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生的生平簡介,湖南懷化朱道生簡歷

2025-07-17 10:40:27 字數 4871 閱讀 9565

1樓:愛你

文道生(1260—1278),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文天祥的長子,生於宋景定元年(1260年)。德祐元年(1275年),恭宗皇帝以文道生有獎勵軍士之獻,詔督理軍機職務,策命殿前指揮使蘇劉義之女為妻。

景炎二年(1277年)八月,他隨其父天祥轉戰廣東潮陽。1278年宋危,文道生遺其妻蘇氏、兒子文伯平與傭人(吳通)、侄(文汝安)、舅(蘇能)等逃難,後流落於海陽豐政都大勝村(今屬豐順縣),他自身赴惠州。是年於惠州病故,年19歲,柩移至大勝村,葬於村後。

1285年8月13日申時,蘇氏病故後,其子伯平於1286年11月,又將父之骨骸移葬於大勝村背湖頂,此墓俗稱「飛天蜈蚣」。蘇氏也塋葬於墓之左側。

文氏後代均以文氏32字——天道伯汝、元廷朝世、子應時策、名揚標鐫、錦長永錫、衍及新年、英偉俊發、振祖墓墀」命名,這文氏32字輩譜自文天祥傳下,現已至第27代「俊」字輩。

湖南懷化朱道生簡歷

2樓:網友

一般處在重要位置的人物,在他所在單位的櫻哪官網上有詳細的介紹,像咐櫻那脊簡碼些公眾人物,他們會有百科,你可以去百科裡面搜尋。如果是個人簡歷,是處於個人私隱,不建議在網上搜尋,換位思考下,如果你的簡歷被網上公佈,你也覺得不好吧。

竺道生的生平事蹟

3樓:〞妝雪雪

竺道生,八歲出家後,專心道業,研究經句和妙義,能自得勝解。年方十五,便登講座,宣揚佛法。他析理分明,議論合宜,雖是當代的宿學名士,也不能抗敵。

至受具足戒時(二十歲),學養及善說佛法的聲譽,早已名聞遐邇了。

竺道生認為「入道之要,慧解為本」,因此,他盡心盡力於鑽研佛法,並博覽諸論,雖萬里求法,卻不辭辛苦,後與慧嚴等同遊長安,追隨鳩摩羅什受業,關中的僧眾,只要見過道生的,沒有不欽服他的英才秀傑。羅什門下有「四聖十哲」的尊稱,道生就榮列其一。 劉宋少帝景平元年(四二三),道生禮請罽賓律師佛陀什與于闐沙門智勝翻譯法顯在獅子國所得的梵本《彌沙塞五分律》三十四卷及《比丘戒本》、《羯磨》各一卷,對律法的弘傳貢獻良多。

當代名士王弘、範泰、顏延之等,對道生的才學風範非常景仰,爭相前往問道參學。

道生跟隨羅什遊學多年,所以對龍樹和僧伽提婆所弘傳的中觀空義旨要能夠深達玄奧,因此體會到語言文字只是詮表真理的工具,不可執著和拘泥。他曾慨嘆道:「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

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二諦的書籍,研思空有因果的深旨,建立「善不受報」、「頓悟成佛」的理論,又撰寫《二諦論》、《佛性當有論》、《法身無色論》、《佛無淨土論》、《應有緣論》等多部作品,都能一一釐清舊說,妙得真義,然而卻引來拘守文字表象者的嫉妒與排斥,認為他的學說是「珍怪之辭」。

宋文帝元嘉七年(四三○),道生再度來到廬山,大本《涅槃》流傳到南方建康,其中果然有「一闡提人有佛性」的記載,與當年道生所主張的完全契合,南方的大眾才佩服道生的卓越見識。

道生獲得新經,不久便開講《涅槃經》。宋文帝元嘉十一年(四三四),道生在廬山精舍說法,窮理盡妙,務使聽眾能領悟,得到法喜。同時,他完成「舍壽之時,據獅子座」的誓願,在講座上端坐而逝。

為什麼說道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萬物歸一?

4樓:手機使用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註釋】一:即"道",指化生萬物的原物質。

一生二:意謂一之中包含有陰陽兩個方面。二生三:

意謂陰陽兩方面相互作用而生第三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指的就是宇宙由混沌狀態演化為有形、有象的天地萬物的發展過程。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中萬物的生化運動,都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也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只有從這個普遍的相互作用出發,我們才能瞭解現實的因果關係"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質,它產生於天地之前,為萬物的本原;它無聲無形,超然於萬物之上,亙古不變;它周行天下,迴圈不息。

道本無名,且難於用言詞來表達,強名之為「道」而已。同時指出:人生活在大地上,承受著大地的恩惠,因此應該效法「大地」,熱愛萬物。

大地在上天的覆蓋下,接受著太陽的光和熱,故此大地也要時時刻刻效法「天」的法則而運轉。然而,「道」又是天的依歸,所以「天」也要效法「道」的法則而周流不息。「道」是生天地萬物之母,她是無為的。

像這樣無為而為的做法,正是在效法自然。自然是無意識,無目的,無為的,「道」也如此。

5樓:汝沛文

這就是需要去悟的 悟出來了你不就成佛了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中有水,也可說道法水,

6樓:野佬

自然界中可法之現象?

