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現比喻什麼?

2025-07-25 06:45:27 字數 3339 閱讀 3989

1樓:秋驪蒼清婉

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的人(什麼樣的人)【成語釋義】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途:路,道路。

2樓:甫濡姬冰心

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3樓:來自百花洲樸素的三色堇

通俗的講就是有了一次經驗之後,再做的話就會很順暢。

4樓:風

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5樓:網友

本意是老馬認識回家的路,寓意是有經驗、能帶領新手工作。

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老馬識途的比喻義是什麼?

6樓:生活玲玲

老馬識途的比喻義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意思:指老馬認識路。

成語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用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示例: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清·黃景仁《兩當軒集》

成語引申

桓公、管仲和隰朋等人攻打孤竹國(國人相傳為神農氏的後裔),春去冬回,回來路上迷失了方向,於是放馬領路,終於找到了歸路。

後遂以「老馬識途、老馬知道、馬老知道、老馬知路、馬識路、老識塗」等比喻富有經驗,能為先導;用「識途(塗)馬、識途驥」等比喻富於經驗、知是識非的人。有經驗的人對情況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7樓:物方

文言文《老馬識途》膾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語(老馬識途)的來歷,現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引導的作用。

老馬識途

解釋】: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自】:《韓非子·說林上》

原文】:「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釋義】: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北伐孤竹,春去冬來,迷失了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用上了。』就放老馬來跟隨他,於是找到了路。

示例】:~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清·黃仲則《立秋後二日》。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識途老馬、輕車熟路、諳熟門路、駕輕就熟、久經沙場。

輕車熟路

解釋】:趕著裝載很輕的車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出自】: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示例】:逸氣軒眉宇,似王良~,驊騮欲舞。◎宋·辛棄疾《賀新郎》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8樓:求策瑜

老馬識途[lǎomǎ-shítú]

韓非子說林上》記載:管仲跟隨齊桓公出徵,回來時迷了路,管仲讓老馬走在隊伍前邊,果然找到了路。

後用「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起引導作用。

例句]他在這方面是老馬識途, 有豐富的經驗,必然能夠勝任這個工作。

9樓:雪花兒天使

《老馬識途》是成語(老馬識途)的來歷,現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10樓:公尺粒計劃

在春秋時期,山戎侵犯了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國君主齊桓公親率大軍討伐山戎救援燕國。途中中了奸計被引入到處都是黃沙的迷谷。管仲挑了幾匹熟悉地形的老馬在前引路,走出了迷谷,找到了來時的路。

11樓:野孤

現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希望給我分。

12樓:棟令桖

比喻富於經驗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況,容易把工作做好。

13樓:可靠的回眸淺笑

比喻年紀大,閱歷多,有經驗,熟悉情況的人。

14樓:大話小草

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是成語什麼的來歷,現比喻什麼?

15樓:網友

老馬識途,成語。拼音lǎo mǎ shí tú。出自《韓非子·說林上》。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是哪個成語的來歷,現比喻什麼

16樓:盍程卿女

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現在比喻什麼?

17樓:網友

【成語】:老馬識途。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解釋】: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示例】:~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清·黃仲則《立秋後二日》

近義詞】: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反義詞】:不知所以。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18樓:r士多啤梨朵朵

老馬識途現比喻年紀大,知識越豐富!

19樓:安迪布蘭頓大人

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20樓:網友

1、老馬識途。

2、拼音lǎo mǎ shí tú

3、自《韓非子·說林上》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

4、途:路,道路。

5、原義: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

6、今義: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是成語什麼的來歷,現比喻什麼?

21樓:況穎是曼語

老馬識途,成語。拼音lǎo mǎ shí tú.出自《韓非子·說林上》.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這個故事比喻什麼

22樓:展翅

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的是什麼時期的故事,老馬識途寓言故事?

秦國。老馬識途的傳說,是由秦皇島盧龍縣申報的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在我國成語典故的寶庫裡,老馬識途 的故事就發生在現在的盧龍。盧龍近年來編輯出版的有關老馬識途記載的刊物有 孤竹風 盧龍記憶 孤竹史稿 等 文藝作品有快板 孤竹禮讚 舞蹈劇 老馬識途 等。故事 西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莊公的要...

老馬識途是不是成語故事,老馬識途屬於成語故事嗎

老馬識途的故事 出處 韓非子。說林上 管仲 隰 xi 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 老 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釋義 途 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 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故事 西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

薪嘗膽老馬識途,朝秦暮楚,分別來自哪個戰役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 圍魏救趙,馬陵之戰 退避三舍,晉楚中原之戰 破釜沉舟,項羽滎陽之戰 臥薪嘗膽 吳越之戰 越王勾踐故事,不是一戰 老馬識途,齊桓伐孤竹之戰 朝秦暮楚,戰國時秦楚經常作戰,小諸侯國時而附秦,時而附楚,也不是一戰 退避三舍紙上談兵老馬識途百發百中唇亡齒寒臥薪嘗膽朝秦暮楚三令五申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