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蘭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2021-03-04 04:42:34 字數 3170 閱讀 9356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德蘭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資產階級

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的**統治,建立了歷史上第乙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封建歐洲開啟了第一道缺口,為資本主義的發闢了道路,為歷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是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尼德蘭革命以加爾文教派為旗幟,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領導下,主要是依靠人民群眾,特別是城市平民的積極鬥爭取得勝利的,革命的勝利說明在人民群眾充分發動起來的革命戰爭中,小國可以打敗大國,弱國可以打敗強國,新生力量必然戰勝反動力量。由於革命的勝利,尼德蘭北方獲得了民族獨立、政治民主和宗教自由。

但由於領導革命的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他們和封建制度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以國外**和手工工場為基礎的資產階級還不成熟,他們在鬥爭中不堅決,因此,反封建鬥爭不能徹底勝利。反西班牙統治的鬥爭,只在北方各省獲得成功,南方仍然處在西班牙統治之下。無論是全國的**會議還是各省市的會議,都只代表少數在資產階級和貴族的利益。

封建土地所有制沒有徹底摧毀,農民沒有分到土地,對工業資本的發展起了限制作用。這次革命的成就,遠不能同17世紀英國革命相比,更不能同18世紀的法國革命相比。「2023年的革命只有2023年的革命來做它的原型(至少就歐洲來說),而2023年的革命,則只有尼德蘭人反對西班牙的起義來做它的原型。

這兩次革命中的每一次革命,都比自己的原型向前邁進了乙個世紀;不僅在時間上如此,而且在內容上也如此。」17世紀前期荷蘭經濟的發展和對外殖民掠奪尼德蘭革命後成立的聯省共和國以荷蘭省經濟最為發達,它提供全國財政開支的57%。荷蘭省還是全國政治中心,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設在這裡。

故聯省共和國又稱荷蘭共和國。

17世紀前期,荷蘭資本主義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呢絨業、麻織業、絲織業及陶瓷業等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迄17世紀初,英國的呢絨還要靠荷蘭最後加工和染色,荷蘭從事諒項職業的工人達數千人。荷蘭的造船業尤為發達,居當時世界的首位。

當時荷蘭商船的噸數佔歐洲總噸數的3/4。荷蘭為西班牙造大型船,向英國**平底船、漁船和運煤船。

荷蘭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是商業超過工業,對外**超過本國**。17世紀初,重要港埠阿姆斯特丹,已勝過安特衛普,有居民10萬。它不僅是荷蘭的經濟中心,也是國際**和金融中心。

港內每天停泊的船隻達兩千艘以上,轉銷東方、北歐和中歐的各種商品。荷蘭的商船航遍世界各地,商船多達一萬多艘,替許多國家轉運商品,甚至英國殖民地的商品也由荷蘭船隻運輸,所以荷蘭有「海上馬車伕」之稱。2023年,荷蘭創辦了歐洲第乙個資本主義型別的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其勢力伸展到荷蘭境外,經營大規模的存款和信貸業務。

17世紀前期,荷蘭已擁有龐大的殖民地。對殖民地的血腥掠奪是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早在16世紀末年,荷蘭就已開始了海外殖民侵略。

它逐漸排擠了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在東方的勢力,把**權奪到自己手裡。2023年,荷蘭商業遠征隊首次到達印度,此後繼續東進到爪哇和摩鹿**島。2023年成立的荷屬東印度公司,享有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獨占權。

它先後排擠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屬東印度公司和它相比,資本額要少十幾倍。它以巴達維亞為大本營,先後占領爪哇、摩鹿加、錫蘭為殖民地。

在印度、馬來亞、澳大利亞建殖民據點,還侵占了重要的戰略據點毛里裘斯等地。這個公司特別注意榨取盛產香料的摩鹿**島,採用直接掠奪、強迫貢納或不等價交換等各種卑鄙手段搜刮當地財富,利潤達幾百倍。為了保持歐洲市場上香料的高昂**,有時焚毀大批寶貴的產品。

荷蘭殖民者野蠻地**當地居民,或掠賣為奴,把強佔的土地開闢為種植園,使用奴隸勞動。馬克思在論述荷蘭的殖民政策時曾尖銳指出:「荷蘭——它是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經營殖民地的歷史,『展示出一幅背信棄義、賄賂、殘殺和卑鄙行為的絕妙圖畫』。

