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時,雙手合十,為什麼手掌要是空心的,不能合緊

2021-03-04 06:02:00 字數 6639 閱讀 6382

1樓:匿名使用者

燒香 拜佛 手掌 空心,是表現,是小節,真正要做到的是 心誠,心理空靈,這才 得法。你在手機上安裝 吉星許願,裡面恭請了 觀音菩薩 等多尊神佛,法相神聖莊嚴,平時隨身帶在身上,既能護身定心保平安,又能時常虔誠祈拜,很方便靈驗!

請問:拜佛唸佛時雙手合十,是應該完全合緊不留一點空隙還是中間要空心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方式都不同,本身不需要強求一致,都是出於虔誠心和信心願心。

據我知道,漢族地區的和南傳佛教的應該多數喜歡緊密的合掌,但藏傳的似乎就是第一種所述的空心掌,如圖所示:

3樓:杜俊昌

中間要留空隙,雙手和十,就像乙個花苞一樣。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的觀想法。。。

就如手印也那麼多了,都是因緣不同的修法(自己是不能隨便打手印的。)一般手是空的,代表含虛空法界一切寶。。。

修行是必須有依直師的!

5樓:

拜佛時心裡應該想佛,總想這些不是就不專一了嗎?

6樓:守火

當留空隙,這個不是形式,是有意義的,太緊不利於心念集中

7樓:匿名使用者

心中有佛,怎麼都行!形式不是主要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迷信佛教的一大特點,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實質

9樓:匿名使用者

空心吧。代表含苞待放的蓮花。

拜佛時為什麼有人雙手合十 有人是單手

10樓:因緣法

雙手合什拜佛才符合佛教的傳統,有人單手,是不懂拜佛的要求。

拜佛,是進入佛教寺院的傳統行為。佛教認為,拜佛有無量的功德,可滅無量罪業,即所謂:對佛一拜,罪滅河沙。

11樓:清風淺戲

雙手合十,中間保留些微的空隙,這在佛教是代表蓮花合掌的手印

合掌亦稱為合十,是佛教常用的禮儀,平日我們見面會互相握手問好,而在佛教中會以合十來代替,以示尊敬及問候。 合十包含著重要的意義,雙手合十代表著乙個人的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稱之為五根五力,而雙手合著亦有加強力量之意,從而達致專心一致,一心一意向佛境界而修行

12樓:東山無人

武僧單手 因為是習武之人 另乙隻手隨時防身 一般是左手拜佛 右手** 佛家合掌稱合南 吉祥如意 慈悲平等

13樓:匿名使用者

就好象禮節吧,雙手比單手更敬重更正式,用的場面更大更莊重,當然語言很難形容,其實,手印是佛的語言,佛相互交流,一是思維感測,二是打手印,運動的手印,就是大覺者的語言,當然手印還有佛的法力和慈悲智慧型的殊勝和威德的展現

14樓:軒轅後世人

單手是因為另乙隻手再做他用,所以乙隻手。

拜佛時雙手合十,究竟有何深刻寓意

15樓:你本來是佛

合掌又稱合十,其中含意: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團結合作。手握拳或手拿**,表示爭鬥。雙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無爭鬥之意。

又因乙隻手也可傷人,現兩掌相合,則全無傷他之意。十指合於一處。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團結。

又,十指合於心口,表示誠心誠意,所謂「十指連心」。再者,平時十指散亂,代表散亂的妄心,現合於一處,代表一心。佛說: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又說:「一心不亂」、「一心皈依」。

二、合掌時,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彎,這樣,兩掌之間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們要悟入空性。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種,若緊閉掌心而不留空隙,則淪為外道,來生則生於無佛之地,不聞三寶之名。

三、合掌於心口處,兩掌豎直,表示豎窮三際,指時間;而掌背略鼓,向橫向發展,表示橫遍十方,指空間。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時時向外攀緣,不能反歸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緣」。殺、盜、淫、酒皆賴於手。

凡夫什麼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權,越多越好,這是「貪」。又,手要傷人壞物,這是「嗔」。還有,手會胡亂地傷人壞物,這是「痴」。

現在,雙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東西用掌心),代表止住雙手的妄動,收斂放逸的身心,就是息滅「貪、嗔、痴」也。又掌背為外,代表外境六塵;掌心為內,代表覺心菩提,合掌則代表背塵合覺,為修行解脫之路。而成就佛果,則改合為開,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時,表示放光接引,普渡眾生。

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即是分別,以左右手代表。執著即是堅持分別,有我執與法執,也用左右手代表。

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虛妄。合而為一,無有左右,卻亦左亦右,於相離相,平等一如。妄想執著既除,如來德相便顯現。

六、合掌又稱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對,且合於心口,表示十法界歸於一心,下至地獄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從心而顯。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於心口,既表眾生平等,又表攝取十方眾生歸於佛道,「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八、佛子見面,合掌稱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歸於彌陀一乘願海(合二為一),不退成佛。

九、合十於心口,表示我們的心要修十波羅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方便、願、力、智波羅蜜等十種。雙手合十,即表示能圓成佛果。

