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佛教中有五行嗎?

2021-03-04 05:49:31 字數 4294 閱讀 8348

1樓:青竹遺風

菩薩五行:聖行、

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聖行是指菩薩修習戒定慧三業;梵行是指菩薩以清淨心去運用慈悲,為眾生拔苦與樂;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薩順著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嬰兒行之嬰兒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薩以慈悲之心,示現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嬰兒行;病行是菩薩為度眾生,以大慈悲心與一切眾生同受煩惱與病苦。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2樓:因緣法

佛教中沒有五行一說。五行五行指:木、火、土、金、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道家思想多出於此。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

佛教中有五加行之說。

五加行即五種加行,是佛教的名詞術語,即修行者通過完成巨大數量的五種實修,可以獲得穩固的佛教見解和基礎。通常在藏傳佛教裡是通往修行密法的基石,而在漢傳佛教裡也有隱含的方式提出。

五加行通常為皈依、發心、念修金剛薩埵懺悔、供曼茶羅和上師瑜伽。"皈依"是進入佛門的標誌;"發心"是區別大小乘的分水嶺,修行時應明確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光有皈依和發心還不行,無始以來在輪迴中所造的自性罪和佛制罪,一定要通過"念修金剛薩埵"得以清淨;同時,成佛需積累廣大福慧二資,這就要"供曼茶羅";最後依靠上師加持,遣除相續中的所有障礙,現證諸法的實相境界,就要修持"上師瑜伽"。藏傳各派的五加行內容和次第順序略有不同,但內涵完全一致。

佛教中有『五行』嗎?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有這個概念,請看

4樓:青竹遺風

菩薩五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聖行是指菩薩修習戒定慧三業;梵行是指菩薩以清淨心去運用慈悲,為眾生拔苦與樂;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薩順著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嬰兒行之嬰兒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薩以慈悲之心,示現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嬰兒行;病行是菩薩為度眾生,以大慈悲心與一切眾生同受煩惱與病苦。

5樓:行願佛子

佛教是不講五行的

佛學講,因果關係,世界萬物皆因因果

道教講,五行為生剋關係,世界萬物皆屬"五行"

6樓:智者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7樓:大漠神駿

五行學說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文化

8樓:**吟風

江湖豪俠

我是真的佩服你了!能把道教的東西說成是佛教的。

看來你的佛緣還不淺呀!

佛教,三界,五行,指的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以欲界、色界、無色界作三界的說法,出自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欲界,是指有各種慾望和情感的眾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各種慾望...

佛教中的水是什麼意思?

10樓:小俊七七

水喻菩薩十種善法 。

(一)流潤赴下,謂菩薩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順,

能以清淨法水調熟眾生,普得沾溉,令其一切善根悉皆增長;譬如大水,遍行地中,流潤於下,一切萌芽無不滋長。

(二) 植善法種,菩薩廣植一切菩提種子,常以定水灌溉,令得增長而成妙果;譬如大地種植一切藥樹谷果,由水滋溉增長,然後繁茂而結實。

(三)信樂歡喜,菩薩自性信順三寶,樂求出世間法,因心清淨,即生歡喜,復能令一切有情亦皆信樂而生歡喜;譬如大水,自性流潤,復能潤物。

(四)壞煩惱根,菩薩以禪定之水浸漬一切有情煩惱根種,悉令敗壞,無復續生;譬如大水,浸漬大地,而草木諸根悉皆壞爛。

(五)自體無雜清淨,菩薩為離貪、嗔、痴等雜染之法,守護諸根,悉令清淨;譬如大水,其源不雜,而本清淨。

(六)息煩惱熱,菩薩以清涼法水悉除一切有情煩惱炎熱逼迫之苦;譬如夏月,地極炎蒸,人亦煩熱,若得水除解,悉皆清涼。

(七)止欲渴愛,菩薩因一切有情於諸塵境而生愛著,如渴而思飲漿水,為渴愛所逼,故為其開示,令其於欲塵之境不生愛著;譬如清涼之水,能除一切焦渴之苦。

(八)深廣無涯,菩薩由修一切善法,得勝智積集,深廣無涯,諸魔外道皆不能測其邊際;譬如大水,眾流會合,既深且廣,無能知其涯涘。

(九)高下充滿,菩薩以大悲心,於一切有情,隨其根器高下方便開示,悉使獲益,充溢滿足,而無損惱;譬如大水,流注一切處,隨其高下,悉能充足而無所損害。

(十)息諸塵坋,菩薩以定慧之水普潤一切有情,令其去粗惡之習,而發柔軟之心,永息煩惱之塵,同入清淨之境;譬如大水,流潤一切塵坋粗惡地方,悉使潤澤而復清淨。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的基本理念:

1、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運不知善加維護,也會失卻墮落,所謂『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懼謹慎!

