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平的《月夜》的透的妙處和詩人的心情

2021-03-03 21:31:12 字數 1495 閱讀 9451

1樓:晨光眠夏

「透」字在這裡含有「穿透」、「突破」的意思.

春風吹來,萬物從冬眠中甦醒過來,昆蟲在籬笆、牆角發出聲聲鳴叫,穿透綠色紗窗傳了過來,這不正是春天來了嗎?

劉方平——《月夜》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賞析】:

劉方平是盛唐時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存詩不多.但他的幾首小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在當時獨具一格.

據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

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如果詩人的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詩的意境、手法便不見得有多少新鮮感.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作者另闢蹊徑,在

三、四句展示出了乙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資訊.

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誌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甦,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徵,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

如果以「春來了」為題,人們總是選擇在豔陽之下呈現出活力的事物來加以表現,而詩人卻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誌,獨獨選取靜謐而散發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氣暖」,是誰「偏知」呢?看來應該是正在試鳴新聲的蟲兒.儘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著的春的資訊,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

而詩人則又在「新透綠窗紗」的「蟲聲」中感覺到春天的來臨.前者實寫,後者則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語加以綰結,使讀者簡直分不清什麼是生命的歡樂,什麼是發現生命的歡樂之歡樂.「蟲聲新透綠窗紗」,「新」字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乙個報春資訊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

「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聯結在一起的「綠」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氣息.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夜色深深,清涼如水,倚在窗邊小憩,悠然出神,有和暖的晚風拂過,遲遲地勾勒出黑夜的輪廓,清越的春蟲叫聲透過窗紗傳來,長長短短,忽而緩和忽而急促,猶如在進行一場初春夜晚的歌舞聚會——忽然感覺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

劉方平的《月夜》更深,闌干是什麼意思

更本是來古代記時單位 晚自上時間 更深就沿用為夜深。闌干 最早指一種竹子木頭或者其他東西編織的一種遮擋物.後來就引申為縱橫交錯的樣子,如岑參著名的詩句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即用闌干來形容堅冰縱橫交錯的樣子。這裡闌干就指傾斜 月夜劉方平古詩的意思是什麼?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

劉方平寫的月夜這首詩的成功之處是什麼

詩的前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詩的高妙之處,就在於作者另闢蹊徑,在 三 四句展示出了乙個獨特的 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在靜謐的月夜的蟲聲標誌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甦。後兩句使得全詩構思新穎別緻,不落俗套。月夜 劉方平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 描寫了月夜 人家 星星...

《月夜》抒發了作者劉方平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月夜 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著詩人對春天 對生命的讚頌。蟲聲新透綠窗紗 一句,展現詩人捕捉物象的敏銳能獨特的審美視角,特別是乙個 透 字,寫出了 感覺 可謂傳神。這首詩寫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構思新穎別緻。詩人選取了靜寂的散發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夜寒中顯示出春天的暖意,從靜寂中顯示出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