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能否被看作中國最早的海權意識?

2025-07-11 16:15:16 字數 1803 閱讀 8292

1樓:厙度諢

不完全是。其一鄭和下西洋主要使命是結交海外國家並打州建文帝下落。其二如果有海權意識就會吞併海外邦國。

所以不能認為有海權意識。要說中國古代發展的海權觀念,鄭和下西洋以蘇門答臘島為據點,進取西洋,可以說是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海權意識。而對海上**的重視,以及模糊的海權意識,實際上在宋朝時期就出現了。

有宋一代,因遼、金壓迫北疆,西夏阻斷西域,所以**的方向就不得不轉到海外。尤其是南渡之後,宋高宗在溫州的時候意識到了「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動以百萬計」,所以到了臨安便開始策劃拓展海外**。

在當時,宋高宗不僅鼓勵世友念海商打造海船,購置貨物到海外**,還在海岸線上,每隔30裡建立乙個燈塔導航系統,引導航行的海船,還請商人協助,組成了一支艦隊。這支艦隊,足以取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長期掌握的制海權。宋朝之後通告灶過海上**這一項獲得了極高的收入回報。

不過整體而言,宋朝向海洋發展的核心仍然是「商業**」。明成祖時期就不一樣了。

儘管朱元璋曾經說過「片板不許入海」,但是朱棣無疑是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他派遣鄭和的龐大艦隊下西洋,亦貿亦戰。馮承鈞撰《中國南洋交通史》認為,明朝以前,稱南海、西南海者,至明朝時,改稱為東洋和西洋。

婆羅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所以說「當時所謂之西洋,蓋指印度洋也」。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時,東洋幾乎就成了中國內海,西洋才是新世界。

下西洋」的起點,不是中國搜困東南沿海,而是蘇門答臘島。遺憾的是,鄭和船隊到過紅海,未入地中海;沿非洲大陸東岸南下,未繞過好望角,奔向大西洋。

2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不能。當時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出使各國,並不是為了宣誓海權,當時的人們沒有這個概念。

3樓:渣掉渣掉

可以,因為在很早以前他們能有這個意識,挺厲害的。

為何朱棣要派遣鄭和下西洋呢?

4樓:方韶密坐

朱棣和朱允炆,這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複雜,他們是親人,同時也是仇人,導致這種變化的因果只有乙個:皇權。朱棣造反成功之後,他進入南京城的第一件事請就是找到朱允炆,然後讓他合理消失,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代替他做皇帝了。

然而,他意想不到的是,朱允炆消失了,就像是空氣一樣,人家蒸發。這可讓朱棣夜不能寐。為啥呢?

雖然朱棣造反成功,也如願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可是還有一樣東西他沒有,那就是他並不是朱元璋法定的繼承人,這個事情天下皆知。

萬一朱允炆還活著,逃到了某些邊遠之地,他就可以憑藉著自己法定繼承人的身份行風作亂,起兵反抗,到時候全國人民會不會響應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數。

所以朱棣必須讓自己變成合法的皇位繼承人,他才能把皇位坐安穩了。那麼怎麼樣才能證明自己是合法繼承人呢?他想到了乙個絕妙的注意,那就是通告全世界他朱棣才是大明的皇帝。

於是鄭和就有了他的使命,鄭和七次下西洋,目的其實不是為了尋找朱允炆,世界何其之大,想要找到乙個刻意隱瞞自己身份的人何其之難?所以鄭和轉而尋找到了更加容易找到的各國的國王,去了人家國家之後,先是禮貌的拜訪,再是送禮物,最後說明來意,大概的意思就是:大明的國君要舉辦萬國宴會,希望您能參加。

若是這個國王同意了,就上船來參加宴會,若是不同意,也簡單,鄭和直接那個鐵籠子給關進去帶到大明,就這樣,朱棣湊齊了大西洋很多國家的國王,不管大家願意不願意,大家都知道了,大明的皇帝是朱棣。朱棣也因此證明了自己的合法性。

全世界都知道朱棣是皇帝了,朱允炆就算還活著也翻不了天了,他終於稍稍安心了。但是他還是時不時的夢見朱允炆回來找他了,畢竟,奪了人家的皇位,豈能安生?

5樓:你還好嗎

可以說是有兩方面的用意吧,一方面是希望鄭和能夠去尋找建文帝,幫助他解決一大隱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鄭和在下西洋的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弘揚國力。

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時間

鄭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樂三年 1405年 至宣德八年 1433年 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航的歷史。1405年7月11日 永樂三年 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 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 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

鄭和下西洋的,鄭和下西洋的資料

鄭和下西洋的航程 據 漢書 地理志 記載,在中國歷史上,西元前2世紀,漢武帝時期就開闢了西航的海上絲綢之路,從兩廣地區,最遠到達今天的斯里蘭卡.唐宋時期,中國的遠洋船舶抵達波斯灣,到了紅海和東非海岸.這在中國文獻和阿拉伯文獻中都有記載.元代著名的旅行家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9年兩次乘商船到達桑給...

鄭和下西洋有什麼意義,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公元1405 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公元1405年,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壯舉,這壯舉無論是對當時的社會變革還是對以後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在當時輝煌燦爛,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光彩奪目,這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經歷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