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何時有植樹的習俗?

2025-07-04 05:19:58 字數 1422 閱讀 6932

1樓:熱詞團小知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

韋孝寬(西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廢帝二年(西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顫伍便在路邊設定乙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

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陝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十分喜愛,並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

1981年12月13日,通過《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2年,***頒佈《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新森林茄配或法實行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將森林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實行嚴格保護,商品林則由林業經營者依法自主經營,以此來保護好各類林業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實現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

此外,新森林法調整了林木採伐許可證核發範圍,採伐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竹林不再辦理採伐許可證。非林地上的農田防護林、防風固沙林、護路林、護岸護堤林和城鎮林木的採伐,按照《公路法》《防洪法》《城市綠化條例》等規定進賣悶行管理。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植樹節。

2樓:宇夢文化

中國古代有植樹的習俗扮胡埋,主要體現在一些節日、儀式和傳統活動中。以下是一些中國古代植樹的習俗和時機:

清明節: 清明節是做亂中國傳統的掃墓祭祖節日,在清明節期間,人們會到墓地祭拜祖先,也常常會在墓地附近植樹,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敬意。

重陽節: 重陽節也被稱為「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會登高遠足,欣賞秋廳螞景,也會在山間或鄉村地區植樹,寓意祈求長壽和祈福。

立春: 立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農曆2月4日或5日,標誌著春季的開始。一些地方會在立春這天植樹,以慶祝春天的來臨。

慶祝活動: 在一些重要的慶祝活動中,也會有植樹的儀式,例如慶祝農曆新年、慶祝國家建設成就等。

這些植樹的習俗體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關注、尊重和祈願,同時也傳承了對生命和未來的美好期望。不同地區和時期可能有不同的植樹傳統,但總體來說,植樹的習俗在古代中國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中國古人何時用上眼鏡?中國古代有眼鏡嗎?它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

嘿嘿,真巧,我也戴眼鏡!眾所周知,古人呢文化普及程度較低,大多數人不讀書的,又沒有如今的手機電腦等電子閱讀裝置,所以近視眼比較少。但是不證明沒有啊,老花眼總還是不少的。所以古人也想到了眼鏡這樣的工具。據考證,我們的祖先在南宋時期就已經用上了眼鏡。靉靆 i d i 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洞天清錄...

中國古代的數字,中國古代的數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 十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 除了一到十,百,千,萬外,還有表示大數字的。億 10的8次方,也就是數字後加8個0,以下類推。兆 10的12次方。京 10的16次方。垓 10的20次方。秭 10的24次方。穰 10的28次方。溝 10的32次方。澗 10的36次方。正 10的40次方...

10首中國古代詩歌,中國古代詩歌

一 年代 唐。作者 張籍。題目 寄孫衝主簿。內容 低折滄洲簿,無書整兩春。馬從同事借,妻怕罷官貧。道僻收閒藥,詩高笑故人。仍聞長吏奏,表乞鎖廳頻。二 年代 唐。作者 張碧。題目 答友人新栽松。內容 石門新長青龍髯,虯身宛轉雲光黏。聞君愛我幽崖前,十株五株寒霜天。越溪老僧頭削雪,曾云手植當庭月。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