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言文都有哪些,有關學習的文言文都有哪些

2021-03-04 02:01:37 字數 4967 閱讀 2898

1樓:澤爾微微

《飯粥》 李漁

原文:粥飯二物,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機彀,無人不曉,焉用越俎者強為致詞?然有吃緊二語,巧婦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為喝破,使姑傳之媳,母傳之女,以兩言代千百言,亦簡便利人之事也。

先就粗者言之。飯之大病,在內生外熟,非爛即焦;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澱,如糊如膏。此火候不均之故,惟最拙最笨者有之,稍能炊爨者,必無是事。

然亦有剛柔合道,燥濕得宜,而令人咀之嚼之,有粥飯之美形,無飲食之至味者。

其病何在?曰:挹水無度,增減不常之為害也。

其吃緊二語,則曰:「粥水忌增,飯水忌減。」公尺用幾何,則水用幾何,宜有一定之度數。

如醫人用藥,水一盅或盅半,煎至七分或八分,皆有定數。若以意為增減,則非藥味不出,即藥性不存,而服之無效矣。不善執爨者,用水不均,煮粥常患其少,煮飯常苦其多。

多則逼而去之,少則增而入之,不知公尺之*全在於水,逼去飯湯者,非去飯湯,去飯之*也。*去則飯為渣滓,食之尚有味乎?粥之既熟,水公尺成交,猶公尺之釀而為酒矣。

慮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於粥,猶入水於酒也。水入而酒成糟粕,其味尚可咀乎?故善主中饋者①,挹水時必限以數,使其勺不能增,滴無可減,再加以火候調勻,則其為粥為飯,不求異而異乎人矣。

宴客者有時用飯,必較家常所食者稍精。精用何法?曰:

使之有香而已矣。予嘗授意小婦,預設花露一盞,俟飯之初熟而澆之,澆過稍閉,拌勻而後入碗。食者歸功於穀公尺,詫為異種而訊之,不知其為尋常五穀也。

此法秘之已久,今始告人。行此法者,不必滿釜澆遍,遍則費露甚多,而此法不行於世矣。止以一盞澆一隅,足供佳客所需而止。

露以薔薇、香櫞、桂花三種為上,勿用玫瑰,以玫瑰之香,食者易辨,知非谷性所有。薔薇、香櫞、桂花三種,與谷性之香者相若,使人難辨,故用之。

譯文:粥和飯這兩樣東西,是家庭平日生活的必需食物,做飯的原理誰都知道,還用我多費言辭嗎?但是有要緊的兩句話,巧媳婦雖然知道卻說不出來,我不妨代她們講出來,將來婆婆教給媳婦,母親傳給女兒,以兩句話替代千言萬語,也是一件簡便利人的好事情。

第一句話先從粗略的方面來講:煮飯的大毛病是內生外熟,不是煮得太爛就是燒焦了。煮粥的大問題,在於公尺沉在下面,上面只有清湯,像糨糊一樣。

這是火候不均勻引起的,只有最笨拙的人才會弄成這樣,稍會做飯的人,一定不會這樣。但也有煮的飯軟硬合宜,粥乾濕適中,看著好看,吃起來卻沒有味道的。問題出在**?

在於沒有節制地用水,增減沒有根據規律。

要緊的第二句話就是:煮粥的水忌加,煮飯的水忌減。公尺用多少,水就相應用多少,這是有一定比例標準的。

就像醫生煎藥,一盅水還是一盅半,煎到七分還是八分,都有一定比例的,要是照自己的意願增減,不是藥的味道沒煎出來,就是煎太過,失去藥性了,服用也沒有效果。不善於做飯的人,用水沒有標準,煮粥就擔心水太少,煮飯擔心水太多,多就舀掉,少就添水。不知道公尺的精華都在公尺湯裡面,瀝掉飯湯,等於把公尺的精華也都瀝掉了。

精華去掉,飯就成了渣滓,吃起來怎麼會有味道?粥煮熟後,水和公尺混合得很好,就像公尺釀成了酒一樣,擔心太稠又加上一些水,就像在酒裡摻水一樣。加了水,酒也就成了糟粕,那味道還能喝嗎?

