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悠悠miha蛾
耶律阿保機的弟弟耶律迭剌在學習了回鶻文之後,參考回鶻文的原則而創造了小字,以「數少而該貫」而著稱。 小字的書寫方式和漢字有所不同,其基本單位是詞,每個詞由一至七個原字組成。詞按照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順序書寫,詞內部的原字按從左至有、從上至下的順序書寫。
小字有較多的表音成分,乙個音節用乙個或者兩個原字表示。其基礎原字總數約三百多字。小字和大字沒有明顯的聯絡。
遼國時期兩種文字型系並行,但在正式行文詔書中所使用的為小字以及漢字,大字僅做為書面文字使用。
我有一枚遼代契丹文上面四個字叫什麼和**求解答
2樓:陶心齋主
真品是「千秋萬歲」錢幣品種,真品**要超過30000;不過今年的**持續低迷,真品最好是不要出手!
3樓:遼金泉
這是契丹文錢幣。 不是千秋萬歲。
譯成漢語也不是千秋萬歲。
契丹文化是什麼
4樓:白衣太史
契丹指中古出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乙個民族,亦指這個民族所建立的政權。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西元389年。
契丹文化是遼代文化的主體,在中亞與歐洲均有著廣泛的影響,其遺俗遺風,歷經金、元、清諸朝,以至今日,相沿不斷。
在文化上,契丹人依照漢字創造了兩種型別不同的文字,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契丹族是乙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民族,據史書記載,契丹原先沒有文字,建立的遼王朝後,由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發展的需要和民族意識的覺醒,曾參照漢字的形體結構,先後創制了兩種契丹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用以記錄契丹語。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區別不是因為字寫得大小,而是因為創制時間的先後和拼音程度的強弱。
先創制的拼音制度不太完備的稱大字,後創制的拼音形式比較完備的稱小字。
西元920年春正月,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令創制契丹大字,秋9月製成,詔令頒發。這種大字是採用漢字加以簡化或增添筆劃而成的。解放前遼慶陵出土的「哀冊」上所寫的文字,都是大字。
後來在慶陵壁畫上和許多遼代陶器上,也發現這種契丹大字。
契丹小字,據史載是皇子迭刺創制的。解放後,遼寧錦西縣狐山遼蕭孝忠墓所出土的墓誌和義縣、建平縣所出土的銅器、銀器上的契丹文字,就是這種契丹小字。
契丹文字使用了好幾百年,但因通讀不易,所以並沒有深入民間,可是,它極大地影響了西夏和女真文字,是契丹族對文化的一大貢獻。
契丹族是現在的什麼民族
5樓:乘賢歸鵬雲
契丹族是中國歷史上乙個有深遠影響的民族。「契丹」本意為鑌鐵,表示堅固。然而,自元末明初以來,契丹族卻從史籍中突然消失。
阜新,是契丹族故地,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阜新活動。開州立縣是從遼開始,阜新被史學家稱為契丹人的「故地」和「搖籃」。遼時,阜新建有頭下州9座,人口達20萬。
可以說,阜新與契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最近,在有關專家用dna技術認定達斡爾族及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為契丹族後裔的訊息公佈於眾之後,阜新成為解開契丹源流問題的「重地」。
在雲南保山的5個小村莊,專家們取到了阿、莽、蔣姓「本人」和其他民族的血樣;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誌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經過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顯示出了準確的結論:達斡爾、阿、莽、蔣氏「本人」都是契丹後裔。
6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應該接近點吧關於契丹人後裔,國內大概有兩處:
其一是:生活在大興安嶺、嫩江和呼倫貝爾草原交匯處的達斡爾人,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當地傳說,幾百年前,一支契丹軍隊來到這裡修邊堡,從此便定居下來。
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學者通過比較研究契丹族和達斡爾族的生產、生活、習俗、宗教、語言、歷史,找到了大量證據表明,達斡爾人是繼承契丹人傳統最多的民族。
但這些只是間接的證據,是不能給出定論的。
其二是:在雲南施甸縣,發現了乙個仍在自己祖先的墳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統稱"本人"。在施甸縣由旺鄉的一座"本人"宗祠裡,人們發現了一塊牌匾上面篆刻著"耶律"二字。
本人"說,這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先祖阿蘇魯,並表明他們的契丹後裔身份。
有關專家用dna技術認定達斡爾族及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為契丹族後裔。
但是我感興趣的是流落到中亞的契丹人,是否還有訊息?
