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對比,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的開闢有何區別

2021-03-04 06:25:28 字數 5200 閱讀 1732

1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是宣揚國威,為皇帝尋求異域珍寶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尋找新的殖民地

鄭和下西洋沿途經過的地方都是和當地人和平交易,並且不是以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所以當**衰落的時候這一壯舉才結束了

新航路是為了滿足西歐上層貴族的慾望,他們需要更多的**來製造奢侈品還有就是新航路開闢的重要原因是大西洋的商路被當時強盛的奧斯曼土耳其所阻,所以不得不另闢蹊徑

2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般平而寬,椐現在發現的那製船圖紙,這種船不宜在大海中航行,所以,史家推測鄭和的船隊極有可能是沿海而行

3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中國歷史的驕傲!!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的開闢有何區別

4樓:a啊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的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線開闢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①從背景看,西歐在 15世紀已處於資本主義的前夕,商品經濟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得到快速發展;以人文主義為主要社會思潮的文藝復興運動成為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正在把人們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救出來;他們還重視技術的革新和改進。

而同期的中國仍實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並用處處順從、事事以正統觀念為依據的儒學思想束縛人們,以維護和鞏固君主**。商品經濟雖有發展,但遠遠沒有發展到足以震憾封建統治的地步;人們不重視科技。②從目的看,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

宣揚國威,明成祖力圖廣加招徠,製造出「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景況,以示炫耀;加強與海外聯絡,滿足統治階級對異域珍寶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貢賜**。而西歐航海家的航海冒險,主要是出於經濟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奪財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性質。

③從影響和後果來看,鄭和下西洋增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人民的友誼,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同時,還恢復了朝貢關係。賞賜式的**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對中國新的經濟形態的產生未起到直接作用。這種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造成巨大負擔,後來因國力衰退而中止。

而西歐新航路的開闢,帶來了人類歷史的大轉折,引起了**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促進了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它還打破了世界各國相互隔絕狀態,為後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的比較

1、背景:(1)明朝時**集權制度強化,封建制度衰落。

(2)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的興起。

2、目的:(1)政治目的:宣揚——加強——滿足

(2)經濟目的:海外殖民,掠奪財富,進行原始資本積累。

3、特點:(1)時間早:

(2)規模大

(3)次數多

(4)**性質:前者是封建國家朝貢性的**,後者是掠奪性的**

4、影響和後果:(1)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動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偉大 壯舉,極大地加強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促進了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其不計經濟效益的做法,違背了經濟規律,對中國新的經濟因素未產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經濟負擔,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歐新航路的開闢,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絡,導致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開始了世界一體化的程序。

5、形成差異的原因:根源在於兩次航海的經濟基礎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經濟基礎上的航海;後者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興起的基礎之上。

6、鄭和下西洋廢止原因及其啟示:朝貢**不計經濟效益,違背經濟規律。耗費浩繁,國庫枯竭。明末的禁海令,實行閉關政策。

啟示:發展對外關係必須適應經濟發展規律,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

5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講就是根本的目的和性質還有背景不一樣。

1.鄭和下西洋從背景上講是奉皇帝的命令,是政治的需要。

1 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 擴充套件海外**(經濟目的);

3 為了維護朱棣的統治(因為他是叛亂篡位得來的皇位,命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戰亂中失蹤的建文帝或他的遺孤)。途中所謂各國的物品交換並不是追逐利益的,主要是為了補給和炫耀,最重要的是給各國下「通緝令」,並無什麼利益之說,順道宣揚了大明國威。性質上還是維護的是封建皇權。

4 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援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2.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利益,為了本國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主要是「拜金主義」的盛行,為了尋找**)。具體如下:

1 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是新航路開闢的根本原因。

2 在新航路開闢以前,歐洲與亞洲的**一直是轉口**,在商品從亞洲傳到歐洲的過程中,經過義大利 阿拉伯 等商人的 轉手,**要**8至10倍左右,巨大的利潤使成為歐洲人開闢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3 政治原因,歐洲各國為了強化皇權,不惜用武力進行擴張,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歐洲以外的地區。

4 宗教因素,為了天主教的傳播,歐洲人不惜用武力進行聖戰

5 思想因素,此時正值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提倡冒險進取精神

6樓:馮毅有才

一樓說錯了,二樓說的不全面

鄭和下西洋,一方面是為了宣揚國威,明成祖朱棣算是乙個比較開明的皇帝。同時也為了對外**,但七下西洋使得國庫虧空,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明成祖朱棣是奪了朱允文的皇位,而朱允文下落不明,朱棣為了鞏固皇位,野史上記載,下西洋也是為了尋找朱允文(據說朱允文逃到了海外)。

新航路開闢,在人類史上算是乙個偉大的壯舉。當時奧斯曼土耳其阻斷了東西方的**通道(絲綢之路)。而歐洲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為了尋找通往遍地**的東方(中國和印度),歐洲資本主義較為壯大的幾個國家(主要是葡萄牙的西班牙)開始了新航路的開闢。

