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泉季棟文靜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變革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階段特徵。以下是三個主要階段的特徵:
1. 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這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初始階段,其基本特徵包括國有企業數量眾多、指令性計劃的資源配置方式、龐大的**管理機構以及企業不具有獨立的經濟實體和市譁頃場主體地位。
2. 改革開放後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階段: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步驟,對企業實行放權讓利,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以及政企職責初步分離,以及開始觸及產權制度的改革。
3. 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階段: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在堅持國家所有的前提下,在**和地方**分設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建立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2003年3月,全國人大十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會表決通過《關於***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准設立***國有資產監督亂孫陸管理委員會,這標誌著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進入了乙個新的發展階段。
總體來說凱團,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變革的階段特徵反映了中國經濟體制的演變和深化,以及中國**對經濟管理的不斷加強和完善。
2樓:網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基於不同時期經濟體制的階段性特徵和內在要求,國資監管體制的核心橋攜穗要素——政資關係、政企關係及其監管架構幾經變革,進而使國資隱虛監管體制經歷了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的直接管理、商品經濟體制時期的兩權分離和市場經濟體制時期授權經營的「敏卜管企業」「管資產」「管資本」五個歷史階段。國資監管體制的演進歷程彰顯了具有中國特色國資監管制度的若干重要特徵:在監管架構上,從階段改革到頂層設計,逐漸明晰委託**關係;在監管效率和效益上,從系統謀劃到重點突破,循序推進市場化管理方式;在監管內容上,從區域性改革到整體推進,統籌構建國資監管新格局。
論述建立合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基本原則
3樓:生活類答題小能手
1、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
改革並不是要削弱或取消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而是根據我國國情和現存國有資產的狀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改革以往僵化的、壓抑企業經營自主權和積極性發揮的資產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促使公有制企業增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公有制經濟的優勢和主導地位。
2、經濟效益原則。
堅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經濟效益原則,最根本的是要正確認識改革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係,樹立正確的改革效益觀念。
3、**兩種職能分離原則。
**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職能只涉及國有資產,目標是保證國有資產權益不受侵犯。而執行社會經濟管理職能,是面向全社會各種經濟成分,目標是推進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
4、政企職責分開原則。
這一原則是處理**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與國有企業經營的關係的原則。它強調**國有資產管理機構不能直接經營企業。貫徹這一原則,必須明確國有資產管理職能的兩個層次:
**國有資產管理職能,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職能。
5、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相分離的原則。
實行這一原則的目的是要在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下落實企業的經營自主權,促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的市場競爭主體,成為擁有獨立法人財產權的經濟實體。
4樓:
建立合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應遵循以下基本準則:(1)政企分開;(2)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3)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4)分級所有、分級管理;
5)正確處理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職工)之間物質利益關係;(6)實現資產運營效益最大化的原則。
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目的是什麼
5樓:林境威
法律分析: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健全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的執行機制。根據國民經濟協調、快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需要,正確地劃分各級**和各級、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機構的職責許可權,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核心內容,也是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需要目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資產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加強對國有資產的保護,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分為幾個階段
6樓:
摘要。一)第一階段:1978~1992年是國企和國資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 這一時期確立的經濟體制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商品經濟為輔,允許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在公有經濟體制外發展,改革的重點在於國有企業,讓地方和企業有更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第二階段:1993~2003年是國企改革的制度創新階段,國有資產管理為「國家所有,分級管理」
一)第一階段:1978~1992年是國企和國資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階段 這一時期確立的經濟體制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商品經濟為輔,允許非公有制經濟成此檔分在公有經濟體制外發展,改革的重點在於國有企業,讓地方和企業有更多慶悄的經營管理自主權,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二)第二階段:
1993~2003年是國企改革的制度創新階森差亂段,國有資產管理為「國家所有,分級管理」
三)第三階段:2004年歲畝至十八屆乎讓森三中全會召開前,國企改革的縱深推進階滑答段,國有資產管理為「國家所有,分級行使出資人產權」
四)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改革的新挑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階段。
您好,一共這四個階段哦~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是怎樣的
7樓:李士剛
1、國家統一所有的原則;
2、分級行使出資人職責的原則。
法律依據】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企業國有資產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和地方人民**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內容
8樓:考試資料網
1、**與地方亂者國臘鄭有資產管理許可權的劃分。
2、國有資產譁局薯管理部門的職責。
3、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資產監管的內容。
如何界定「國有資產流失」
國有資產流失是指國有資產的投資者 經營者和管理者由於過錯,違反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 法規,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或者致使國有資產處於流失狀態的行為。這裡講的國有資產流失,首先,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當事人限定在掌握國有資產的投資者 經營者或管理者。2015年11月 辦公廳印發 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
固定資產報廢需要評估嗎,國有資產報廢處置需要評估嗎
固定資產報廢一般是不需要評估,企業一般都是年終組織盤點有經手人,負責人,經理簽字就可以報廢固定資產了。固定資產報廢是固定資產由於參加生產或某種特殊原因,喪失其使用價值而發生的廢棄。固定資產報廢時,應先由使用部門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報廢清理物件填制 固定資產報廢單 詳細說明固定資產的技術狀況...
如何處理國有資產產權糾紛
國有資產處置 法律問題 法律分析 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是指單位佔有 使用的國有資產產權轉移及產權核銷與登出的行為,包括無償調撥 劃轉 出讓 轉讓 對外捐贈 置換 報廢 報損 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法律依據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資產處置,是指各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轉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