」「他們走到**,那裡就變得一片荒蕪,人煙稀少。」

荷蘭在西方也建立了殖民地。2023年,創辦西印度公司,從西班牙手裡奪取了西印度的一些島嶼。2023年,占領了北美洲東岸的土地,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城(2023年被英奪取改名為新約克,即今美國紐約)。

2023年,荷蘭殖民者從非洲南端排擠了葡萄牙人,將該地區變為荷屬「海角殖民地」。17世紀中葉,荷蘭幾乎控制了德國的對外**。在對**的進出口**中,荷蘭排擠了英國而居首位,是波羅的海**的主人,該地區70%的**為荷蘭人所控制。

荷蘭商船當時也曾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2023年,荷蘭殖民者開始侵入我國領土台灣,先在安平建立據點,然後逐步擴大占領範圍。荷蘭殖民者的侵略行徑,受到島上的漢族和高山族人民的強烈抵抗,多次起兵痛擊侵略者。

1661—2023年,我國東南沿海人民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領導下,把荷蘭侵略者全部驅逐出去,收復了台灣。

17世紀的荷蘭共和國是乙個聯邦國家,它有兩個首都,政治首都海牙和經濟首都阿姆斯特丹,都設在荷蘭省。荷蘭的政治制度具有半共和、半**的性質。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會議,常設機構是國務會議。

國務會議共由12名委員組成,按各省納稅數量的多寡決定所出委員的人數,因荷蘭和西蘭兩省納稅最多,故出五名委員,實際左右著國務會議。**會議由各省的資產階級、教士和貴族的代表組成,有立法、決定賦稅、宣戰、媾和、處理重要國務之權。各省不論代表人數的多寡,都只有一票表決權;對重要問題的決議,必須一致通過才有效。

國務會議的首腦是執政,由奧蘭治家族世襲。**會議中各省代表的意見分歧時,由執政協調,如協調仍不能取得一致,執政可行使最高職權進行仲裁,作出決定。

資產階級在荷蘭的**會議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它具有共和性質。但荷蘭的執政與貴族的聯絡遠較同資產階級密切,他在貴族與資產階級發生利害衝突時,通常是反映貴族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荷蘭的政治制度又有貴族**的性質。

荷蘭各省在處理本省內部事務時享有廣泛的自治權。各省經濟發展狀況不一,其**會議的社會成分和作用也不盡相同,如荷蘭省的**會議,貴族勢力微弱,大資產階級佔絕對優勢;東部的格利德恩和奧維依謝爾,則是貴族占多數。

17世紀的荷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海外殖民掠奪的加劇,國內的階級矛盾也尖銳起來。掌握國家政權的大資產階級和貴族,他們的對內政策是公開反民主的。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無權,國家和軍隊的鉅額開支的主要負擔,都通過間接稅壓在他們身上。

資本家把從殖民地掠奪來的財富,在本國轉化為資本,加強了對工人的剝削。荷蘭工人的工作日長達12—16小時,工資低微。手工工場裡大量雇用女工和童工。

許多任務人家庭,掙扎在飢餓線上。馬克思在說明17世紀中葉荷蘭的情況時講道:「荷蘭的人民群眾在2023年就已經比歐洲所有其他國家的人民群眾更加勞動過度,更加貧困,更加遭受殘酷的壓迫。

」革命勝利後的荷蘭,農村仍保留一定程度的封建殘餘,特別是落後的東部農業省份,封建土地所有制仍舊存在,一部分貴族還享有特權,剝削農民群眾。

因此,17世紀荷蘭的階級矛盾仍十分尖銳。農民不時掀起暴動,雇傭工人和小手工業者組成工會,為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勞動條件,多次採取獨立行動,向資本家鬥爭。

辛亥革命的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寶座,用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階級的皇權 制度,是歷史的進步。掀倒皇帝寶座,動搖了中國人對兩千年來似乎千古不變的皇權統治的崇拜。2.辛亥革命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以共和民主取代皇權帝制,是中國歷史了不起的轉折和成就,它所帶來的思想解放是歷史空前的。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的...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中國人民鬥爭的法展開闢了道路 2 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資產階級共和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並在中國形成了 敢有帝制者,天下共擊之 的民主主義觀念 3 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從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兩方面說明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 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