道德經》中已經提到:水近於道,這個就不說了。

山不擇塵,川不厭盈。這是說人要謙虛,才能使自己成長。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是說人要努力奮鬥,才能不被拋棄。

7樓:網友

這個「自然」不是「大自然」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萬物一理,水只是個比喻,更能讓我們直觀的理解。由水及萬物,故「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八卦,八卦生永珍」是不是矛盾的?怎麼解釋

8樓:此id已成大爺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八卦,八卦生永珍」這兩句話不矛盾。

二、為什麼乙個是「二生三」和乙個是:「二生四」?

這只是乙個對事物或縹緲的道的衍生的說法,重點在東西或事物的演變,而不是數量的多少,或者說是數字的比如,並不是代表具體演變幾個。不是代表具體的東西或數量。

三、區別:1.比喻或象徵的物件的說法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

2.衍生的數量不同,但那只是概指。最終含義是一樣的。

四、解釋: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翻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

2.「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八卦,八卦生永珍。」

翻譯:混沌衍生陰陽,地水火風四元素代指四方或四方聖獸衍生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也代指八方),八卦組合衍生出世間萬物。

9樓:神谷小赤

不矛盾。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上萬物。是說事物的發展是由少到多,逐步發展的。三代表多的意思,多種事物相互組合就會生成更多的事物,就像排列組合。或者dna組合。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所反映的道理也是一生多的道理,是說事物的發展是以幾何級數遞增的。

兩者反映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什麼不同。

10樓:淺介藍

太極---乃是事物陰陽,正反,矛盾等特性以2進位進行歸納的規律。

道生---乃是闡明萬物一源。其中一,二,三並非是實實在在的1,2,3,也可指一類,一方,乙個時空段等。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矛盾。太極生兩儀,八卦生萬物來自易經,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萬物來自於道德經,道德經是老子所著。道德經其實就是老子讀易經後所寫的觀後感,將易經裡的一些真理簡化了一些,使後人可以更好理解。不管是易經所說還是道德經所寫,歸根起來就一句話:

道生萬物,萬物源於道,萬物遵循道。

12樓:網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是道法;

講述的是自然的道。 為什麼不寫四,因為四不夠準確,還不如寫五。所以寫萬物省事了。像是生命的延續。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八卦,八卦生永珍;這是一種象術。永珍可以用來解釋一切,像是計算機,只認識0和1,卻沒有算不出的東西。我記得發明計算機的人都說了這個就是借鑑的東方八卦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下一句是什麼?

13樓:壹

誦讀《道德經》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14樓:小豬的小肚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何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涵義

15樓:網友

道本體,無法言說表copy達,更非某一表達近道而似道!

中國哲學是講永恆不變,適用可物的道,是為真理!

而以上四句,每句話,本質真理都一樣。

科學,嚴格來講,屬於永恆真理中的一小段,用於解決客觀問題!條件一變又會不適用!

道,則存於主觀客觀萬物宇宙。

道本無一,更無二,道是一切真理!道非邏輯,非數學,非語言,非主觀非客觀,存於萬物聯絡萬物。

因感知,而有分別,有分別,而有了研究,一,可以是數,可以是世界,可以是宇宙,也可以你自己,你若無,世界無,二,三,萬物如是!

這一真理,並非西方的科如此。

16樓:若丶誓

就比如座標系,一開始只有x軸,當發現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增加了y軸,變成平面座標系,再後來加了z軸變成空間座標系。這是否可以看作三生萬物的一種表現。

17樓:網友

這個問bai題我也想了很久,目前我能du得出的答案zhi與別人有出入,道:混沌。

dao,內無法言說,也說不清楚,存在(

容有)與不存在(無)之間; 一,代表絕對,真理;二,代表相對,陰陽,誰都能理解,唯有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點網上很多人的回答不能令人信服,基本上都是理解成從二直接生出了萬物。我認為三代表了時間,因為有了這個存在,才能動態的演化世間的一切,如果沒有了時間這個因素,一切都是靜止的,何來萬物變化生老病死新舊更替。但是陰陽如何能產生時間這個因子,想不明白,這個可能需要科學界的解釋,哲學上是可以解釋過去的,代表了高等生命以舊有知識模糊的定性解釋未知事物的能力。

愛因斯坦的生平簡介,愛因斯坦的一生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 1955 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1909年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後被迫移居美國,1940年入美國國籍。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

那道生門死門的IQ題,生門還是死門?

我先問他們 說bai真話的人守生du 門,對嗎?回答zhi開始 第一種情況,真dao話版對生門,權假話對死門 真話說 對 假話說 不對 此時,對 對應著生門 第二種情況,假話對生門,真話對死門 假話說 對 真話說 不對 此時,對 對應的還是生門 看懂了吧,對對應生,不對對應死,不管誰不真話假話滿意嗎...

歐陽修的一生簡介,歐陽修的生平簡介是什麼?

歐陽修 1007 1072年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 今屬江西 人,自稱廬陵人 吉州原屬廬陵郡 北宋時期政治家 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諡 文忠 有 歐陽文忠公集 傳世。歐陽修幼年喪父,在母親的教導下讀書。仁宗天聖八年 1030 中進士。次年任西京 今洛陽 留守推官,與梅堯臣 尹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