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空氣測定和背景空氣測定相同嗎

2025-06-20 06:55:26 字數 1620 閱讀 1949

1樓:鄧佩蘭懷莞

環境空氣測定和背景空氣測定在目的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異。

1. 目的:環境空氣測定的目的是評估空氣中的汙染物水平和有害氣體的殘留量,而背景空氣測定的目的則是確定環境中的背景空氣汙染水平,以用作參考或對照。

2. 方法:在進行環境空氣測定時,會從取樣探頭抽取環培亮做境空氣,由排氣分析儀測量並記錄多種氣體的濃度。

而在進行背景空氣測配衡定時,則會抽取環境空氣樣本來測量並記錄五種氣體的濃度,用於確定背景空氣的汙染物水平和hc殘留量。

因此,環境空氣測定和背景空氣測定是不同的,它們在目的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差異鍵團。

2樓:華源網路

背景空氣測定基喊:從取樣探頭抽取環境空氣,由排氣分析儀測量並記錄五種氣體的濃度,用於確定背景空氣的汙染物水平和hc殘留量。如果背景空氣中三種氣體中的任搏帆野何一種濃度絕對值超出規定值,即hc≥15x10°,或co0.02%,或no≥5x10°:

或者取樣系統內的hc殘留濃度超過7x10,或為負值,系統應自動鎖止,不允許繼續進行排放測試,應對分析儀重新進行檢查和校準,直至上述條件轎坦均得到滿足。

室內空氣檢測的背景

3樓:孤獨患者丶憫

由於室內空氣汙染物**廣泛、種類繁多,各種汙染物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不同,並且在現代的建築設計中越來越考慮能源的有效利用,使室內與外界的通風換氣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室內和室外就變成兩個相對不同的環境,因此室內空氣汙染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很多室內空氣汙染物在短期內就可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而有的則潛伏期很長。通常情況下時間都在3-15年。比如放射性汙染,潛伏期達幾十年之久。

室內環境是人們生活、工作的主要場所。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室內度過,這樣長時間暴露在有汙染的室內空氣環境中,汙染物對人體的累積危害就更為嚴重。

室內空氣汙染物種類繁多,有物理汙染、化學汙染、生物汙染、放射性汙染等。造成室內外空氣汙染的汙染物**大致有以下幾類:一是降塵、粉塵、煙塵等顆粒物,這些顆粒物一般來自吸菸、農村用柴火燒飯和施工工地的二次揚塵等。

二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化學汙染物,這些空氣中的有害化學汙染物主要來自於煤炭燃燒釋放出來的煙塵和汽車排放的尾氣等等,這些有害氣體會通過門窗進入室內。三是微生物汙染物,比如說人們所熟知的sars。

乙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公尺。因此,被汙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中國城市居民佔不到總人口的一半,但已有億以上居民呼吸的空氣不達標。這一近於聳人聽聞的說法,來自經合組織(oecd)2007年7月17日宣佈的《oecd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報告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僅有低於5%的時間在室外,而其餘時間則處於兩者之間。而一些行動不便的人、老人、嬰兒等則可能有高達95%的時間在室內生活。

故室內空氣質素的好壞對人體健康的關係就顯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

凡是居住在室內空氣已被汙染的人,他們的身體時刻都受著傷害。一般來說,慢性中毒很難被人們發現,更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當危害、中毒症狀轉成病變時人體才有一定反應。

由於室內空氣汙染物的種類複雜,濃度有時又比較低,因此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長期和慢性出現的。早期可出現眼乾、嗜睡、記憶力減退等;長期暴露可出現嗓子疼痛、急性或慢性咽炎等,長久暴露在被汙染的環境中將導致肺部和多器官疾病的產生。

如何突破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難點

溶菌來酶是一種無毒蛋白質,能選擇自性地分解微生物的細胞壁,在細胞內對吞噬後的病原菌起破壞作用從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特別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溶菌作用,可作為清酒 乾酪 香腸 奶油 生麵條 水產品和冰淇淋等食品的防腐保鮮劑。在美國,研究者建議把 一聚賴氨酸作為防腐劑用於食品中。實踐發現 一聚賴氨酸可...

請回答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有關問題 (1)推測剩餘氣體的性質2)實驗結果往往是氧

1 最後剩抄 餘的氣體主要為氮氣,根襲據紅磷最後熄滅,瓶內進入水分析可知 氮氣不易溶於水 不燃燒也不支援燃燒 2 由分析可知,造成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於l 5結果的可能原因 1 紅磷的量不足 2 瓶內氧氣沒有耗盡 3 裝置漏氣 如塞子未塞緊 燃燒匙與橡皮塞之間有縫隙等 使外界空氣進入瓶內 4 未冷卻...

如何測定空氣濕度對植物的影響,植物種類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報告 提出問題 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對空氣濕度有影響嗎?作出假設 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對空氣濕度有影響。在裸地 草地或茂密的灌叢中,灌木叢中的空氣濕度最大,裸地的空氣濕度最小。驗證實驗 1.實驗設計 植物種類和分布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分早 中 晚三次,每次分草坪 裸地及灌木叢三個地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