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銘刻
怒族的仙女節,是怒族最盛大的節日。楚辭之外,仙女節在怒族人民的心裡佔據很重要的位子,每逢節日都要進行祭拜,怒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巖公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期的怒族是乙個母系社會,和漢族相反的就是,怒族尊崇女性。
因此便有了仙女節這個傳統節日。
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屆時,以各村寨為單位選擇有鐘乳石的山洞為仙女洞,人們紛紛帶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
怒族仙女碰棗灶節又稱「鮮花節」,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流傳於貢山縣丙中洛鄉笑扮的怒族聚居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延續三天。節慶活動包括祭祀仙女洞並迎接聖水、歌舞求福、體育競技等。<>
怒族仙女節的起源,一種說法是源於原始崇拜,另一說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種遺俗。怒族信奉仙女,以祈求安泰。
相傳人們憑弔的這位仙女,是吉木得村一位名叫阿茸的美麗姑娘。她發明了飛跨怒江的竹篾溜索,不辭艱辛劈開了高黎貢山,還在高黎貢山上為人們引出了甘甜的泉水,使常年乾旱、荒蕪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澆灌,使兩岸的岩石變成了沃土,荒山變成了綠野。阿茸姑娘的名字傳遍了怒江兩岸,人們都稱她為仙女,並且十分崇拜她。
阿茸的美貌讓可惡的頭人起了壞心,頭人想霸佔阿茸。阿茸只好躲進深山,藏到高黎貢山的山洞裡。頭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來嫁給他。
阿茸姑娘沒有答應他。就在農曆三月十五日這一天,頭人放火將阿茸姑娘燒死在山洞裡。
農曆三月十五日時值陽春三月,怒江兩岸鮮花怒放,怒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聰明能幹堅強的姑娘,便將這一天定為鮮花節,在每年的這一天拜祭她,逐漸形成仙女節習俗。
仙女節是什麼時候
2樓:小青青聊民生
每年藏曆10月15日。
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仙女節包括雲南一帶的怒族仙女節和襲緩藏族仙女節。怒族仙女節又稱"鮮花節",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地區民間傳統節日。仙女節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至十七日結束。
仙女節又名「天母節」,每年藏曆10月15日,從早上5點開始,拉薩大昭寺就迎來了來自各地的成千上萬的藏族信教群眾。
仙女節的習俗:
以各村寨為單位選擇有鐘乳石的山洞為仙女洞,人們紛紛帶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這時候,也是當地杜鵑花盛開的季節,人們還要為"仙女"獻上一束束杜鵑花。祭祀時,要點起拍拿模松煙,並由主祭者念祝辭,還要打鼓誦經。
隨後大家磕頭,以祈求仙女保佑。
祭祀結束後,各家各戶設宴飲敏敬酒,青年男女則身穿節日盛裝,前往乙個空曠的地方進行射箭比賽。同時,舉辦各種物資交流集會,吸引當地各民族群眾前來購買。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重陽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國人把 一 三 五 七 九這些奇數視為陽數,把 二 四 六 八則為陰數,九是這裡面最大的數,因此也稱為 老陽 於是農曆九月九日此節的月 日皆為九,故稱為 重陽節 或 敬老節 由於 九 久 同音,有長久長壽...
春節的傳統習俗,春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較為固定的習俗。如買年貨 掃塵 貼年紅 吃年夜飯 守歲 拜歲 拜年 舞龍舞獅 拜神祭祖 祈福禳災 遊神 押舟 廟會 遊鑼鼓 游標旗 上燈酒 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倒貼福字,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著福氣進入...
立夏時民間有哪些傳統習俗,立夏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是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 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 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乙個乙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 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