佛教中雙手合十究竟是什麼意思

16樓:守望者馨緣

合掌的禮儀,我們幾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聖像前要合掌示敬,與人見面也合掌示禮。

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語深,一句話乃至乙個字,可能有無量的含義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體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皆從人身修成。

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萬法。我們不能淺看合掌之禮。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團結合作。手握拳或手拿**,表示爭鬥。雙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無爭鬥之意。

又因乙隻手也可傷人,現兩掌相合,則全無傷他之意。十指合於一處。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團結。

又,十指合於心口,表示誠心誠意,所謂「十指連心」。再者,平時十指散亂,代表散亂的妄心,現合於一處,代表一心。佛說: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又說:「一心不亂」、「一心皈依」。

二、合掌時,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彎,這樣,兩掌之間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們要悟入空性。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種,若緊閉掌心而不留空隙,則淪為外道,來生則生於無佛之地,不聞三寶之名。

三、合掌於心口處,兩掌豎直,表示豎窮三際,指時間;而掌背略鼓,向橫向發展,表示橫遍十方,指空間。這樣,宇宙融為一體,萬法歸於一心。佛菩薩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又能於念頃遊步三界及遍遊一切佛土,正說明佛菩薩於時空能運用自如,隨心所欲。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時時向外攀緣,不能反歸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緣」。殺、盜、淫、酒皆賴於手。

凡夫什麼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權,越多越好,這是「貪」。又,手要傷人壞物,這是「嗔」。還有,手會胡亂地傷人壞物,這是「痴」。

現在,雙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 (抓東西用掌心),代表止住雙手的妄動,收斂放逸的身心,就是息滅「貪、嗔、痴」也。又掌背為外,代表外境六塵;掌心為內,代表覺心菩提,合掌則代表背塵合覺,為修行解脫之路。而成就佛果,則改合為開,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時,表示放光接引,普渡眾生。

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即是分別,以左右手代表。執著即是堅持分別,有我執與法執,也用左右手代表。

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虛妄。合而為一,無有左右,卻亦左亦右,於相離相,平等一如。妄想執著既除,如來德相便顯現。

六、合掌又稱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對,且合於心口,表示十法界歸於一心,下至地獄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從心而顯。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於心口,既表眾生平等,又表攝取十方眾生歸於佛道,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國,合十於心口,表示以恭敬心供養十方佛菩薩,並攝取十方佛國的功德,莊嚴自心,成就善根。

八、佛子見面,合掌稱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歸於彌陀一乘願海(合二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國,同讚阿彌陀佛,同宣淨土法門(合十方為一)。

九、合十於心口,表示我們的心要修十波羅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方便、願、力、智波羅蜜等十種。又華嚴十玄門、普賢十願王,都表圓滿之義。所以,雙手合十,即表示能圓成佛果。

十、本師釋尊,左面有目键連,神通第一。神通顯示智慧型善巧,通達無礙。只有解了世出世法,才能自在,故表「解」。

右邊有舍利弗,智慧型第一,智慧型由戒、定而生,有智慧型又能擇善而行,故表「行」。左右相合,即表「解行合一」。又,文殊、普賢是釋迎如來之二脅士,文殊是諸佛之師,表「信、解」,居左;普賢是一切如來長子,以十大願王表「行」,居右。

此亦表示解行合一,福慧雙修。同樣,阿彌陀佛左脅持為觀音,三十二應,普門示現,表智慧型善巧、通達無礙,屬 「解」;右為大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屬「行」。左右相合,還是「解行合一」。

左手多靜,主「解」,右手多動,主「行」。所以,合掌即表示解行合一。這樣,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練,增長邪見。解而不行,增長無明,如紙上畫餅。《金剛經》謂: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果。

十一、左手多靜,代表「自覺」。右手多動,代表「覺他」。自覺而不覺他,只證小乘極果。

要覺他而不自覺,恐無能為力,引人入邪路。合二為一,方是菩薩行者,才能趣於覺行圓滿,成就無上菩提。

十二、左右手分別代表願和行。有大願而無大行,便成空願、虛願。無大願而行,則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願啟行,以行證願,才能圓成大願。

十三、合二為一,代表「法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禪淨不二,淨密不二,方法不同,本質相同,目的相同。貴在一門深入,一修一切修。

十四、左右合為一體,代表不二之理。煩惱與菩提不二,自行與化他不二,自佛與他佛不二,性與相不二。

十五,左右相合位於中位(胸口),代表從容中道,不落兩邊,不住斷常,不著空有。

十六、一切物品供養佛像,主要都是用來啟示我們如何修持的。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中,說了七種真正的法供養。

在聖像前誠心地合掌,仰慕佛德,依佛知見而行,才是上等供養。所謂「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讚嘆香雲布」。

身體就像乙個盤子,而雙手合掌就是盤子裡的一朵花。由此而知,合掌又代表「含苞待放」,指因地修行。花開結果,即是菩提。

參考網

17樓:哥依然是帥

佛教中雙手合十意思:

男聽眾:同修說在群裡,「合十」的手勢影象只能發乙個,多發要背業。是這種情況嗎?

