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淚七
要打勝仗先扎敗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對方輕視你,這樣才有可乘之機,一舉取勝。
2樓:網友
這句話的意思就如果準備要勝利,就先考慮失敗了會怎麼樣,給自己留好後路,泛指要全面準備。
3樓:在寶華山吹風的花木蘭
就是說做事要先做好失敗的打算,把最壞的局面都做好預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4樓:風華在蒼老
其掘衡實就是在打仗的時候先要考慮失敗了會如歷有什麼最壞的情況,有沒有渣散搜後路可退,這樣才可以決定這場戰爭的走向。
5樓:樂易財易
打仗勝敗乃兵家常事,謀定敗局控制在預料之中,進退自如,就什麼都不怕了。
6樓:超然且飽滿的典範
能打仗是指具備打仗的能力,打勝仗是指不但會打仗 ,一打仗就能夠打勝。
7樓:匿名使用者
老李說 從最壞的情況打算。
背水一戰的故事
8樓:歲月不寒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乙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
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
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
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背水一戰: 背水佈陣,作最後的殊死戰鬥。指最後決一死戰。
9樓:守護音鈴
韓信。。
漢高祖三年(西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10樓:葉昭昭
韓信為了找他的老婆李白,而進行的背水一戰。
11樓:星球科普局
「背水一戰」的場景發生在井陘之戰中,井陘之戰以漢軍獲勝而告終,漢軍殲滅了北方戰場上最強勁的對手,這雖是一場普通規模的戰役,卻有著戰略性質的地位。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什麼意思
12樓:狂家二少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鉅鹿之戰。項羽為報叔父項梁之仇,親率二萬精兵進攻章邯。
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鑊,渡江後鑿沉舟只,只帶三天干糧。最後於鉅鹿大敗秦軍。後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返顧。
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
砸碎鍋子;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
背水一戰。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13樓:繁星丨耀舞
把人逼上了絕路。不得不去面對。
14樓:冒夢玉
只能前進,沒有退路。
15樓:匿名使用者
現實意義就是被群毆了。
關於戰爭的成語,要解釋!!
16樓:武林通鑑
一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西元前207年劉邦入咸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古代,還有幾個與函谷關有聯絡的成語故事。
萬夫莫開。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17樓:網友
【破釜沉舟】西元前206年的鉅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乙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
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西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訊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
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乙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
營主官如何做到能打勝仗
18樓:巴山夜雨小涮鍋
營只是戰爭中的非獨立戰術單位,打勝仗通常輪不到營主管決定。
硬要說,首先自己對本營的軍事裝置和現代戰爭下團營連級別的戰術知識足夠熟練,然後訓練手下的連排指揮官,督促士兵掌握戰術要領,能夠提高本營戰鬥力,對取勝帶來正面影響。
有誰知道孫子兵法
19樓: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以後別在網上貼上了,真噁心!貼上那麼長。又不是自己懂的!
20樓:四處混混
最好去書店買一本回來自己仔細研究。
21樓:網友
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越王勾踐,遠交近攻,朝秦暮楚,圖窮匕見,完璧歸趙,孫龐鬥智,尊王攘夷,。這些成語的意思及來歷和故事
22樓:網友
【解 釋】 先和距離遠的國家交朋友,進攻鄰近的國家。本是戰國時范雎為秦國採用的一種外交 策略,秦國用它達到了併吞六國、建立統一王朝的目的。後亦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23樓:洗拖把的老虎王
你去買本《史記》回來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