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查素欣
首先,要考慮作物如耐的營養特性。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時期對營養元素的滾橡吵種類、數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施肥必須根據土壤性質來進行,其中,著重要考慮的是土壤中各養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礙因子等情況。
再次,就是考慮氣候與施肥的關係。氣候影響施肥效果,施肥影響作物對氣候條件的適應與利用。
大侍 此外,施肥必須考慮與其他農業技術措施的配合。
喜*滿*地*肥*業。
2樓:一家之言
1、現在最流行的是測土配方施肥,即通過測定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含量,對比所要種植的作物需肥量,確定最適合土壤和作物的施肥量,簡單的說就是土壤裡缺什麼我們就多施些肆談襪什麼裂激肥料,不缺的我們也不多施。多施了之後不僅是一種浪費,有時候侍絕還有可能因為元素過量引發一些問題。
2、小麥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量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規律來進行適當的追肥。簡單的說比如小麥在拔節期需肥量大,我們可以追施一些肥料來滿足作物該階段生長的需要。
小麥的需肥量和需肥規律是什麼?
3樓:北網域名稱醫
小麥每生產500公斤幹物質,需要吸收克純鋅、9克純硼、13克純錳、克純鉬和4克純銅,微量元素量雖小,但缺少了某一種,滾耐產量會大打折扣。而小麥每生產500公斤籽粒,需13-15公斤純氮、5-8公斤純磷、公斤純鉀。
返青期前需要吸收養分量佔總施肥量,約1/6的氮、1/8的磷和1/10的鉀。起身抽穗前約需65%的氮、45%的磷和85%的鉀(起身期到拔節期約需25%,拔節到抽期約需60%),抽穗後需20%左右的氮和40%左右的磷。
小麥的最佳施肥是什麼季節
4樓:農醫生
小麥施肥。
每生產一百公斤小麥籽粒大約需要純氮四公斤左右,磷公斤左右,鉀公斤左右。
小麥最怕胎裡廋,施足底肥很關鍵,所以在耕地時需要增施有機肥,土雜肥的同時需要撒施三個十五的複合肥或者小麥專用肥五十公斤。
返青期根據小麥長勢一般可追施尿素8-10公斤,苗旺不缺肥地塊可不追施。
拔節期和孕穗期每畝追施尿素十五到二十公斤。
後期葉面噴肥,在小麥後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類,腐殖酸類,海藻酸類葉面肥,可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5樓:愛吃的小役愈淺
回答春性品種的小麥在10月10日-15日左右、溫度為16℃-15℃時播種;半冬性品種的小麥在9月27日-10月12日、溫度為16℃-17℃時播種;冬性品種的小麥在在10月10日-15日左右、溫度為16℃-18℃時播種。
一、種小麥最佳時間和溫度是什麼時候?
1、春性品種的小麥在10月10日-15日左右、溫度為16℃-15℃的時候播種比較好;半冬性品種的小麥在9月27日-10月12日、溫度為16℃-17℃的時候播種比較好;冬性品種的小麥在在10月10日-15日左右、溫度為16℃-18℃的時候播種比較好。
2、小麥種植方法:
1)挑選品質優良、抗病性高的小麥品種,種植前需要用藥浸泡小麥種子。
2)選擇適合小麥種植的土壤,種植的土壤不要太乾旱和潮溼,種植前進行土壤整地,施足底肥。
3)種植的時候選好季節時間,不要在太冷的時候種植小麥。
4)種植控制好密度,種植後根據小麥苗的生長情況合理施肥。
5)定期巡查種植的田間,發現病株及時處理,或者用藥劑進行防治,加強田間管理。
二、種植小麥底肥用什麼肥料好。
1、種植小麥底肥用複合肥比較好,因為複合肥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元素,充足的底肥可以保證小麥正常生長所需要的養分。
2、如何施底肥:
1)種植小麥的土壤缺氮的情況下,選擇高氮低鉀的配方施肥,一畝地施用150斤左右,保證小麥有足夠的肥力。
2)種植小麥的土壤缺磷的情況下,選擇低氮高磷複合肥加上高氮肥同時施用,100斤高氮肥加上40斤高磷肥,可以進行雙向補充。
3)種植小麥的土壤情況一般,可以用平衡型複合肥,一畝地150斤即可。
小麥的最佳施肥量是多少
6樓:網友
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須先進行取土化驗,測定土壤中養分含量,再根據小麥品種、產量水平、計算出施肥量。下面給廣大農民提供乙個種麥施肥的參考數量。
1)、氮肥施用量:低產小麥(350公斤/畝,土壤有機質含量小於10克/公斤),小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0~12公斤(摺合碳酸氫銨60~70公斤或尿素22~26公斤);中產田(畝產350~450公斤,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10克/公斤小於13克/公斤),小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2~14公斤(摺合碳酸氫銨70~82公斤或尿素26~30公斤);高產田(畝產450公斤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13克/公斤)畝施純氮12~13公斤(摺合碳酸氫銨70~77公斤或尿素26~28公斤),超高產麥田畝施純氮不要超過17公斤(摺合碳酸氫銨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