僅有的記載如下: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於1125年滅亡。在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率領一部分人向北進入漠北地區,後向西發展,征服了今天中亞的廣大地區。
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1218年為蒙古所滅。
而此後在沒查到其他資料,流落到中亞的契丹人難道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淹沒在歷史的沙塵中了嗎?
二後有朋友指出:耶律大石離開天祚帝大營時,僅二百騎相隨。到可敦城後,發展萬餘人,可其並不等於都是契丹人。
而是遼西北部共十八部人馬,有馬十萬匹。大石西征時打喀什又損失了一部分,也就是說隨大石西征並不是契丹人佔主導的部隊,而是忠於他的各不相同的種族混成部隊。
這樣一來,我似乎有點明白了。其一,各不相同的種族混成部隊。其二,要在那個「除真主外,再無神靈」的地區,保留住自己民族「白馬青牛」的起源神話,幾乎毫無可能。何況還是種族混成部隊。
也許,即使有遺留在中東的契丹人,也不可避免的給徹底伊斯蘭化了。
但是,契丹畢竟是乙個有自己民族文字語言的大族,難道就沒有他們的後人記載下他們散落到中東以後的故事嗎?
金帳汗國解體後,蒙古人還寫下了一部蕩氣迴腸的「東歸」傳奇,難道契丹人就真的遺忘祖先繁衍生息的棲息地,遺忘了祖先曾經締造過的輝煌,遺忘了祖先的文字和語言,遺忘了自己的根嗎?
契丹人如今何在?好奇的背後,亦多了幾分無奈。
7樓:網友
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雲南的阿、莽、蔣氏「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後裔。
8樓:慈聽貴永福
我國東北的達斡爾族人是繼承契丹傳統最多的民族,另外,今天生活在雲南(忘了在哪個縣)的「本人」(他們自稱)在自己祖先的墳墓上使用了契丹文字,這兩個族群就是契丹族的後裔。
9樓:甲秀英通茶
契丹族已經消失,現在的達斡爾族和契丹族淵源很深。
10樓:王來娛樂整個世界
真正的契丹早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了。
契丹族和鮮卑族有族源關係,鮮卑是東胡的一支,現今少數民族和東胡能搭上邊的,也就是達斡爾了吧。
11樓:荒誕不經
達斡爾族。
2004年以來,在有關專家用dna技術認定達斡爾族及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為契丹族後裔的訊息公佈於眾之後,阜新成為解開契丹源流問題的「重地」。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部分專家利用dna技術解開了契丹族消失之謎: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
雲南的阿、莽、蔣氏「本人」與達斡爾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後裔。
10世紀初,統一契丹各部是( )
12樓:籟著伱不放掉
c,.別問我,問就是書這麼寫。
13樓:聲平曉丁維
a試題分析:10世紀初,統一契丹各部的是耶律阿保機,故選a。完顏阿骨打建立的是金政權;元昊建立的是西夏;松贊干布是吐蕃贊普,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916年,阿保機稱皇帝,建立契丹政權,定都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後來契丹改國號為遼。
契丹人到**去了
14樓:瓊樓登高人為峰
契丹人從元末明初以來忽然從史籍中消失得不見蹤影。經過有關專家用dna技術認定達斡爾族(東北阜新一帶)及雲南阿、莽、蔣姓「本人」為契丹族後裔。這裡的「本人」是契丹後裔自己的自稱。
15樓:老私機
史學界只能推測幾百萬契丹人的去向大致有以下三種: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的族源,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遼滅亡後,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遷移到了伊朗克爾曼地區,被完全伊斯蘭化。
第三,金、蒙戰爭爆發後,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並在隨蒙古軍隊東征西討,擴散到了全國各地。
16樓:薄荷
契丹人的去向:
