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中422 232等串列埠通訊線需要加遮蔽嗎 5

2025-07-15 14:05:06 字數 4627 閱讀 4320

裝置中422、232等串列埠通訊線需要加遮蔽嗎

1樓:匿名使用者

是否 加遮蔽 要看 裝置工作現場環境。

如果 現場環境 惡劣,靜電、電磁干擾嚴重,當然 要 採取 隔離、遮蔽 措施。

常用 專用 的 通訊線纜。

2樓:網友

建議用485的訊號,影響小,控制距離長。

28335自帶串列埠是422還是

3樓:匿名使用者

dsp28335串列埠通訊實驗_文庫。

顯然 是 232

串列埠接線一定要地線嗎

4樓:諾諾百科

是。比如2323線tx rx gnd 2線485,雖說a+ b-,但 接gnd有利抑制干擾,422也一樣,一般建議用雙遮蔽,內層遮蔽將通訊2端gnd連線起來。

紅色是火線,藍色是零線,黃色或黃白相間的是地線。

最常用的;黃色、綠色、紅色代表相線。也可以說是火線這種線都帶電的。

接地線就是直接連線地球的線,也可以稱為安全迴路線,危險時它就把高壓直接轉嫁給地球,算是一根自生命線。

5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串列埠?一般是 通訊2端的 訊號地!

6樓:夢夢讀史學

串列埠地線是必須接的 比如 232 3線 tx rx gnd 2線485 雖說 a+ b-,但 接gnd 有利抑制干擾 422 也一樣 一般建議用 雙遮蔽,內層遮蔽將 通訊2端gnd連線起來。

紅色是火線,藍色是零線,黃色或黃白相間的是地線。

最常用的;黃色、綠色、紅色代表相線。也可以說是火線這種線都帶電的。

7樓:匿名使用者

rs232一定要 rs422 rs485可以不要 但是最好是接地。

232通訊中乙個串列埠能連線多個裝置嗎

8樓:土豆遇見熊

232只支援點對點通訊,也就是說乙個232介面只能接乙個232裝置。

485支援點對多點通訊,所以可以接多個裝置。

如果232方式你必須要接多個232裝置的話就需要加乙個232的集線器(又名分配器),可以把乙個232擴充套件多個232口,然後你就可以接多個232裝置。市場上常見的有4口的,8口的,**大概在100-200.左右。

9樓:弓公尺公尺公尺弓

不能,232是全雙工模式,只能接乙個裝置;一條485線上最多可以接256個裝置。

rs232通訊線傳輸距離是多少?

10樓:河傳楊穎

rs232 限於15公尺以內。

rs-232協議理論傳輸距離是公尺 rs-485協議理論傳輸距離是1000公尺。

rs485最大無中繼傳輸距離為1200公尺(採用阻抗相匹配、低衰減的專用電纜可突破此值),超過需加中繼器,最多不超過8只,即9600公尺。

rs-232轉rs485通訊最大距離是1200公尺,這個只需要買乙個轉換器就可以達到這種通訊要求。

10公尺以內可以rs232轉422來延長,通訊距離25公尺以內可以轉422來延長通訊距離。

rs-232是pc機與通訊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序列介面。rs-232 被定義為一種在低速率序列通訊中增加通訊距離的單端標準。rs-232採取不平衡傳輸方式,即所謂單端通訊。

rs232最大傳輸距離15m,最大傳輸速率20kbpsrs422/485最大傳輸距離,最大傳輸速率10mbps9針串列埠線可支援rs232/422/485。

計算機串列埠(rs232)共有9個針腳,都是按順序排列,各個針腳的定義如下:

1、針腳1的定義 :

載波檢測(dcd) ,接收線訊號檢出(received line detection-rlsd)。

2、針腳2 的定義:

接受資料(rxd) ,為接收資料的引腳。

3、針腳3 的定義:

發出資料(txd) ,為傳送資料的引腳。

4、針腳4的定義:

資料終端準備好(dtr) ,資料終端就緒的首字母縮略詞。

5、針腳5的定義:

訊號地線(sg)

6、針腳6的定義 :

資料準備好(dsr) ,當調製/解調器啟動時,在經過自身檢測後,用dsr來宣告已經準備就緒。

7、針腳7的定義 :

請求傳送(rts) ,取得傳送資訊。

8、針腳8的定義:

清除傳送(cts) ,清除資料。

9、針腳9的定義 :

振鈴指示(ri) ,發出提示。

11樓:醉意撩人殤

由rs-232-c標準規定在碼元畸變小於4%的情況下,傳輸電纜長度應為50英呎,其實這個4%的碼元畸變是很保守的,在實際應用中,約有99%的使用者是按碼元畸變10%-20%的範圍工作的。

所以實際使用中最大距離會遠超過50英呎,美國dec公司曾規定容許畸變為10%而得出下面實驗結果。其中1號電纜為遮蔽電纜,其外覆以遮蔽線。2號電纜為不帶遮蔽的電纜。

rs-232是個人計算機上的通訊介面之一,由電子工業協會(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 所制定的非同步傳輸標準介面。

通常 rs-232 介面以9個引腳 (db-9) 或是25個引腳 (db-25) 的型態出現,一般個人計算機上會有兩組 rs-232 介面,分別稱為 com1 和 com2。

