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為什麼扎彩燈?正月十三「上燈」是什麼節日?

2025-05-13 14:45:13 字數 4597 閱讀 2158

1樓:生活匯長知識

正月十三紮彩燈的原因是正月十三紮彩燈,迎接元宵燈節的到來,更是熱熱鬧鬧,歡樂喜慶,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吉祥如意。

俗話說:「棚中幾多彩燈扎,五光十色扮絢麗」。到了正月十三,人們更加忙碌,準備迎接元宵佳節到到來,自然少不了彩燈,紅紅火火,五光十色,漂漂亮亮。

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也就是說,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綵扎彩燈啦。

這天,男女老少開始扎彩燈,發揮自己的特長,編織各種殲則各樣的花燈,尤其是小孩子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彩燈,還沒到晚上,就急急忙忙敬改打起彩燈來。

正月十三的習俗:

1、滾龍燈。

春節玩滾龍的習俗已傳承了一百多年,一般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為試燈,十四日為起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圓燈。試燈這天傍晚,六條老龍和多條滾龍首次上街。

華燈初亮改判放時,龍燈開始上下穿行,四處盤旋飛舞。街道兩側,家家懸燈,各家各戶焚香放炮。

接著,滾龍、花藍、故事燈、走馬燈、魚燈、獅子燈、兔子燈、蝴蝶燈、金瓜燈都上了街。這時路上各色龍燈川流不息,各樣彩燈閃爍輝煌,一直要鬧到三更以後,方才收燈,次日再接著玩燈,直到十六日圓燈。

2、吃湯圓。

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又一舊習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湯圓,寓意「圓圓滿滿」。

其實孩子們的心早已飛向大街,三扒兩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煙地三五成群地急著跑到街上去看花燈了。

2樓:燕新龍

扎彩燈是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的民俗,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老北京之時,一般從正月十三這天就開始扎彩燈,為正月十五鬧紅火做足準備,甚至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也就是說,睜吵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鍵畝,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結綵扎彩燈啦悉亮侍!

正月十三「上燈」是什麼節日?

3樓:乾萊資訊諮詢

上燈,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燈習俗流傳的族群、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形式而的祭祖、慰祖活動。「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

上燈」意為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

上燈的習俗:

每年,春節前後,熱衷於本族事務的老人,通過打聽,依次記錄從本年正月十三掛燈後至下年正月十三掛燈前的添丁家庭,並將其組織起來,在春節前後每個家庭各派乙個代表召開上燈祭祖的會議,分派任務。

比如,上燈活動資金的籌備、用途問題,上燈前後誰負責打掃老屋,上燈當天誰負責膳食等問題,在會議中都有具體的分工。

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村裡的老人會帶領「燈子」及剛出生的小男孩來到祖屋行跪拜禮,向祖宗彙報祖裡添丁的情況。跪拜禮完,「三牲」中的整豬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乙個盤,盤裡裝有小量的「三牲」,豬被送到老屋側邊的臨時廚房,由「燈子」負責準備晚上的聚餐。

正月十三上燈什麼意思 正月十三上燈什麼時候落燈

4樓:會哭的禮物

正月十三上燈什麼意思

其實正月十三是上燈節,正月十三要上燈的意思就是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

十。三、十四神看燈,十。

五、十六人看燈,十。

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城隍廟中看燈的人絡繹不絕。所以說,正月十三是要上燈的。

正月十三上燈什麼時候落燈

因為正月十三開始上燈之後,就要過正月十五元宵節了,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

十。三、十四神看燈,十。

五、十六人看燈,十。

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即正月十三上燈之日吃圓子,正月十八落燈之日吃麵條。所以說,正月十八時落燈的日子。

正月十三的習俗有哪些?

要說正月十三的習俗有滾龍燈,在正月十三這天晚上一片紅紅火火,繁華盛世,恰如乙個燈的海洋。這時候,各家各戶高懸門燈,焚香放炮。在大街上,更是熱鬧,多條老龍燈和滾龍燈,還有小孩子玩的子龍都紛紛出動,龍飛起舞,上下翻飛,別提大家玩的多麼高興了。

所以說,正月十三也是乙個重要的日子。

正月十六為什麼摘燈籠

5樓:樂樂談社會

正月十六摘燈籠是因為已經過了正月十五了。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很多人家都會掛上燈籠,而在正月十六的時候,自然就要把掛著的燈籠要取下來了,並且不能夠留到第二年,需要碰燈。

碰完才能留住一年的好運氣。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小孩們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

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相傳這種做法是一種吉利的表現,至於具體緣磨迅由目前無從考究。

傳統的風俗

在正月十六的晚上,是乙個很熱鬧的節日。乙個充滿無限樂趣而又歡快的日子。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罵,送牛樁,老老少少樂哈談改哈。含遊判。

這首民謠不知在我們這裡留傳了多少年了。所以當有人說,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東西吃,還不需要做家務。

大年初一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們並不自由,因為大年初一有許多顧忌,尤其說話做事最不能隨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孩子的天下,是大人們隨心所欲玩的日子。

正月十三「上燈」是什麼節日?

