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重要知識點,屈原列傳第三段的知識點

2021-03-04 04:45:41 字數 6235 閱讀 3986

1樓:小黑放大啊啊啊

1 . 通假字 反-

- 返 離 --罹 見 --現 指-- 旨 濯 -- 濁

絀 -- 黜 內 -- 納 從-- 縱 質-- 贄 反 -- 返

被 --披  常 -- 長 泥——涅 志——記

2 . 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屬 屈平屬草稿未定 動詞,zhǔ,連綴,引申為寫作。

亡國破家相隨屬 動詞,zhǔ,連線。

屬予作文以記之 通「囑」,囑託,動詞。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動詞,隸屬,屬於。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動詞,掌管。

有寧越……之屬為之謀 名詞,類,這些人。

吾屬今為之虜也 名詞,用在人稱後面,表複數。吾屬,我們。

神情與蘇、黃不屬 動詞,類似。

若屬皆且為所虜 若屬,你們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動詞,耀,自誇。

其後秦欲伐齊 動詞,討伐,進攻。

口誅筆伐 動詞,聲討。

伐薪燒炭南山中 動詞,砍伐。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動詞,戰勝,打敗。

此五霸之伐也 名詞,功業。

疏 王怒而疏屈平 動詞,疏遠。

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形容詞,稀疏。

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動詞,陳述,舊讀 shù。

論積貯疏 名詞,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書言事的文體,舊讀 shù。

十三經註疏 名詞,註解的一種,為「注」作注的文字,舊讀 shù。

離 「離騷」者,猶離憂也 後「離」為動詞,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賀貧》:「而離桓之罪。」

約從離衡 動詞,離散,分離。

如有離違,宜別圖之 動詞,背離。

多情自古傷離別 動詞,分離,離別。

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名詞,根本。

本末倒置 名詞,本義: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趨末 名詞,根本的、基礎的東西或方面,此指農業。

此之謂失其本心形容詞,本來的。

本在冀州之南 副詞,本來。

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名詞,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廢 名詞,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從本說 代詞,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量詞,冊。

臣本布衣副詞,本來 ( 是 ) ,原來 ( 是 ) 。一說,動詞,出身於。

抑本其成敗之跡 動詞,推究,考察。

志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名詞,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詞,意願。

博聞強志 動詞,通「記」。一說,名詞,記憶力。

其志潔,其行廉 名詞,志趣。

聊齋誌異 動詞,記述。

項脊軒志 名詞,表一種記事的文體。

一詞多義

指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名詞,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蔥根 名詞,手指。

璧有瑕,請指示王 動詞,指出。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動詞,指向。

噲遂入……頭髮上指動詞,直立,豎起。

指通豫南 副詞,一直,直接。

聞 博聞強志 名詞,學識,見聞。

忽聞門外蟲鳴動詞,聽見。

初聞涕淚滿衣裳 ( cháng ) 動詞,聽說。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取。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動詞,懂得,明白。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名詞,聲望,聲名。

無何,宰以卓異聞 動詞,聞名。

留 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動詞,扣留。

留二日,維揚帥下逐客之令 動詞,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動詞,留心,關心。

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 動詞,儲存,遺存。

遷 頃襄王怒而遷之 動詞,放逐,流放。

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 動詞,調動官職,此指公升遷。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動詞,調動官職。左遷:貶官。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動詞,變遷,變更。

戰、守、遷皆不及施 動詞,遷移,遷都。

父 漁父見而問之曰 名詞,fǔ,古代對老年男子尊稱。

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名詞,通「甫」,音fǔ,古代男子的美稱,多附綴於名字後面。

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名詞, ( 叔 ) 父,父輩人。

彈 新沐者必彈冠 動詞,用手指輕輕彈擊。

莫辭更坐彈一曲動詞,彈奏。

而設法備貯彈藥,則可也 名詞,弓彈、炮彈、炸彈的總稱。

害 爭寵而心害其能 動詞,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 動詞使動用法,損害。

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 名詞,禍害。

3 . 詞類活用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動詞活用作名詞,聽覺,聽力,亦指人的聰明智慧型和判斷力。

讒諂之蔽明也 動詞活用作名詞,中傷別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廣崇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闡明。

