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中詩人筆下的土地是怎樣的

2025-06-05 07:35:24 字數 1781 閱讀 6592

1樓:小小黃學姐

艾青。是中國新詩運動和新詩創作的代表,他的詩歌「在新詩史上是至今尚未被逾越的一座高峰」。牛漢。

曾說,「他的詩代表了乙個時代。因為他和他的詩凝聚著並形成了一種近似大自然的氣象和藝術的氛圍,這是因為他和他的詩,始終生息和奮鬥在乙個悲壯而動盪的偉大時代,與民族與土地的憂患息息相連。」讀艾青的詩歌,需要了解詩歌中的「土地」意象。

意象,是詩歌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土地,就是艾青詩歌諸多意象中最突出、最鮮明、最獨特的意象之一。艾青的詩歌產生於上世紀中國抗日戰爭。

時期,祖國和民族面臨著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的危難,愛國主義成為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詩人精神世前配卜界的必然反映,也造就了艾青詩歌創作中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賣型的強烈的土地意象。

土地」作為意象,給人以深沉闊大的印象,凝聚著詩人艾青對祖國和大地母親深沉的愛,對祖國命運深沉的憂患意識。詩人在詩歌創作中,大量運用和土地有關的意象,營造出一種反映當中國危急存亡與人民痛苦的氛圍,突出了詩人祖國的深刻眷戀和對民族苦難的哀感。

假如我是一慧穗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

所打擊著的土地,/…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這段我們最熟悉的詩句,出自艾青1938年寫的的詩歌《我愛這土地》

在這首詩中,艾青把愛國主義情懷和對祖國深沉的愛,表達得淋漓盡致。用最真實樸素的語句,強烈熾熱,表達出最真實、最深沉的情感,是詩人內心最深處最堅定的執著,也是當時中國億萬人民的共同心聲,在那段艱苦危難的歲月裡,反映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引起了人們廣泛的內心共鳴。這一意象也成就了這首詩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艾青的詩歌,在土地意象的運用下,顯得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憂鬱而感傷。「我愛這悲哀的國土,/它的廣大而瘦瘠的土地/帶給我們以純。

樸的語言/與寬闊的姿態,/我相信這言語與姿態/堅強地生活在大地上/永遠不會滅亡;/我愛這悲哀的國土/這國土/養育了為我所愛的/世界上最艱苦/與最古老的民族」。在《在北方》這首憂鬱沉思的詩歌中,在抗日救國最為艱難的時代背景下,詩人艾青以對祖國和民族絕對的忠貞和信念,謳歌土地、頌揚土地,實際上就是以詩歌為**,鼓舞人們樹立信念,不屈意志,熱愛祖國,保家衛國,救民族於危難。

關於土地的詩詞!是 詩詞 !!

2樓:眾妙妙門

萬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哪見當年秦始皇。

關於土地的詩歌!!

3樓:綱孟樂

1、《樹》艾青。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返兆銷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猜畢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生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鬚糾纏在一起。

2、《我愛這土地》艾漏遊青。

假如我是乙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愛這土地》一詩中,詩人是如何象徵土地的?

4樓:稀硝酸

象徵意義:1、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國土的寫照。

2、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徵著長期鬱結在人民心中的悲憤一般洶湧奔流。

3、風:土地上空吹颳著的風,象徵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

4、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鬥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必將降臨於這片土地。

艾青我愛這土地中土地象徵什麼,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每個意象分別象徵著什麼?

不會。艾青的 我愛這土地 中,每個意象分別象徵著什麼?我愛這土地.艾青 中土地河流風和黎明分別象徵了什麼 土地 祖國的坎坷經歷。河流 風 人民的愛國熱情抗爭精神。黎明 象徵光明美好的勝利或充滿生機的解放區。我愛這土地 寫於1938年11月17日,發表於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 十日文萃 1938年10月...

「我愛這土地」中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哪些

主旨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愛這土地 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38年寫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以 假如 領起,用 嘶啞 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 熾熱的愛國之心。...

關於土地的批覆,土地批覆是哪裡批覆的?

地批覆後逾兩年未動工使用,所批用的紅線即自行失效,土地應 土地批覆是 批覆的?法律分析 一般來說 進行徵地的話需要先做好徵地的方案,然後在送去相螞輪關部門進行批覆。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三條 任何單位耐物豎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昌大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 但是,興辦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