6樓:無極罪人

1 點燈。多用以指入夜時。 唐 元稹 《重誇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詩:

繞郭煙嵐新雨後,滿山樓閣上燈初。」《水滸傳》第一○三回:「 王慶 只得脫下身上衣服,向解庫中典了兩貫錢,添錢買換上好的段子,抱回營來,跋涉久了,已是上燈後了。

茅盾 《小巫》二:「這天直到上燈時光,老爺的臉色鐵青,不多說話。」 2 客家地區每到春節期間,都要舉行「上燈」、「吊燈」活動。

客家人以「燈」通「丁」,即把生男孩稱為添丁,諧音「添燈」。春節期間,凡是哪家上年添了丁的,都要在祠堂裡吊一盞大花燈。上燈活動十分隆重,要舉行「上燈」、「暖燈」等儀式,其間戶主抱來去年出生的男嬰先向列祖列宗參拜,接著參拜長輩,長輩給「利是」表示祝願,完畢後全族人開懷大飲。

吃過燈酒,男嬰就算正式加入宗族行列,將名字注入族譜。不過,「上燈」是與女孩子無關的,她們也沒資格在族譜裡佔一席之地。 3 客家人的上燈。

客家人生了兒子,因為男孩通「丁」 的意思 ,「丁」和燈是偕音,所以生了兒子的人家在來年的元宵節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裡上燈,即掛上一盞精美的燈籠,然後請村裡有尊嚴的老人,抱一下男孩,並把他的名字正式寫進族譜裡,男孩就正式成為了這個家族的一員,之後擺下酒席,宴請全村的男丁前來喝酒,而女人是不能前來喝酒的,而且如果是生了女兒也沒有上燈的儀式,名字也不能寫進族譜。

正月十五為什麼打燈籠

7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乙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乙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

乙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

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

8樓:匿名使用者

紙糊的好,裡面插支小蠟燭。好懷念小時候啊。

9樓:匿名使用者

燈籠燈籠亮,看看哪個小孩吃的胖小時候每次過元宵節都會燒好幾個燈籠,不象現在都是用電池的了,還那麼多款式還帶著**,雖然很精美,但是我還是很懷念小時候那寫簡單傳統的紙燈籠,真想在今天晚上在打一次燈籠,再念叨著:」燈籠燈籠亮,看看都數我吃的胖」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啊,總會懷念過去的,尤其是小時候,自己做的燈籠。

正月十三「上燈」是什麼節日?

11樓:何皎孔音儀

在正月十三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滑頌。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這種風俗始於南宋,文獻記載如讓鄭南宋理宗淳佑三年(西元1243年)就有「請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渣頌編竹張燈」的民俗。

補充一下二樓的...

正月十三生的女人命好嗎,正月十三出生的人命運好不好?

對,不好,我也是正月十四的 不好 因為我也是正月的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想什麼呢?都21世紀了!正月十三出生的人命運好不好?其實,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沒有誰能夠主宰你的一切,完全是由自己去掌握的,關鍵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爭取,才能夠獲得成功哦 查一下屬羊女孩婚姻緣 關於正月出生命運不好這種說法...

正月是什麼,正月十三是什麼日子

正月是中國農曆的稱呼,是農曆一年的開始,也是農曆一月,即陰曆一月。夏曆建寅,兩種正月 1 陽曆正月是即寅月的首日是起於立春後的該日 2 與寅月大體同時的那個陰曆月,是夏曆的陰曆正月 3 在大眾口語裡,正月通常指陰曆正月,大眾習慣重視初一十五等陰曆內容,而在古今數術學裡,正月一般指陽曆正月,不懂則看不...

正月十五去關公廟帶什麼,正月十三是關公的什麼日子

您好,正月十五去關公廟可以帶上一些禮物,比如桃子 芒果 糖果 蠟燭 香燭 紅包等,這些都是送給關公的禮物,也可以帶上一些祭品,比如公尺酒 香油 蠟燭 花等,這判譽些都是祭祀關公的禮物。此外,還可以帶上一些祈福的物品,比如紅線 紅綢 紅繩巨集中 紅紙等,這些都是祈求關公保佑的物品。另外,還可以帶上一些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