12樓:格仔裡兮

最大傳輸距離標準值為50英呎,實際上也只能用在公尺左右。

rs-232是現在主流的序列通訊介面之一。由於rs232介面標準出現較早,難免有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四點:

1)介面的訊號電平值較高,易損壞介面電路的晶元。rs232介面任何一條訊號線的電壓均為負邏輯關係。即:

邏輯「1」為-3— -15v;邏輯「0」:+3— +15v ,雜訊容限為2v。

即要求接收器能識別高於+3v的訊號作為邏輯「0」,低於-3v的訊號作為邏輯「1」,ttl電平為5v為邏輯正,0為邏輯負 。與ttl電平不相容故需使用電平轉換電路方能與ttl電路連線。

2)傳輸速率較低,在非同步傳輸時,位元率為20kbps;因此在51cpld開發板中,綜合程式波特率只能採用19200,也是這個原因。

3)介面使用一根訊號線和一根訊號返回線與地線構成共地的傳輸形式,這種共地傳輸容易產生共模干擾,所以抗雜訊干擾性弱。

4)傳輸距離有限,最大傳輸距離標準值為50英呎,實際上也只能用在15公尺左右。

13樓:祿過

rs232 限於15公尺以。

bai內 .

rs-232協議理論傳。

du輸zhi距離是dao10公尺 rs-485協議理論傳輸距離是1000公尺。

rs485最大無中版繼傳輸距離為。

權1200公尺(採用阻抗相匹配、低衰減的專用電纜可突破此值),超過需加中繼器,最多不超過8只,即9600公尺。

14樓:匿名使用者

25 公尺以內。

可以 轉 422 來延長 通訊距離。

電腦的232串列埠可以直接與485裝置通訊嗎

15樓:匿名使用者

直接肯定不行。

需要轉換。請看 武漢鴻偉光電。

e485d rs232/rs485/rs422有源隔離轉換器e485td rs232/485/422增強型高速隔離轉換器。

16樓:網友

需要做電平轉換,有現成的轉換器賣的。

17樓:取名太痛苦

不能直接通訊,需要使用轉接線轉接。

rs-232介面符合美國電子工業聯盟(eia)制定的序列資料通訊的介面標準,原始編號全稱是eia-rs-232(簡稱232,rs232)。它被廣泛用於計算機序列介面外設連線。連線電纜和機械、電氣特性、訊號功能及傳送過程。

在要求通訊距 離為幾十公尺到上千公尺時,廣泛採用rs-485序列匯流排標準。rs-485採用平衡傳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擾的能力。

18樓:網友

可以用232轉485接頭。用個***通訊不會出現問題。

網路通訊應該屬於串列埠通訊還是並口通訊?

19樓:網友

串列埠通訊的基本知識。

串列埠通訊的基本概念。

1,什麼是。

rs232串列埠線是通用的嗎?

20樓:網友

嗯,應該是通用的,一般的串列埠是9個或者25個的!電腦上我們用的應該是9個的!

21樓:

如果確定是串列埠線的話,那麼就通用,一般標準串列埠線只有兩種,2-2 3-3 5-5 ,2-3 3-2 5-5

也就是直通線和交叉線,如果裝置做的標準的話,只要能插上去的就能用。

比如兩端都是母頭的那種就是交叉線,一公一母的就是直通線。

有少數裝置可能用了一些串列埠9針裡的其他針腳做自己的用途的那就不好說了。

22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 用途 需要用不同的線。

通常,電腦 連 電腦 用 交叉線。

電腦 連 裝置 用直通線。

其實,實際情況 比這個 更 複雜。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便宜***。

電腦與電腦之間通訊 通過串列埠線 串列埠線怎麼接

這個不一定的,延長線也就是直連線和交叉線都有的,問題不在這裡 關鍵是要把微控制器的rxd連計算機的txd,微控制器的txd連計算機的rxd,對於計算機端好像2對應rxd,3對應txd,微控制器端要通過max232等電平轉換電路才可以通過串列埠線連線到電腦上。不可能吧。交叉線,網線才可以。可以,但必須...

c串列埠通訊,同時傳送多條命令,為什麼不行?裝置接收不到資料,只能接收到第一次傳送的,其餘的收不到

親 我也在學這個 剛好不會 你分享下咯 你說的同時發生,是指怎麼傳送?把 貼出來看看,描述的不清楚 首先確定接收的資料是不是對的,再說轉換問題,資料有高低位不能直接tostring c 串列埠通訊中,傳送,接收,解析資料,通過按鈕控制,當按多次按鈕時,傳送相同資料,每次接收到的不一樣 它是根據你傳送...

插上串列埠線,電腦顯示「無法識別的USB裝置」,是什麼原因呢

usb裝置無法識別bai只要有4個原因 du 1 主機板的usb功能未zhi 啟用。2 usb埠電源dao 不足。這種情況主要發 專生在屬舊主機板上,也可能是由同時連線多個usb裝置引起的。3 usb介面不合適。4 usb埠死亡現象。儘管usb裝置支援熱插拔,但是某些裝置 例如掃瞄器,印表機等 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