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戚奇樂
我只記得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2樓:網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關於人性善惡的名言
3樓:a窈窕梅子
1與善人行善會使其更善,與惡人行善會使其更惡。一一羅曼-羅蘭2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一一《周易》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一劉備4善惡的區別,在於行為的本身,不在於地位的有無。一一莎士比亞5行善比作惡明智,溫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瘋狂適宜。
一一羅-勃郎寧6善不可失,惡不可長。一一左丘明。
7善與惡是同一塊錢幣的正反面。一一羅曼-羅蘭8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9善積者昌,惡積者喪。
10終身為善不足,一旦為惡有餘。
4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善惡胡秉言。
人善福自來,心慈少病災。
惡生千百禍,陰險果悲哀。
5樓:網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
做人修養的名言
6樓:冰夏
做人修養的名言如下:
1、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
釋義:可以對別 人說的而不對別人說,就會失去人的信任;不可對別人說的而對別 人說了,就會說得不恰當。
2、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周朝姬昌《周易·謙》
釋義:謙讓恭順而有道德的人,以謙虛的態度進行自我修養。
3、養心莫善於寡慾。——戰國孟子《孟子·盡心》
釋義:修養身心最好是減少慾望。
4、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漢·魏朗《魏子》
釋義:乙個人要是修養高,那他就很美,那個人站得端正的話他的影子就直。
5、德比於上,欲比於下。德比於上故知恥,欲比於下故知足。——漢代荀悅《申鑑·雜言下》。
釋義:在德行上,要和高於自己的人相比;在慾望上,要和低於自己的人相比。和德行高的人相比,故而會有羞愧之心,和慾望低的人相比, 故而知道滿足。
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戰國·孟軻《孟子·盡心下》
7樓:那個閃電
1、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裡結實。 —冰心。
2、修養之於心地,其重要猶如食物之於身體。 —西塞羅。
3、勞動,不僅僅意味著實際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著智力的發展,意味著思維和語言的修養。 —蘇霍姆林斯基。
4、如果通過修養達不到提高鑑賞力的目的,修養兩字也就毫無意義了。 —波伊斯。
5、要評判美,就要有乙個有修養的心靈。 —康德。
6、啊,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和痛苦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說不盡的歡樂。 —車爾尼雪夫斯基。
7、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8、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乙個人如果每天觀賞一幅好畫,閱讀某部佳作中的一頁,聆聽一支妙曲,就會變成乙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乙個新人。 —羅斯金。
9、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手段。 —歌德。
10、乙個人只要有耐心進行文化方面的修養,就絕不至於蠻橫得有可教化。 —賀拉斯。
11、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 —***。
8樓:穆子澈想我
1、判斷乙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宣告,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麼和實際上是怎樣乙個人。——恩格斯。
2、最重要的不是頭腦,而是指導頭腦的東西——性格、心靈、崇高的品性、教養。——陀思妥耶夫斯基。
3、誰要想得到有利戰果,他就應當依靠藝術和知識來進行戰爭,而不是依靠偶然性。——韋格·蒂烏斯。
4、倘若你手中有乙個蘋果,我手中有乙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你我手中還是乙個蘋果。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一下,那麼,你我就各有兩種思想了。——蕭伯納。
5、衡量乙個人是高貴還是低賤,要看他具有什麼樣的品質,而不是看他擁有多少,財富。——比徹。
6、德性不是自制不為惡,而在不願為惡。——蕭伯納。
7、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8、禮貌是一種**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拉羅什富科。
9、乙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10、顯而易見,驕傲與謙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們有同乙個物件。這個物件就是自我。——休謨。
9樓:根據
1、如果沒有德行,人類就是一種忙碌、有害和可憐的生物,不會比任何一種渺小的害蟲更優越。——培根。
2、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的全部意義。——尚福爾。
3、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英國。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行人。——劉備。
5、德行的實際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誇美紐斯。
6、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7、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鑑》
8、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9、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10、德行啊,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盧梭。
11、乙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13、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喬叟。
14、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15、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16、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7、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18、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19、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達爾文。
20、作為乙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21、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里特。
22、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日本。
23、好脾氣是乙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24、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培根。
25、有謙和、愉快、誠懇的態度,而同時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運的。——塞涅卡。
10樓:逍遙童畫
1、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 和美好的名聲,就是因為它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犧牲。——康德。
2、當我們的人格降低時,我們的趣味也跟著下降。——柯羅連科。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事)而不忠乎?與友交而不信(誠實)乎?傳(老師傳授的道理)不習乎?——孔丘。
4、禮貌是一種**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拉羅什富科。
5、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雷鋒。
6、乙個人若是年輕而且孤獨,完全專心於學問,雖然"不能自給",卻過著最充實的生活。——艾芙·居里。
7、現在這代人往往只注意我們這代人發明了什麼,有哪些著作,實際上我們這些人的道德行為對世界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大。——愛因斯坦。
8、乙個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昇華時,才成為真正的人。——安德烈·馬爾羅。
關於善用人才的名言名句
11樓:網友
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2、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孫中山。
3、只有這親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鬥。——歌德4、人才乏於上,則有沉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者矣。——王安石5、人才進行工作,而天才則進行創造。
舒曼6、人才那得如金銅,長在泥沙不速朽。願公愛士如愛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7、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梁佩蘭8、人才難得又難知,就要愛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揚9、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聖。劉向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杜甫。
10、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則愈匱。——清)魏源11、人身之所重者元氣;國家之所重者人才。——格言聯璧》
勤學好問的名人名言
12樓:網友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魯迅。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大路無邊,各走一邊——俗語。
書山有路勤為徑——古詩。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諺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①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③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王安石《江上》)④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揚系畫船。
范成大《橫塘》)⑤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五燈會元》卷十七)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⑦身為野老已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陸游《舂日雜興》)⑧雲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吳本泰《送人之巴蜀》)⑨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王維《老將行》)⑩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韓愈《聽穎師琴》)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後退的滑梯。
趕腳的對頭是腳懶,學習的對頭是自滿。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虛心的人學十算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夥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學習如鑽探石油,鑽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 先學爬,然後學走。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13樓:網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人性善惡之我見求作文,作文《人性的善與惡》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問題已困擾了人們幾千年。從孔子提倡的 人之初,性本善 到荀子的性惡論,關於這個問題一直糾結著人們,爭論也從未停止。然而,我認為人性之初如同一張白紙,不善也不惡。當我們呱呱墜地時,什麼都不懂 什麼也不知道,就像一張白紙。如果這時就用儒家代表孔子和孟子,包括西方的蘇格拉底 亞里...
關於人性,善與惡,我魔怔了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道德經 戰爭本來就不好的。有人問禪師 喜歡與愛有什麼不同嗎?乙個孩子站在花前,孩子被花的美麗迷醉,不由伸手把花摘下。禪師說,這就是喜歡。另乙個孩子滿頭大汗在給花澆水,又擔心花被烈日曬著,就站在花前擋太陽。禪師說這就是愛,喜歡是為了私心的滿足與獲得,而愛卻在付出的同時又成就了自己。...
心理學,有沒有,介紹人性,善良的實驗
推薦你看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一書。裡面分門別類地 深入淺出地介紹了40項心理學實驗,其中研究17的 愛的發現 和研究26的 你的品德如何 個人認為就是介紹人性 善良的經典實驗。而且此書在噹噹和卓越等 很容易買到!人性和善良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對之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並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