2)、磷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於10毫克/公斤,畝施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摺合過磷酸鈣83~100公斤,合二銨22~26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於10毫克/公斤小於20毫克/公斤,畝施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摺合過磷酸鈣60~83公斤,二銨19~22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於20毫克/公斤,畝施五氧化二磷7~9公斤(摺合過磷酸鈣60~75公斤,二銨15~公斤)。
3)、鉀肥施用量:一般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公斤,低產田可以不施;土壤速效鉀含量為100~130毫克/公斤,可畝施氧化鉀公斤(摺合氯化鉀4~公斤);土壤速效鉀含量小於100毫克/公斤,可畝施氧化鉀6~9公斤(摺合氯化鉀10~15公斤)。
4)有機肥、微肥施用量:在小麥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有機肥,一般畝施1500公斤以上,另外,缺鋅、缺硼的地區可每畝底施硫酸鋅1公斤、硼砂公斤。
小麥的需肥量和需肥規律是什麼?
7樓:佧抬賘
小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據分析,在一般栽培條件下,每生產100公斤小麥,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公斤,氧化鉀2-4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約為3:1:3。
小麥對氮、磷、鉀的吸收量,隨著品種特性、栽培技術、土壤、氣候等而有所變化。產量要求越高,吸收養分的總量也隨之增多。小麥在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數量和比例是不同的。
小麥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是在出苗到拔節(北方經越冬期和返青期)階段,吸收氮佔總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節到孕穗開花階段,吸收氮佔總氮量的30%-40%左右,在開花以後仍有少量吸收。小麥對磷、鉀的吸收,在分櫱期吸收量約佔總吸收量的30%左右,拔節以後吸收率急劇增長。
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約佔總吸收量的40%左右。鉀的吸收以拔節到孕穗、開花期為最多,佔總吸收量的60%左右,到開花時對鉀的吸收已達最大量。因此,在小麥苗期,應有適量的氮素營養和一定的磷、鉀肥,促使幼苗早分櫱、早髮根,培育壯苗。
拔節到開花是小麥一生吸收養分最多的時期,需要較多的氮、鉀營養,以鞏固分櫱成穗,促進壯稈、增粒。抽穗、揚花以後應保持足夠的氮、磷營養,以防脫肥早衰,促進光合產物的轉化和運輸,促進麥粒灌漿飽滿,增加粒重。
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
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用 官進行分類。傳統上來說,植物是由根 莖 葉 花 果 種六大器官構成,其中根 莖 葉是營養器官,花 果 種是 官。營養器官受外界環境影響大,變異大,而 官受外界環境影響小,變異小,可以較準確地反映出植物物種間的進化 親緣關係。所以一般用 官作為植物的分類依據。而被子植物的種子包...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一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方法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 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 外核液體圈和固體核心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乙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乙個過渡圈層,位於地...
動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什麼,動物可以分為哪幾種?分類的依據是什麼?
分類系統是階元系統,通常包括七個主要級別 種 屬 科 目 綱 門 界。種 物種 是基本單元,近緣的種歸合為屬,近緣的屬歸合為科,科隸於目,目隸於綱,綱隸於門,門隸於界。動物可以分為哪幾種?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動物的分門 動物學者根據細胞數量及分化 體型 胚層 體腔 體節 附肢以及內部器官的布局和特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