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歷史題西歐中世紀社會的基礎是什麼

2021-03-04 02:47:56 字數 4784 閱讀 3182

1樓:dapp女孩

是莊園,有了莊園才有後來的城市和大學的發展

西歐中世紀城市發展的基礎有哪些型別

2樓:彼岸的暗夜

西歐中世紀城市也是國內外**的中心。城市興起以後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地方市場,居民在此交換地方產品。到15 世紀,在地方傳統商品和生產專業化的基礎上開始形成國內統一市場。

東西方的國際**在中世紀早期已經存在,主要是為封建主提供奢侈品。城市興起之後,東西方**不斷擴大。在歐洲逐漸形成兩個地中海**區和北海、波羅的海**區,經營東歐和西歐、東方與西方的**。

從事國內和國際**的商人組成商人公會。13~14 世紀興起的漢薩同盟,是以呂貝克、不萊梅、漢堡等德意志北部城市為中心的龐大的商人組織,長時期內壟斷了波羅的海和北海的**。隨著北歐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對外**的擴大,逐漸形成為政治上的特殊勢力。

15、16 世紀新航路發現後,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東西方的國際**發展為遍及五大洲的世界**。

西歐中世紀社會的特點是什麼?

3樓:喵喵喵

1、西歐城市的特點就是其從產生起,即了與封建主的鬥爭,並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擁有獨立的行政、司法、財政等職能。中國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統治中心,城市與**統治同心,而西歐城市對封建制度起離心作用。

2、西歐中世紀被認為是乙個文化衰落的時期,甚至「黑暗」的時期,並且把造成這種「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歸咎於**教會。

在西歐中世紀早期(公元5—11世紀),教會的活動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為西歐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繼承者,它在客觀上促進了中世紀早期西歐文化的復興,奠定了中世紀西歐教育的基礎,促進了西歐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擴充套件資料

西歐中世紀的封建領主集經濟權與政治權、私權與公權為一體,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據狀態向君主集權的民族國家過渡,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這和中國早就有君主集權的封建王朝、保持民族國家的統一,有所不同。

封建割據和君主集權、王權和教皇權之間有錯綜複雜的矛盾與鬥爭,教皇為維護其至上的神權,往往反對君主集權而和封建割據勢力結盟。於是,中世紀鼎盛期西歐的政治局面出現了兩種不同型別的狀況。

第一種型別是消滅封建割據,基本上建立君主集權的民族國家。較早實現這種政治統一的國家是英國和法國。

第二種型別是由於種種原因長期陷入封建割據狀態,但民族地區的城市工商業也得到較大進展,形成統一民族國家也將是大勢所趨,只是進展滯緩。屬於這種型別最突出的是德意志和義大利。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城市的特點

中世紀城市史專家諾爾曼·龐茲指出:「城市或市鎮(這兩個詞幾乎是同義詞)是比村莊大的人類居民點,其居民的就業和謀生並不主要依靠農業。事實上,功能的多樣性(如手工製造業、商業、服務業甚至農業本身)是它的突出特點之一。

城市的另乙個特點,是其市民所耕作的土地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來維持其基本生存,至少中世紀城市是這樣。他總是需要從其直接控制的地區以外輸入食物。

由於這種輸入需要回饋或支付,因此市民們又必須為外人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每乙個成功的城市最終不僅同周圍區域也與相對較遠的地方建立了複雜關係,它們既向城市**食物,也向城市提供手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它們是城市的腹地。

」城市是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也就是說,城市是經濟中心。這同中國古代城市大都以政治中心出現完全不同。中國古代城市中有府衙、縣衙等**機關和軍隊駐守,居民中有**、軍人、地主,也有工商業者,西歐城市則主要是工商業者的居住地。

二、文化的特點

中世紀鼎盛期西歐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深刻變化,促成學術文化繁榮的高峰,各地區、國家的文化交流和聯絡緊密起來,文化覆蓋面擴充套件到前所未有的西歐全境。

中世紀盛期西歐文化已有三個新特點:

第一,突破修道院作為主要知識活動的狹隘範圍,城市的大學紛紛建立,成為開闊、活躍的知識傳播和研究的所在地,如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和義大利的波倫那大學等都是學術文化中心,而且形成較為開放、自由的文化氣氛。

第二,學術文化反思社會生活的劇烈變動,內容有較多的創新,如各民族傳統文學的整理和創作,出現反映市民生活的作品,哥德式建築藝術大量湧現,在**教哲學和神學內部也出現了阿伯拉爾的異端學說和托馬斯·阿奎那的理論變革。

第三,改變了早期中世紀的封閉自守狀態,西歐文明和東方的兩大文明即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阿拉伯文明的交往得到開通,中世紀盛期西歐文明是在密切和東方文明交流、汲取其優秀成果中得到較大發展的。

