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夢幻86精靈
一是追求滲透,啟發領悟。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兩種現象:一是單純地進行知識點講解,二是輕例題教學、重課堂練習。
二者的本質是一樣的,即只追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掌握常見題型的解答,而不注重分析知識和習題背後的數學邏輯。長期採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會磨去數學本身的學科魅力,不利於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
教師應當把知洞掘識教育與思維訓練巧妙融合,把思維訓練滲透到每一節課,植根於每乙個知識點。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指導學生運用觀察、實驗、比較、猜想等方式,充分揭示思維過程,把概念的形成、結論的推導、規律的概括等過程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親歷知識發生、發展的曲折而生動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數學思維的美。
左、 右半球,創造性思維與分析思維概念與商人控股本書背景分為多彩和數學公式的牆上。
二是積極動手,引導思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小學生有足夠的動手慾望,對數學這樣一門思維體操來說,將抽象思維和「動手動腳」結合,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我在講授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時,找了12個小正方體積木,讓學生試試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長方體,又讓學生測量它們的長寬高,引導學生思考長寬高與體積的關係,最後推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看似簡單的一項操作,卻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為提高。
有學生課下找到我,問其他多邊體的組合是否也適用這個公式。這充分說明動手實踐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激發。
三是任務驅動,激發活力。小學生處於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的認知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資訊任務,提出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課堂學習。設立任務時,應注意任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要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
比如,講授立方體的表面積時,我特意瞭解到某學生即將過生日,然後準備了乙份需要包裝的小禮物和彩紙,要求全班學生幫我用最少的彩紙完成任務。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為了完成任務,他們提出了很多充滿童趣的方案。這時,我再提出讓他們測量小禮物的長寬高,並介紹面積的計算公式,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思考:
如果立方體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該怎麼計算?乙個普通的表面積計算就拓展為對整個幾何圖形知識系統的**。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猜想的過程,就是數學思衝正維的培養過程。
由此可見,任務驅動的過程也是數學思維開拓能力、實踐**能力納判核提公升的過程。
小學生數學問題
甲做了10天,完成了10 20 1 2工作量 乙做了1 2工作量,做了 12 1 2 6天 一件工作,甲獨做20天完成,甲一天做1 20 乙獨做12天完成,乙一天做1 12 兩人共用10天完成。甲做了 1x10 20 1 2 乙做了 1 2 1 12 6天 甲做了 10天 甲單獨做一天1 20 乙單...
請教小學數學問題,求高手解答
紅領巾廣播站一星期播出時間 48 40 120分鐘 1 48 40 120 分鐘 答 紅領巾廣播站一星期播出120分鐘。2 120x 25 15 12 分鐘 答 欣賞 每星期的播出時間比 童話故事 少12分鐘。48 40 120分鐘 120 25 15 120 10 12分鐘 1 48 40 120...
小學科學問題,小學生科學常識小學生的簡單點
講述 農田裡的動植物間具有食物聯絡。你們看,這種聯絡就像一條鎖鏈回,一環扣一環,把各種動植物緊 答密連線,人們給這種.講述 農田裡動植物之間存在多條食物鏈,這些條食物鏈相互交織 彼此聯絡,形成網狀,由此人們把這種食物聯絡叫 食物網 食物鏈,食物網.初一生物有教.動植物間的聯絡叫食物鏈,它彼此交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