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蜀吳各自的領土範圍

2025-06-14 16:55:09 字數 1743 閱讀 6045

1樓:匿名使用者

魏佔據陝西關中中原,以及山東河北等地。吳佔據湖北湖南東南江南一帶。蜀是四川、陝西、雲南、貴州及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區。

2樓:匿名使用者

蜀是四川、陝西、雲南、貴州及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區;蜀的北邊是魏南邊是吳。

三國地圖上魏蜀吳三國各控制的領土大小

3樓:汽車百科說

三國地圖魏蜀吳分佈如下:

1、曹魏的疆域在曹操。

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

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

司隸、徐跡圓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2、蜀漢為劉備。

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

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

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

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3、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

後獲得姿基塌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后疆域方穩定下來。

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荊州、揚州、交州。

於226年設定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三國的形成與覆滅。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190年,漢朝的**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到208年的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鋒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

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

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

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5年,魏國相國司馬炎。

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魏國和蜀國吳國的國土在**

4樓:戒為良藥

1、魏國大致的國界在今天的長江以北,到今天的內蒙古東邊,不超過山海關;西到今天的新疆一部分,甘肅一帶;西南邊到陝西一部分和蜀國接壤。

2、蜀國比較簡單,就是今天的四川和重慶,北到陝西的漢中市附近。

3、吳國是長江以南,南部國界延伸到今天的越南北部,過海到臺灣。這兩點大部分的國土都屬於吳國,之所以說大部分,是指有少數地區的少數民族部落未能完全控制。西邊和蜀國接壤。

5樓:哦看穿愛在落理

魏國主要領土在我國華北廣大地區,蜀國主要是西南地區及四川閉冊友飢盆地轎告巨集和雲貴高原地區,吳國主要領土在我國的華東,華南地區領土主要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

三國時期有哪些名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名人分別有哪些?

毛批 三國 有三國24位名將的排名 一呂二趙三典韋 呂布 趙雲 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關羽 馬超 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黃忠 許儲 孫策 太史慈 夏侯敦 夏侯淵 二張徐龐甘周魏 張遼 張頜 徐晃 龐德 甘寧 周泰 魏延 神槍張鏽與文顏 張鏽 文醜 顏良 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三國時期各勢力顏色及原因,《三國》魏蜀吳時期各勢力顏色及原因是什麼?

那些是遊戲裡的設定,不一定和歷史相符,給樓主說說我所瞭解的一些內容 蜀是紅色,因為蜀是號稱 繼承 東漢政權,漢一直標榜火德,火屬紅色,所以蜀也是用紅色 魏是黃色,先不要質疑,看解釋,曹氏一直向外界展示的是東漢向魏政權 禪讓 五行火生土,早年的黃巾起義也是用的黃色,取而代之的意思,魏政權的最初的年號 ...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建立者及都城

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東漢結束。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0年袁紹十萬大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萬人,曹操火燒袁軍糧草,大敗袁軍。208年曹操率二十多萬大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