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國北方的民族,如漢族、蒙古族、滿族等。在中亞,哈薩克人的中玉茲乃蠻部有契丹遺民,吉爾吉斯人也有契丹(哈剌契丹)部落;在北高加索的諾蓋人和烏拉爾山一帶的巴什基爾人中也融入了契丹人,在欽察部中契丹欽察與托里欽察是契丹與當地人的後裔。
據dna鑑定,目前中國的達斡爾族很可能是契丹大賀氏的後裔。另外在中國雲南被稱為「本人」的族群,根據家譜記載,是隨蒙古軍隊出征而留在當地的契丹後裔。成吉思汗曾經把一批契丹人趕入高麗,朝鮮半島北部曾經叫契丹場。
烏梁海有部分人來自契丹。而現代dna通過分析古代契丹女屍與現代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比較後,得出達斡爾族與契丹有最接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
17樓:千秋雪
契丹人目前主要分佈在南韓(5400萬人),內蒙古(2500萬人),香港(270萬人),美國(170萬人)。
18樓:湖南萬通汽車學校
契丹族(英語:khitay)為中國古代遊牧民族,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採取半農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1]唐初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
唐太宗以後,唐置松漠都督府,賜姓李。大賀氏聯盟瓦解後,契丹人又建立了遙輦氏部落聯盟,依附於後突厥汗國。天寶四年(745年),後突厥為回紇所滅,此後百年間,契丹人一直為回紇所統治。
2]唐末,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冊元年(916年)稱帝,國號契丹。大同元年(947年)遼太宗改國號為遼,[3]統和二年(984年)又改稱大契丹;鹹雍二年(1066年)復號遼。 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
在金軍的進攻下,遼朝於保大五年(1125年)滅亡。西遼延慶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稱帝,史稱「西遼」,又稱「哈喇契丹」,成為當時中亞地區的強國。西遼於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蒙古所滅。
4]契丹人髡髮,服裝通常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契丹人住所為氈帳,皇帝的御帳稱為捺缽。隨著遼國的滅亡,契丹人逐漸融入了其他各民族,還有少部分演變為今日的達斡爾族和雲南的本人。
19樓:笑笑落伊塵
雲南有幾萬人都是契丹後裔,我也是其中之一。
20樓:myf馬雲飛
契丹人現在分三個地區居住,第一在後遼被蒙古鐵騎所滅後,搬遷去了伊朗,一部分去了內蒙的赤峰地區,達斡爾族和鄂溫克族就是契丹人的後裔,他們都說阿爾泰系蒙古語還有一小部分在雲南大理居住,當時有一百多萬人,大部分去了波斯,改信伊斯蘭教還在波斯獨立成了乙個很大的部族……
明清契丹文的使用,契丹文的契丹文
明清契丹文是清朝時期契丹族的官方文字,是一種漢字文字伍衝,它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清朝時期的契丹族地區,包括今天的內蒙古 新疆 青海等地區。明清契丹文的使用主要用於官方檔案 官返差方公文 官方教育 官方宗教腔世殲等,也被用於一些民間文學作品中。明清時代基本上不用契丹文,因困賀鎮為契丹文汪粗是遼代契丹人為記...
描寫契丹文化的詩詞,描寫商鞅的詩詞
1.送子由使契丹 宋朝 蘇軾。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2.鷓鴣天 休舞銀貂小契丹 宋朝 范成大。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從今裊裊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碧雲...
120多萬人口的契丹人,為什麼會在歷史長河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小孩沒娘說來話改塌高長。契丹一族顯赫之時東西橫跨中東亞,南北觸鬚延伸到黃河岸邊。隋唐之時就嶄露頭角,到了唐末一躍成為草原霸主。世易時移,女真人興起後,對契丹人趕盡殺絕,整個北方契丹人被殺的七零八落。沒有死的跑到了中亞如今新疆這塊,建立了西遼,最後被成吉思汗滅了。契丹民族的民族主體文化已經完全泯滅在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