蟬蛻於濁穢 蟬:名詞作狀語,像蟬那樣……。濁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汙濁環境。

厚幣委質事楚 名詞作狀語,用厚幣………

泥而不滓 名詞活用作動詞,niè,生活在汙泥裡。

其後楚日以削 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亡國破家相隨屬 動詞使動用法,使……滅亡,使……破敗。

時秦昭王與楚婚 名詞活用作動詞,結為婚煙。

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名詞作狀語,在朝內,在國外。

身客死於秦 名詞作狀語,象客那樣。一說,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說短處,詆毀。

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動詞使動用法,使……存,使……興。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忠誠之士,賢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名詞活用作動詞,效法,模仿。一說為意動用法。

4. 偏義複合詞

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 偏在「治」,一說「亂」反訓作「治」,「治亂」連文同義 )

古今異同詞

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古今同義:認為。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 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古義:欺詐的言論。今義:無理狡辯,動詞。

奈何絕秦歡 古義:怎麼,為什麼。今義:對付,處置,如「你奈何不了他」「無可奈 何」。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古義:返回 ( 楚國 ) 恢復 ( 國家 ) 。一說,反,覆轉。今義:一遍又一遍;顛來倒去;重複的情況。

顏色憔悴 古義:臉色。顏,顏面。色,氣色。又如:暮去朝來顏色故。今義:物體光波通過視覺時所產生的印象。

形容枯稿 古義:形,形體。容,容貌。又如《林黛玉進賈府》:「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義:對人或事物的形狀或性質加以描繪。

而能與世推移 古義:變化。今義:移動。

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古認:此處指言語舉動適度得體。又如「常從容淡靜」。

一說,「從容」為舉止行動之意。今義:不慌不忙,不急迫,鎮定自若的樣子。

如成語「從容不迫」。

5.句式特點

a 判斷句 「離騷」者,猶離憂也。

b 省略句 遂絕 ( 於 ) 齊 ( 省略介詞 )

又因厚幣 ( 賂 ) 用事者臣勒尚 ( 省謂語 )

以 ( 之 ) 出號令 ( 省介詞賓語 )

c 被動句 方正不容也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而自令見放為

d 倒裝句 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 介賓短語後置 )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 介賓短語後置 )

以深入擊秦,戰于藍田 ( 介賓短語後置 )

明道德之廣崇 ( 定語後置,一說,非定語後置 )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定語後置 )

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 介賓短語後置 )

蟬蛻於汙穢,以浮游於塵埃之外 ( 同上 )

楚人即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 同上 )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 否定句中代詞「自」做賓語,前置,「自為 ( wéi ) 」與下文的「自佐」相對 )

e 固定結構

奈何絕秦歡 ( 表疑問,怎麼。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 表反問,怎麼……呢 ? )

6.成語典故

懷瑾握瑜 語出《楚辭•九音•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為懷,在乎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博聞強志 語出本文。見識廣博,記憶力強。又作「博聞強記」「博聞強識」,《禮記•典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

隨波逐流 語出本文。比喻無原則、無立場地與世相沉浮。

彈冠振衣 語出本文。整潔衣冠。

與世推移 語出《楚辭•漁父》。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屈原列傳第三段的知識點

2樓:匿名使用者

原則:自下而上的原則做文言文閱讀題,首先應對文段用心精讀一遍,文段後的註釋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關注。文段中出現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暫不去管它。

我們在大腦中應快速存貯以下資訊: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經歷、官運仕途、從政業績、人品性格以及其他與之相關的人和事(可以在試卷上圈點勾畫),但我們如果做完其他題再考慮「資訊篩選題」與「分析概括題」,又必須重讀選文,費時費力。同時,「分析概括題」不管是「正確的一項」,還是「錯誤的一項」,錯誤的只在一小點,換句話說,選擇項中絕大部分分析概括的內容都是正確的,這就大大有助於我們理解閱讀文段,有助於我們理解解答文言實詞、文言虛詞以及資訊篩選題時所應該掌握的具體的語境。

因此,精讀原文之後,接著我們就應該趁熱打鐵,從後往前做題,這就是所謂的「自下而上」原則。方法:1.

