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什麼意思,得以正名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4:58:15 字數 3429 閱讀 8306

1樓:蒼茫中的塵埃

基本解釋

(1).辨正名稱、名分,使名實相符。《管子·正第》:

「守慎正名,偽詐自止。」《國語·晉語四》:「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

」 韋昭 注:「正上下服位之名。」《舊唐書·韋湊傳》:

「師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與實,故當相副。」 巴金 《新生·乙個人格的成長》:「黑暗兩個字怎麼可以做雜誌底名稱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是最要緊的。」

(2).即楔子。 元 雜劇的開場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元 詞開場,止有冒頭數語,謂之正名,又曰楔子。」

(3). 元 明 雜劇最後有兩句或四句對子,總括全劇內容。一般稱前一句或前兩句為「題目」,後一句或後兩句為「正名」。

魯迅 《中國**史略》第十三篇:「《青瑣高議》及《青瑣摭遺》文辭雖拙俗,然尚非話本,而文題之下,已各系以七言……皆一題一解,甚類 元 人劇本結末之『題目』與『正名』。」

正名什麼意思

2樓:風中的一絃琴

正名辨正名稱、名分,使名實相符。

即楔子。

元 明 雜劇最後有兩句或四句對子,總括全劇內容。一般稱前一句或前兩句為「題目」,後一句或後兩句為「正名」。

得以正名是什麼意思?

3樓:雪落煙國

乙個是通過某些事顯露出其本領,得以揚名。另乙個意思是原來被人誤解,之後得以解釋,正作更正改正講,改變其名聲。

4樓:齊東人也

因此得到了應得的名譽或名分。

5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一些行動,得到「名正言順」的效果

孔子所說的「正名」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糾正各種名分的意思。

原著如下:

《論語·子路篇》雲: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   子路問孔子:「衛國國君等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說:

「一定是糾正各種名分。」這令子路無法理解,不敬之辭竟然脫口而出:「真的是這樣嗎?

老師你迂腐了,為什麼要去糾正名分?」孔子似乎也有些生氣了,說:「真粗魯啊,子路!

君子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應該保持沉默。」接著孔子講述了「正名」的重要性:「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說話不能順理成章,做事就很難成功。

事情做不成功,禮樂就不能興盛,禮樂無法興盛,就會導致刑罰不恰當,刑罰不恰當,百姓就會不知所措。所以君子糾正了名分就可以說得順理成章,說得順理成章則一定可以行得通。」說完之後,孔子對子路的無理衝撞根耿耿於懷,批評道:

「君子對於自己所說的話,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對「正名」的看法。「正名」便是「糾正名分」,為什麼需要糾正名分?

因為當時很多人不按名分辦事,天子觀賞的舞蹈,大夫卻私自在自家的庭院裡表演,天子祭祀時演唱的詩,大夫們祭祀時私自演唱,這類事層出不窮。孔子看在眼裡,急在心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他將「正名」視為「為政」的首要工作。

  當然,最根本的是「正不名」必然會導致「禮樂不興」、「刑罰不中」和「民無所措手足」,一旦如此,天下何以天平?人民何以安身?「修己安人」與「內聖外王」便成了一句空話。

7樓:策士吧問道鬼谷

孔子說的「正名」出自於《論語·子路篇第十三》子曰:必也正句乎。

「正名」的大意為:糾正百事之名份。即凡是不合禮制、不合職位者,一概加以糾正。

什麼是"正名"?意義何在

8樓:匿名使用者

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張。他的**子路問他替衛君治理國政從何入手時,他說:「必也正名乎?

」接著他講了正名的理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孔子的正名思想是要維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名分,反對臣殺其君,子殺其父的越禮行為。

名是指周禮所規定的等級名分。孔子所以提出正名,是針對當時已經出現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違禮僭越現象而發的,但這一問題的提出,成為名實之辯的發端,在哲學史上也有一定的意義。

孔子以後,戰國時期的墨子從認識論的角度提出"名"與「取」的問題,說「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認為瞎子所以不知黑白,不是因為他說不出黑白這兩個名詞,而是他不能在實際中選取出黑白的東西來。公孫龍肯定了名是實的稱謂,說「夫名,實謂也。

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要求名實必須相符。後期墨家批判了名辯家們的詭辯,主張「以名舉實」,明確地肯定名是實的摹擬。

荀子在名實問題的辯論中,提出「制名以指實」的命題,肯定了名為實所規定,實異則名異,實同則名同,說「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知異實者之異名也,故使異實者莫不異名也」。

正名思想及戰國時期演變為關於名實問題的爭論,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政治經濟在思想中的反映。名實問題的爭論,對促進中國哲學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孔子所說的「正名」是什麼意思 ???

9樓:匿名使用者

「正名」就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正名分,即糾正當時社會政治倫理生活中名分等級混亂的現象,明貴賤,別善惡,治綱紀。例如,魯國大夫孟孫、季孫和叔孫三家在祭祀時使用《雍》就反映了名分等級的混亂。《雍》本是天子祭祀祖先完畢後撤席時所唱的詩篇,但三家身為大夫竟尊卑部分,違背周禮的規定,故孔子質問:

這如何能用在三家的廟堂之上呢?(《八佾》)

其二指正名實,即針對具體器物在名實關係上的混亂,要求別同異,辨真偽,明是非。如觚本是古時盛酒的禮器,上圓下方,腹部與足部亦作四條稜角。孔子其時,這種酒器的名雖未變,但其形已變。

有見於名實不相符合,「觚」之名無法把不具備上述特徵的酒器排除在其外延之外,他感嘆道:「觚不觚,觚哉!觚哉!

」(《雍也》)按孔子之見,無論是正名分還是正名實,正名的乙個基本要求就是「君子於其言,無所苟」(《子路》),措辭說話要意義明確,不可隨便馬虎。

自己說很難說清楚,你耐心看看上面的註解吧,說的蠻好的,希望能幫助你。

中國古代的名,正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10樓:快速延時愛歷久

周公(中國第一位哲學家)、老子、韓非、王充(東漢哲學家)、王符(東漢哲學家)、張載(北宋哲學家)、 柳宗元、 劉禹錫 、韓愈 、玄奘、 王弼 、嵇康 、揚雄 、董仲舒 、荀子、 墨子、 子思、 曾子、 孔子

緣天官徵知和正名的認識論是什麼

在認識論上,荀子是比較堅定的唯物論者,並且比較全面地發展了先秦各家的優秀成果。首先,荀子是乙個唯物論的可知論者。他肯定人有認識事物的能力,凡以知,人之性也 解蔽 同時,肯定事物可以被認識,可以知,物之理也 這裡所說的 性 是指各種 天官 的感覺能力和 心 的思維能力,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本性是能...

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是乙個網路流行詞,讀作sh w ng,音同 失望 是失望的暗語。詞語 是非主流火星文,為 失望 二字的同音仿寫。引申含義 同 失望 意思是感到沒有希望,失去信心 希望落了空 因為希望未實現而不愉快。古同 世 說文解字 三十為 世 是乙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同 網 同 失望 失望 是乙個漢語詞語,拼音是s...

是什麼意思,什麼意思?

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雙引號和單引號兩種,分別標誌為 和 其中 和 為曲尺形的引號,一般只在港澳台地區使用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稱謂 3.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4.表示否定和諷刺 5.表示著重論述的物件 6.特殊疑問表示否定 是什麼意思 是引號中單引號的一種,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