一產業向第

二、第三產業變化的職業轉換過程和居住地由農村區域向城鎮區域遷移的空間聚集過程。其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化過程,即城鎮化;農業產業及生產方式向城市產業及生產方式的轉化過程,即農業現代化和產業非農化;農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化過程,即生活方式城市化。

7樓:匿名使用者

郊區城市化是現代的一種普遍現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區開始變成城市。伴隨著城市中上階層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區以外的郊區鄉村區域的城市化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城市規劃術語標準》第208款給城市化下的定義是:

「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得歷史過程,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化及城市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隨著收入的提高和都市區交通環境的改善,居民有條件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一般而言美國中心城市環境髒、雜訊大、犯罪率高、貧困人口多、問題家庭多、房子擁擠質量差、選擇房子限制多,因此,舒適的環境往往在中心城市之外。為追求舒適的生活環境,人們願意捨棄中心城市而到較遠的郊區生活。

郊區城市化與美國社會文化的價值觀念也有一定的關係。2023年代,人們對家庭生活比較嚮往,已婚婦女大多願意作家庭主婦,形成了美國少有的高出生率時代。2023年,出生率達到3.

77%,多子女家庭增多,家庭規模變大,大家庭需要大的房子,房子成為「美國夢」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產生了對房子的巨大需求。傑斐遜式的民主培養了人們的強烈的鄉村意識。郊區生活被描繪為美國理想的生活方式,到小鎮居住是人們的生活理想之一。

而人們對中心城市卻有著更多的負面的認識。有人將中心城市比喻成「必要的魔鬼」。

推動郊區城市化的力量還包括其他一些文化價值的理念:如美國人對新事物的愛好,期望接近自然,自由遷徙,自由競爭等。美國人口流動頻繁,據2023年的人口調查,接近50%的人口表示在過去5年裡搬過新家。

在自由市場經濟競爭中,廠商和居民都會選擇對自己更為有利的環境生產和生活。這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

3.政策因素的影響促進了郊區城市化

這些政策的本來意圖不是為了郊區的城市化,而執行的結果卻成為郊區城市化的催化劑。主要包括房屋政策、國防生產的政策、高速公路建設的政策等。由聯邦房屋管理局(fha)和退伍軍人管理局(va)提出的房屋政策,使中產階級和老兵更容易購買到住房。

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抵押貸款保險政策、抵押貸款利息支付的聯邦稅收抵扣政策、減少定金和延長貸款償付期限的政策等,既保證了信貸者貸款的安全,又為中高收入者購買住房(特別是新的住房)提供了十分優惠的條件。這些政策之所以會促進郊區化,是因為貸款保險專案本身使購買者更容易購買新的住房,且該專案特別傾向於資助購買單家獨院的房子。這種房子主要在郊區,因此購買的新房主要在郊區,由此推動了郊區城市化的程序。

受房屋政策的影響,擁有住房的美國人從2023年的43.6%增加到2023年的65.5%,大多數人的「美國夢」實現了。

羅斯福新政以來的新經濟政策的公共房屋計畫,卻使窮人和少數民族後裔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市中。這也成為中高收入者往外搬遷的乙個因素。另外,國防政策也是促進郊區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戰時生產委員會(wpb)把大量的戰時生產專案布局在郊區和「陽光地帶」,也是推動郊區城市化的乙個因素。

4.人口的外遷是郊區城市化的乙個重要因素

郊區城市化使得人口分布發生了重大轉變。在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和各種政策的推動下,2023年代美國就開始了中心城市人口的外遷過程,直到2023年代以來才成為大規模的現象。2023年美國郊區人口為402.

3萬人,2023年達到1401.5萬人;相應的郊區人口的比重,由2023年的26.7%增加到2023年的49。

8%。從中心城市、郊區和非都市區人口變化的過程來看,人口的增量主要分布在郊區。從2023年到2023年,人口增加了1300.

9萬人,其中約有77%住在郊區。

郊區城市化的結果是,一些老城市人口流失嚴重。據統計,自2023年以來,底特律市減少了將近50%的人口。從1980到2023年間,許多城市的人口規模變小了,如匹茨堡市(pittsburgh)減少了12.

8%,聖路易斯市(sllouis)減少了12.4%,克里夫蘭市(cleveland)減少了11.9%,紐奧良市(new orleans)減少了10.

9%,布法蘭市(buffalo)減少了8.3%,芝加哥市(chicago)減少了7.4%,亞特蘭大市(atlanta)減少了7.

3%。5.製造業和零售業的郊區布局和就業機會的郊區化

部分產業的郊區布局是郊區逐步成為獨立的城鎮的關鍵。郊區從最初的「臥城」過渡到相對獨立的社群,進一步發展成為完全獨立的區域單位——城鎮。在這個過程中,產業的遷移起到了關鍵性的穩定作用。

郊區相對於中心城市,在區位上具有容易取得工廠擴充套件和相關的附屬配套設施的空間(如裝卸空間,倉庫空間,工人、**商和客戶停車場所等),勞動力素質相對高,還有建設上的限制較少等優勢。生產技術的改變也是製造業往郊外遷移的乙個重要因素。由於生產的專業化,生產技術投入的產出增加,工廠有足夠的利潤來支付遷移成本。

這為生產企業在郊區建立新的專業化工廠提供了經濟保障;加上通訊和生產管理條件的改變,增加了製造業的郊區遷移的可能性,有時甚至出現明顯的非城市的區位指向。在郊區,比較集中的產業主要包括:製造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以及一些與製造業相配套的產業。

隨著產業遷移,就業機會在郊區出現。對許多人來說,容易取得就業機會是他們進行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當然,很難判斷是人口遷移導致產業與就業機會的遷移,還是產業與就業機會的遷移造**口的遷移,但相互影響的結論是肯定的。

城市化程序加快 農村會在城市化過程中消失嗎

法律分析 農村城鎮化本是一項利民好舉措,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利益方糾結,出了很多問題,最大問題是與農民爭利,損害農民利益,國家出於穩定大局,只好暫停,待條件成熟,還會大力推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十二條 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 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學藝術事業 新聞廣播電視事業 出版發行事業...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有哪些方面,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有哪些?

1 城市化過程對自然地理 環境產生的影響 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改變了原有的自然環境,使原來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變了下墊面的原有性質,使城市產生熱島效應,而且還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周圍地區的自然環境。城市建設過程破壞了原有的河網系統。城市的生產生活汙染,尤其是工業 三廢 干擾和破壞了所在地區的環境生...

關於城市化率的幾個問題,關於城市化率的幾個問題

什麼是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與全部人口的比值。我國採用公安部門認定的非農業人口與全部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率綜合反映了城市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世界城市發展的歷程 17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率 只有3 1850年達到6.4 1900年13.6 1950年28.2 1980年42.4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