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迴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

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3、眾生平等

這十法界的眾生,大家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說我們人類與佛是平等的,與菩薩是平等的,與聲聞緣覺也是平等的,區別只在於覺悟和不覺悟。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沒覺悟的佛。

4、神識不滅

無始劫以來,每個人都在六道中輪迴,隨業受報,隨業流轉,行善多的就往上走,可以享受人天福報;那麼作惡多的呢,就要下地獄,做餓鬼,或者做驢馬牛羊,償還人家的債務。在六道中輪迴,只是生命形式的改變,神識是不滅的。

11樓:因緣法

一、佛教所謂的四(地水火風)大之一。世界萬物及人之身體,均由四大所組成。

二、水喻菩薩十種善法 。

(一)流潤赴下,謂菩薩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順,能以清淨法水調熟眾生,普得沾溉,令其一切善根悉皆增長;譬如大水,遍行地中,流潤於下,一切萌芽無不滋長。

(二) 植善法種,菩薩廣植一切菩提種子,常以定水灌溉,令得增長而成妙果;譬如大地種植一切藥樹谷果,由水滋溉增長,然後繁茂而結實。

(三)信樂歡喜,菩薩自性信順三寶,樂求出世間法,因心清淨,即生歡喜,復能令一切有情亦皆信樂而生歡喜;譬如大水,自性流潤,復能潤物。

(四)壞煩惱根,菩薩以禪定之水浸漬一切有情煩惱根種,悉令敗壞,無復續生;譬如大水,浸漬大地,而草木諸根悉皆壞爛。

(五)自體無雜清淨,菩薩為離貪、嗔、痴等雜染之法,守護諸根,悉令清淨;譬如大水,其源不雜,而本清淨。

(六)息煩惱熱,菩薩以清涼法水悉除一切有情煩惱炎熱逼迫之苦;譬如夏月,地極炎蒸,人亦煩熱,若得水除解,悉皆清涼。

(七)止欲渴愛,菩薩因一切有情於諸塵境而生愛著,如渴而思飲漿水,為渴愛所逼,故為其開示,令其於欲塵之境不生愛著;譬如清涼之水,能除一切焦渴之苦。

(八)深廣無涯,菩薩由修一切善法,得勝智積集,深廣無涯,諸魔外道皆不能測其邊際;譬如大水,眾流會合,既深且廣,無能知其涯涘。

(九)高下充滿,菩薩以大悲心,於一切有情,隨其根器高下方便開示,悉使獲益,充溢滿足,而無損惱;譬如大水,流注一切處,隨其高下,悉能充足而無所損害。

(十)息諸塵坋,菩薩以定慧之水普潤一切有情,令其去粗惡之習,而發柔軟之心,永息煩惱之塵,同入清淨之境;譬如大水,流潤一切塵坋粗惡地方,悉使潤澤而復清淨。

12樓:吾本漁樵

在數千年以前,那時候科學沒有發達,佛就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所以由這一點看來,佛當時沒有顯微鏡,沒有什麼放大鏡,他就知道這缽水裡有八萬四千蟲,到今天一般人才證實這是真的,所以說人的智慧型不能和佛的智慧型相比呀。

釋迦牟尼說,世界之大,大至無窮;世界之多,猶如恆河沙數。介子納須彌。一滴水中有八萬四千蟲,一粒微塵中還有三千大千世界。佛學是真正的科學。

13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水字 有太多的含義,又怎麼會有定論呢,在你眼中是水,撒了呢?

水在何處.

什麼都不要只侷限在一點點的空間中,不要因為哪位師傅說你參透這個字就能幸福一生,"命自我立"

不是短短一句話就能詮釋的,要靠行為來端正自己的思想,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文明的早期,人們開始**世界各種事物的組成或者分類,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說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體,以及具有流動、潤濕、陰柔性質的事物。

15樓:匿名使用者

代表心向水一樣清靜,平等,心要清靜,對待眾生要平等

佛教中有哪些佛,佛教中有哪些有名的菩薩?

請看看 地藏菩薩本願經 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來參加的唯一的乙個法會 再請看看 佛說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這是一切諸佛都讚嘆阿彌陀佛的經典。看了這幾部最常見的佛經,你就基本上比較有概念了。多了去,和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你我都是佛,只不過是因地上的而已。不可計數。虛空法界有無量諸佛。大成...

佛教中有哪些禁忌?佛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佛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1 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 最重要的 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 葷 和 腥 2 佛教認為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 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 就,積蓄私財是違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以外,這方面的禁忌還包括不自歌舞,不 聽取歌舞...

佛教中的觀音菩薩佛像有多少個,佛教中有多少個觀音菩薩呢

佛經中說觀音菩薩有32應,就是32種應化身,合起來就是33身。佛菩薩都有百千億化身。佛教中有多少個觀音菩薩呢 一 佛教中只有一位觀音菩薩,但是觀音菩薩神通廣大,能隨眾生之機變化出無數化身,所以古往今來,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之感應雖多不勝數,但各人所見並不相同。即如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所言,應以何身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