台長答:從道理上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首先這個「合十」不都是真心實意,也不是真實身體、肉身的「合十」,這是你意念想象的「合十」,是一種尊敬「合十」,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放一到三個都沒問題的,真的放上一大串,你可能……「合十」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是讓人家幫你背業,不是你幫人家背業。舉個簡單例子,你們衝著台長「合十」,你們是求人家幫忙,是不是你把身上的毛病給人家了?

(是的)怎麼會他自己背?這就和跪下來一樣的嘛,為什麼人家不讓給台長磕三個頭啊,道理都是一樣的。「合十」的人最開心了,第一,抵擋外面對你的影響;第二,把自己身上的業障給人家。

你看兩個手往前的,哪有往後的?你自己把小周天、大周天全部打通了,而且等於把門全部關上了。所以當你雙手合十的時候,不好的東西從哪個地方進入你身體啊?

你們誰都知道用雙手來接氣的,你雙手一攤就接氣了;雙手一合十把你十個指的掌門心全部關住了。你說人家靈性、不好的東西從你哪個部位進來?而且「合十」本身就是菩薩的手勢,它會產生一種能量的,而且你可以把不好的東西掃出去,把好的東西留下來。

所以「合十」的人最划得來,有些人還不肯「合十」,一合十的話就是讓人家給你背業。舉個簡單例子,乙個領導要罵你了,你跑到領導這裡一合十「對不起,領導,我做錯了」,你說這個領導是不是只能悶進去「哦,算了算了」,其實他也不開心的。

雙手合十的位置是否有講究

女聽眾:同修雙手合十在供菩薩的時候,有的是把手放在胸前,有的是稍微高一點,在嘴巴前面。這個有沒有講究的?有沒有說放在嘴巴前面不好?

台長答:有講究。雙手合掌說明雙手合十,十指連心,心心相印,所以菩薩就在你的心中,這是雙手合十。

我問你,你比方說量血壓的時候,他為什麼叫你把這個手跟你的心臟放平啊?那雙手合十放在你胸口,是以你的心來拜佛,對不對啊?(嗯)那就很好啦。

那麼為什麼放在上面呢?很簡單,放在上面是乙個過程,你可以從頭一直放下來放到心中。也就是說我從頭一直恭敬菩薩,通過我的眼睛……眼耳鼻舌身意來真誠地恭敬菩薩(哦,就是額頭那裡,然後就是嘴巴那裡,然後就是心胸那裡?

)對啦,所以從上拜到下嘛,最後落地生根還是在你的心裡啊,不是說你放在頭上——你拜佛一直放在頭上,就是這個人頭有毛病,頭痛,他希望菩薩多給他加持,他可以放在頭上多一會兒,但是他最後還是得放在胸前(如果有***把手掌稍微放在嘴巴……)菩薩給他的慈悲加持,給他嘴巴加持(哦,也可以啊?)這很簡單,他如果喉嚨裡邊有問題,或者他講話亂講,他希望菩薩能夠慈悲……實際上這個手掌合十之後就是一顆你的心,乙個供佛的心,這個心到**就是佛光在**,實際上佛光從頭一直照到你的心(哦,不會說我們放在嘴巴外面,我們口的氣場不好?)誰叫你放在嘴巴邊上還要把嘴巴張開啊?

(沒有張開)沒張開就好了,不會有氣場的。你嘴巴張開麼臭啊,雙手合掌的時候你是代表菩薩的那種佛光,佛氣,氣場啊。你把嘴巴張開對著嘴吹啊?

發神經啊!呵呵(哦,這樣可以啊?)當然可以啦。

----恭錄:通靈活佛lu軍巨集台長部落格

拜佛時,雙手合十,為什麼手掌要是空心的

次觀吾身即印契 印契是手印。密宗的手印,我們現在世間人有,叫手語。在密宗叫手印,現在一般人講手語,你懂得,這個手怎麼比劃,表什麼意思。合掌也是個手印,表什麼?表一心。平常這十個指表心散亂,最恭敬的,把我們的散亂心收回來成為一心,所以合掌代表一心。掌要合嚴,不能底下有空的,要合齊,這代表一心,一心是最...

僧人見到人為什麼要雙手合十,和尚見人為什麼要雙手合十?

雙手合十是印度自古所行之禮法,佛教沿用之,而傳到中國來。僧俗 見面,都要雙手合十表示尊敬與問候。雙手合十,是天地融合,雙手屬一陰一陽,合為一體,是整個世界和諧的意思。雙手合十,可分為跪合十禮 蹲合十禮 站合十禮三類。跪合十禮適用於佛教徒拜佛祖或僧侶的場合,行禮時右腿跪地,雙手合掌於兩眉中間,頭部微俯...

人雙手合十盤腿而坐面前有吧帶血的刀是什麼成語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 ng xi t d o,l d ch ng f 解釋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 內喻作惡的人容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出處 宋 釋普濟 五燈會元 卷五十三 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結構 復句式 用法 復句式 作謂語 可以分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