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的發電形式,潮汐發電簡介

2025-07-15 09:25:21 字數 1337 閱讀 9984

潮汐發電簡介

1樓:瀕危物種

潮汐能主要來自於海洋潮汐摩擦作用消耗的地球自轉動能。

作為一種蘊藏量極大的可再生資源,潮汐能發電不排放廢水、廢渣和廢氣,對環境影響小,滿足用電需求的同時亦可降低對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減少環境汙染,若將潮汐能蘊藏量全部轉換成電能,每年發電量約為目前世界總電量的1/10,因此,潮汐能開發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

潮汐能發電。

現代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潮汐能發電,利用海灣、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築水堤,形成水庫,蓄積海水,在壩中或壩旁建造發電廠發,安裝水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

潮汐能發電與普通水力發電的差別在於,蓄積海水的落差不大,但流量大且呈現間歇性,週期性。

要利用海洋潮汐發電,需要具備兩個條件:潮汐幅度足夠大,至少在數公尺左右;海岸地形必須能儲蓄大量海水。

潮汐能利用現狀。

早在20世紀初,歐美國家已開始研究潮汐發電。

世界上適於建設潮汐電站的地區都在研究和建設潮汐電站,包括:美國阿拉斯加的庫克灣,英國賽文河口,澳大利亞達爾文翻迪灣,南韓仁川灣等。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經濟價值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是建設於1966年的法國朗斯洛潮汐電站,將潮汐電站帶入了實用階段。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潮汐發電技術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萬km,據全國沿海普查資料,全國有近200個海灣、河口適於開發潮汐能,可開發潮汐能總發電量大600億kwh,裝機總量可達20gw(國外潮汐能新技術)。

東南沿海有很多能量密度較高,平均超差達4-5m,最大超差7-8m,自然條件極為優越的壩址。

我國潮汐能開發已有40多年的歷史,建成並長期執行的潮汐電站有8座,**機量6120kw。

但我國潮汐能電站規模都較小,江夏潮汐試驗電站是我國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電站,規模位居世界第三,但**機量僅有法國朗斯洛潮汐電站的1/75。

潮汐發電原理

2樓:高教老師

潮汐發電原理:在海灣或感潮河口,可見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兩次的漲落現象,早上的稱為潮,晚上的稱為汐。潮汐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為人類的航海、捕撈和曬鹽提供了方便。

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陽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轉效應所造成的。

漲潮時,大量海水洶湧而來,具有很大的動能;同時,水位逐漸公升高,動能轉化為勢能。落潮時,海水奔騰而歸,水位陸續下降,勢能又轉化為動能。海水在運動時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潮汐能。

潮汐是一種蘊藏量極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需開採和運輸、潔淨無汙染的可再生能源。建設潮汐電站,不需要移民,不淹沒土地,沒有環境汙染問題,還可以結合潮汐發電發展圍墾、水生養殖和海洋化工等綜合利用專案。

我國最有明的潮汐發電站最高可以發多少度電

年,法國在英吉利海峽沿岸的朗斯河河口靠近聖馬諾城建了一座潮汐發電站。這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潮汐發電站之一,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站。這裡的潮差水平為 公尺。最大可達 公尺 水庫壩長 公尺,漲潮時水庫的水面能延伸到 千公尺長。電站壩內安裝有直徑為 公尺的可逆水輪機 臺,每台功率 萬千瓦,發電量達 萬...

太陽能發電是什麼原理,太陽能發電的原理

太陽能它們的發電原理基本相同,現以晶體矽為例描述光發電過程。p型晶體矽經過摻雜磷可得n型矽,形成p n結。當光線照射太陽能電池表面時,一部分光子被矽材料吸收 光子的能量傳遞給了矽原子,使電子發生了躍遷,成為自由電子在p n結兩側集聚形成了電位差,當外部接通電路時,在該電壓的作用下,將會有電流流過外部...

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意義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重要意義?

太陽能發電的過程中有乙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只排放非常少量的二氧化碳,而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導致溫室氣體的主要因素,是造成氣候變化的首要元凶,因此,廣泛的使用太陽能發電技術可以有效的減緩氣候的變化。總之,大力的發展太陽能發電技術不管是在經濟社會中還是在對於環境的保護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太陽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