文言實詞題——詞性法解答此題,我們可以析字形,明字義;可以將給出的詞義代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辨別實詞的詞性來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擾項。眾所周知,漢字的詞性不一樣,字義也就不相同,我們可以運用這一特點來幫助解題。如2001春季京、皖、蒙高考試題:

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始視事,恂恂若不能 始事:

官吏到職開始工作b.不許,於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懼c.

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 雨雪:下雪d.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

行走旅遊此題考查實詞的理解,解釋不正確的是d項。d項中「行旅便之」的「行旅」是行人旅客之意,該是名詞,不該是動詞「行走旅遊」之意。再如2023年全國高考試題: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

探望b.不審於何得此絹 審:知道c.

自放驢,取樵炊爨 樵:打柴d.後因他信,具以白質 信:

使者c項中「樵」應為名詞,指柴草,充當「取」的賓語,而答案卻是「打柴」,成了動詞,與「取樵」中「取」重複,故錯。2.文言虛詞題——代入法課外知識是課內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課內知識點,特別是掌握了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我們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虛詞這一小題時自如地運用代入法。

高考考查文言虛詞的題型絕大部分是將每個虛詞都放在兩個句子中加以比較來考查其異同,並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學課本。答題時,可以先從課內的那一句入手,把這句中該詞的用法和意義代入另一句解釋,看是否通順,通那麼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則不相同。如2023年春季全國高考試題: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銓簡秀士,以為賓友,於是諸葛恪等以選入 懷王以不知忠臣,故內惑於鄭袖 b.

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c.以恪為左輔……是為四友 是說也,人常疑之d.使求過丸 行過夷門,見侯生a組中的第二句出自《屈原列傳》,意思為「因為」連詞,套到第一句中解釋為「於是諸葛恪等人因為(有才能)而被選入」,講得通,故兩個「以」用法和意義相同。

b組中的第二句出自《廉頗藺相如列傳》,「見」是副詞,表被動,解釋為「被」,而第一句的「乃見釋」解釋為「於是放走了他」而「見」在這裡相當於代詞,指代第三人稱「他」,因而兩個「見」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c項比較簡單,第二句出自《石鐘山記》意思為指示代詞「這」,代入第一句講得通,因此兩個「是」意義和用法也相同。d項的第二句出自《信陵君竊符救趙》,「過」是「經過」的意思,將這個意思代入第一句「派人尋找經過的彈丸」似乎也講得通,但筆者認為此句中的「過」解釋為「射過」更好些。

通過這樣的代入法的運用,我們就可以準確無誤地判斷此題的正確選項為b。3.資訊篩選題——排除法⑴根據陳述物件可以排除干擾項,確定答案範圍在人物傳記類文言文閱讀選文中出現的人名不止乙個,而我們在答題時需要熟悉的僅是題幹中的這個人(也可能是兩個人,2023年考題中的父子)的行為舉止,此時我們可以根據主人公來做初步的篩選:

把羅列的句子中不是「這個人」所說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應的,包含這個句子的選項也就可以排除了。如2023年高考試題(湖北卷):13.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

實用心理學這門課程第三章社會認知的知識點有哪些

實用心理學這門課第三章社會認知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個人知覺,第二節自我知覺,第三節社會認知,第四節歸因問題,參考資源。實用心理學這門課程心理測試的知識點有哪些?實用心理學這門課心理測試的知識點包含beck抑鬱感量表 簡本 bem性別角色量表,傳統家庭觀念量表,道德行為量表,東西價值觀問卷,對...

《質量管理學第三版》這門課程第五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質量管理學 第三版 這門課程第五章的知識點包含面向過程的再造 過程管理的含義 系統管理的含義及應用 產品的產生 形成和實現過程 質量機能 參考資源 質量管理學 第三版 這門課程第八章的知識點有哪些?質量管理學 第三版 這門課程第八章的知識點包含質量改進的含義 質量改進方法和程式 質量管理小組活動 六...

《金融法第三版》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金融法 第三版 這門課程第一章的知識點包含模組導引 近現代金融立法的三個階段 橫向規制趨勢 金融法制是為了誰?金融法制目的論 中國的金融法制向何處去?金融科技發展趨勢與安全治理 代表性金融法案例與事件。金融法 第三版 這門課程第三章的知識點有哪些?金融法 第三版 這門課程第三章的知識點包含模組導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