所以善於做飯的人,加水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分寸,做到恰到好處,再加上火候均勻,那麼做粥做飯,不求出眾也能與眾不同。

宴請客人有時要用飯,一定比家常吃的飯要精美一些,怎麼使它精美些呢?讓它有香味就可以了。我曾經給媳婦出主意,預先準備一盞花露,在飯剛熟的時候澆上去。

澆過後蓋上蓋子悶一會,拌勻以後盛到碗裡,吃的人都以為是公尺好,以為是什麼奇特的品種,不知道只是尋常的公尺。這辦法我珍藏很久,今天才跟人說。用這種方法時,不一定要整鍋澆遍,那樣很費花露,這辦法就不能普及了。

只用一盞澆一角,夠客人吃的就好了。花露以薔薇、香櫞、桂花做的最好,不能用玫瑰,因為玫瑰的香氣客人容易辨別出來,知道不是穀物本身所有的。薔薇、香櫞、桂花三種花的香氣和穀物的香氣比較像,令人難以分辨,所以適宜採用。

《韓非子·有度》韓非子原文:

有關學習的文言文都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1、戰國荀子的《勸學》

節選: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

釋義:君子知道他學得不全不精就足以認為是完美的,所以誦讀群書來力求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

2、宋代王應麟的《三字經》

節選: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釋義:玉如果不經過打磨和雕刻,就不能成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無法成才。

3、清代周希陶的《增廣賢文》

節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實際上是唐朝韓愈所作,被收錄進《增廣賢文》)。

釋義:如果你想登上知識的高峰,那麼勤奮就是唯一的路徑;如果你想在知識的大海浬暢遊,刻苦就是祝你前行的船舶。

4、宋代朱熹的《勸學詩 》

節選: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釋義:年華易逝,學習難成,不應該浪費每一寸的時光。

5、唐代顏真卿的《勸學》

節選: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釋義:年輕時不知道要早早德努力學習,等到了滿頭白髮之時才悔恨就已經遲了。

3樓:蓼藍紫雨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弈》

《師說》

4樓:紫幽幻彩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5樓:嘶聲

學文言文的最終的一點就是....要記其實在文言文中,那些字詞都有固定的意思,只要多記,即使自己沒有學過的文言文都可以大概的翻譯過來學文言文只有乙個字....就是「記」我是學生,也是在學文言文,這是老師告訴我們學好文言文的方法你可以用一用,這種方法真的很好 或要學好文言文,就要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書,多翻譯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從而提高文言水平。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試題是高考的重頭戲,有的同學經常會問,平時如何學好文言文才不至於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認為能注意以下幾點,學好文言文、提公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沒什麼問題了。 第一,要有相關的歷史知識。

常言說,文史不分家。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乙個時代裡的,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必定會對他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了這個人所處的時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內涵。

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國強大,但楚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先疏遠屈原,後把他流放汨羅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實現,投江而死。了解了這段歷史,我們在理解《離騷》時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備相關的文化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並且有許多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地演變。如姓名和稱謂,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曆法和刑法,古籍註釋體例等八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別。這些內容雖然不需要學生全部掌握,但平時學習中遇到的也應積累下來作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在文言文學習和考試中隨時呼叫。

第三,學會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面對災難,會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面對醜惡,會抨擊、鞭撻;我們會同心抵禦外辱。其實這種思想感情是一脈相承的。

面對外辱,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百姓的困苦,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我們在學習古文時,應善於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對比聯想,從而揣摩古人的思想,準確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實質。

第四,把握課本,紮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

②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複句。 第五,在學習一篇文言文中應做到如下幾點:

首先,整體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在整體把握課文上落實對段的理解;再次,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絡上下文進一步理解詞句;最後,在前三個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總之,平時的學習能做到以上幾點就會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6樓:穿越時光的軌跡

初二人教版下冊把,貌似有篇宋東陽馬公升序。

「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7樓:匿名使用者

「好」在古文中的意思:

1、hào,兩性相求,兩情相悅 。例: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詩 • 周南 • 關雎》

2、hào,動詞,喜歡, 疼愛,珍惜。例:惠而好我,攜手同歸。——《詩 • 邶風 • 北風》

3、hǎo,形容詞,可愛的,貌美的。例:秦氏有好女。——《樂府詩集 • 陌上桑》

「好」:hǎo,形容詞,美滿的,令人滿意的。

例: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 • 杜甫《春夜喜雨》

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說說文言文都有哪些特點,白話文與文言文相比,文言文有什麼特點

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內面語中可能就 容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 絲綢等物,而絲綢 昂貴 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 ...

關於學習的文言文及意思,關於學習的文言文

關於學習的文言文 1 讀書的作用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2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3 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4 雖天才雋朗,而實須墳誥以廣知。葛洪。5 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葛洪。6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7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

有關讀書的古文,關於學習的文言文

荀子的 勸學 君子曰 學 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 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