通過拜占庭、西西里和西班牙三個主要渠道,兩大東方文明所儲存的大量希臘羅馬古典文字此時已重新引進西歐,希臘羅馬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傳統已受重視研究。

出現了學習羅馬法並將它運用於現實經濟與社會生活的熱潮。可以說,中世紀盛期西歐學術文化的高漲,已為文藝復興做了準備。

15世紀至16世紀西歐社會處於中世紀晚期,西歐中世紀文明走向衰落。封建生產關係趨於瓦解,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較大發展,由於資本原始積累迅速擴充套件和掠奪海外殖民地,市民或資產階級的力量逐步壯大,在一些國家他們和君主**集權政治既相互利用,又發生衝突。

**教統制的中世紀西歐的精神文化在人文主義思潮的衝擊下動搖、沒落。然而,西歐中世紀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轉變,不像羅馬文明向中世紀文明轉折那樣,經歷漫長的曲折和精神文化的斷層乃至「倒退」。

而是經由「文藝復興」這個過渡性的階段性文明。文藝復興對西歐中世紀文化有激烈的否定、批判,但也有繼承性和連續性。

擴充套件資料

中世紀西歐城市的規模:

中世紀西歐的大城市人口最多的也就5萬多人,而且不超過10個,如巴黎、佛羅倫斯、威尼斯等。2~5萬人口的城市,整個西歐也只有15~20個,如義大利的羅馬、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法國的里昂、德國的科隆,等等。1萬~2萬人口也算大城市。

1萬人以下的中小城鎮到處都是。「中世紀西歐的大小城鎮大約有1萬個左右,也就是說每500平方公里有乙個城市,或者說每隔20公里左右就有乙個城市。」這樣的密度已經很大了。

具體到西歐各國,情況也存在差異。

北宋東京汴梁是百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世界獨此一家。現在中國的面積比歐洲小56萬平方公里(56萬平方公里略小於青海省)。包括德國在內的西部歐洲統稱西歐,面積大約佔歐洲一半。

2023年時歐洲人口大約接近3千萬,西歐不到2千萬。而經過戰爭和**,明朝初年中國人口還有6千萬。以人口數字和地域面積平均計算,西歐城鎮的密度大於中國。

西歐最初的城鎮很小,城內只有一條街道,或兩條縱橫的街道。街道中心或十字交叉處是市場地。在市場地周圍,手工業者住一塊,商人住一塊。

也有以領主或教堂為中心的居住區。領主即便住在城內,也不是城市共同體的成員。

西歐初期城市中還帶有濃厚的農業色彩。居民在房前屋後種菜,養豬養牛。中國的小城市也是如此。河北省永年縣的古城儲存至今,本世紀初城裡還有菜地,還種有少量農作物。

5樓:天上飛

西歐中世紀社會特點如下:

1、政治上。世俗君主的權利不高,神權處於最高權力的位置,民族國家的界限不是太明顯。

2、經濟上。土地分配上採取采邑制,教皇是最大的地主,教會在經濟生活佔有重要的地位,以農業生產為主,但是商品經濟發達,為以後的資本主義社會打下基礎。

3、文化上。**教信仰統一人們的思想,通過宣揚對上帝、神權的敬畏,通過禁慾,完成了對人類生命的控制,束縛了人的全面發展。

4、階層上。商人地位顯著提公升,中世紀西歐工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興旺,給歐洲商人帶來了極大的地位和權力,後來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向封建王權和各級封建主發起挑戰。

5、科技方面。科技全面進步,中國的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傳到歐洲後,使得西歐國家在農業、冶金、造船、航海、紡織等方面都取得巨大進步。

6樓:初級提問者

中世紀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2023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2023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裡,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複雜的等級關係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集權的封建君主**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併,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藉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

在歐洲,**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税」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乙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製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係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

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乙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佔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

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

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中世紀西歐的貴族排序

由高到低 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英國是乙個講究頭銜和譽稱的國家,因此在與英國人的交往中,或在我們的英語實踐中,了解一些有關英國爵位的頭銜和譽稱的知識無疑是十分必要的。按照英國傳統,女王 或國王 可以根據內閣首相的提議,將某種貴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數是有限的,每年大約在20名以內。貴族爵...

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是?歐洲中世紀時間是什麼時候

中世紀 約公元476年 公元1453年 是歐洲歷史上的乙個時代 主要是西歐 自西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476年 到東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1453年 的這段時期。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 黑暗時代 中世紀是封建主義...

中世紀西歐的歷史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基本特徵是什

關於中世紀有很多種說法,一般會以公元500年左右到公元1500年左右的一千年作為分期 西歐歷史進入中世紀是以羅馬帝國的崩潰為標誌的,之後先後經歷了日耳曼族入侵 法蘭克帝國 民族國家形成幾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羅馬的崩潰和蠻族的入侵造成了原來發達的奴隸文明的衰落,但日耳曼民族是更為落後的原始生產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