新航路開闢本身沒有什麼錯的,只是到了後來,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始了殖民擴張,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地理大發現就是指的新航路的開闢。

7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闢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從時間上看,鄭和下西洋比歐洲的達·伽馬、麥哲倫和哥倫布的航海早半個世紀。在規模和航海次數方面,外國與中國是無法比較的。這說明中國人民有足夠的能力和膽略征服海洋。

第二,從目的上看,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揚國威,內容是貢賜**,形式是以和平友好交往為主;西歐主要是出於經濟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第三,從影響和後果來看,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人民的友誼,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賞賜式的**是違背經濟規律的,給明**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新航路的開闢,引起了**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同時,其規模、影響越來越大,為後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1).線路

鄭和下西洋路經的主要地點: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滿剌加(今馬來西亞)、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帶)、錫蘭(今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最遠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

哥倫布航海從西班牙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巴哈馬群島、海地島等島嶼最終到達美洲。

(2).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絡;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還有一種觀點是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哥倫布航海的主要目的一般都從經濟角度來解釋,認為他直接目的在於尋找**。另乙個重要原因是歐洲對東方**的需要。15世紀中葉,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傳統商路,使得運往歐洲的商品數量少而且**貴,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各國貴族、商人、新興資產階級迫切希望開闢一條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國。

另外,也有人認為,掠奪土地是開闢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3).後果及影響

西洋人開闢了新航路,航海事業進一步發展起來,引起了「商業革命」和「**革命」,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同時也給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海外諸國的聯絡和友好往來,但是,它所採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造成巨大負擔,最終導致航海壯舉悄然結束。

8樓:匿名使用者

根本性質的差異就在於目的不一樣

鄭和是為了探索世界,新航路是為了攫取財富。。。

9樓:剎那ぁ阿寺

目的和結果都不一樣。

1、鄭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揚國威;

新航路的開闢主要是利益。

鄭和下西洋,由於無利可圖,耗損國力,而斑布了鎖海令;

開了等於沒開。對後世的影響,就是偶爾可以自豪的吹吹牛。

2、新航路開闢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與發展。

10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大了

目的不同,前者要宣揚國威,政治外交性質濃厚,後者則是利益的趨勢,為了去東方掠奪**和香料

規模也不同,前者相當於一支海軍,後者也就十幾艘船隻而已影響不同,後者的影響比前者大得多

11樓:蟄居雪藏

簡單說,你就看海軍國事訪問和海盜沿岸打劫的區別就知道了。

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的異同點

12樓:銀子很值錢

不同點:

1、出發點不同

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開發海上**;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建立殖民地,掠奪資源。

2、過程和結果也不同

鄭和船隊採取和平的方式,促進文化交流,贈送大量禮物;新航路開闢,建立了大量殖民地,發展了本國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成長發展,是世界真正連為一體。

3、政權態度不同

永樂皇帝非常支援,但朝中大臣反對者比比皆是,爭議不斷;而新航路開闢得到了皇室貴族的全面支援,**為此召集了當時所有的精英和專家進行研究指導。

相同點:

1、都促進了,**雙方的經濟、文化的交流。

2、都加強地域之間的聯絡,擴充套件了海外視野,促進了世界之間的聯絡。

3、都達到了促進本國社會、經濟、文化進步的意義和目標。

13樓:匿名使用者

1、相同點:都加強地域之間的聯絡,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如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海外各國的聯絡特別是亞非沿海各國。新航路的開闢促進了歐洲與世界各地的聯絡

2、不同點:

(1)首先,目的不同。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為了宣揚國威和加強海外各國的聯絡;新航路的開闢則是受利益的趨勢,主要是尋金和財富;

(2)途徑不同。鄭和下西洋是和平交往;新航路的開闢則是野蠻的掠奪;

(3)結果不同。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也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而新航路的開闢則出現了大量的殖民地,加重了這些歐洲國家和這些地區之間的矛盾。

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時間

鄭和下西洋,是指自明朝永樂三年 1405年 至宣德八年 1433年 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航的歷史。1405年7月11日 永樂三年 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 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 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

鄭和下西洋的,鄭和下西洋的資料

鄭和下西洋的航程 據 漢書 地理志 記載,在中國歷史上,西元前2世紀,漢武帝時期就開闢了西航的海上絲綢之路,從兩廣地區,最遠到達今天的斯里蘭卡.唐宋時期,中國的遠洋船舶抵達波斯灣,到了紅海和東非海岸.這在中國文獻和阿拉伯文獻中都有記載.元代著名的旅行家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9年兩次乘商船到達桑給...

鄭和下西洋有什麼意義,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公元1405 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公元1405年,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壯舉,這壯舉無論是對當時的社會變革還是對以後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在當時輝煌燦爛,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光彩奪目,這就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經歷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