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嗨害嗨兒
愚人節那天,班上調皮的男孩鬼靈精怪,怪點子多。把教室前門半開著,不知哪兒找來的簸箕盛點兒麵粉,平放在門上,正好。只要一推門,打破平衡,簸箕就會掉下來,麵粉就撒人身上了。
全班同學嘻嘻哈哈,看著他們幾個操作,每個人帶著點兒興奮。誰都有點兒想看到那個場面。當時學習緊張,現在想來,這也算是一種解壓吧。
這個愚人節的玩笑,本來是給他們的陸襪灶乙個同夥準備的。他上廁所去了。眼看上課鈴就快響了。
所有人都在盯著門。有人推門了。哐噹一聲,簸箕果然掉下來了,一陣白煙公升起,麵粉撒了人一頭一臉。
不少人哈哈大笑。緊接著好滑就笑不出來了。來人是英語老早扮師。
滿臉怒氣。一邊拍著頭上的麵粉,一邊罵道,幹什麼你們這是。說完生氣摔門走了。
大家面面相覷,這才感覺闖了禍。有些女生竊竊私語,這幾個傢伙要遭殃了。果然,不一會兒班主任進來了,把這幾個傢伙訓了一頓。
至於有沒有處罰,記不清了。應該是有的。
2樓:在菽莊花園思念親人的甜瓜
我記憶中最深刻的愚人節,就是我們剛來城裡的時候過愚人節,我覺得愚人節就是冊好很愚蠢的人過過的節,結果不州脊鉛是,野轎所以說愚人節快樂。
3樓:遮天蜈蚣
2020年愚人節,那會兒還在第一家公嫌歷歷司,玩的好的同事朋友都還沒離職,可以開些玩笑,爛跡21年開始就一芹搜個人形單影隻了,漸漸沒什麼知心朋友了,愚人節也沒有意義了。
4樓:湧靈卉
2003年的愚人節,映像深刻。
5樓:親生學姐
初三的時候,我們班的化學老師是從外地轉來的乙個有點帥,而且很和藹的年輕老師,我們都把他當哥哥。那天愚人節,同學們在化學老師上課時偷偷貼了紙條在老師背上,上面寫著——我是笨蛋。然後全班同學都哈羨宴哈大笑,直到老師反應過兄段銀來。
剛剛認真講課的老師,也破防地小了。我們大聲地說:「老師,愚人節快樂燃臘!」
6樓:泰水戎
小學英語那年,英語老師把我們全班都嚇得面發紫了,然後全班都蒙樂了。
7樓:瓊燦
2020年 有一次我給我同桌運桐說我喜歡他 想要他 結果他說早想這麼幹了 嚇得我慶悄握趕緊說了句愚譽慶人節快樂 他來了句同樂。
8樓:啦啦啦
嘎嘎嘎,就是初中的時候,在門背後放掃把。
9樓:小陶
學生時代,被惡搞體育課就我乙個人去上體育課。
10樓:厙月華
被同學說班任找我,我就去了,結果,班任我倆全蒙了,我說他找我,他說沒有。
11樓:落花min流水
那次朋友說請吃飯,我去了乙個人也沒有來。
愚人節是在每一年的哪一天你知道嗎?
12樓:會哭的禮物
愚人節 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身邊很多朋友會跟你開各種各樣的玩笑。雖然說這一天裡,開各種玩笑是為了讓大家開心,但是也要有個度,不然惹得別人翻臉就不是你的本意了!下面隨我一起了解下愚人節吧!
每年4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
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脊磨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
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櫻畢鬥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數並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象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象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色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
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乙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乙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愚人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13樓:飄飄記
愚人節並非為紀念某人而產生。
愚人節的起源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
愚人節也稱萬愚節,是西方也是美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4月1日。
該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節日這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起初,任何美國人都可以炮製駭人聽聞的訊息,而且不負絲毫的道德和法律責任,**和司法部門也不會追究。
邀請他們參加假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之魚」。以後,他們在這天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為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該節在十八世紀流傳到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是什麼意思啊 愚人節是哪一天
14樓:拋下思念
1、愚人節(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時間為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並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後才揭穿並宣告捉弄物件為「愚人」。
玩笑的性質極少包含實質惡意,但個別玩笑由於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從而產生較大規模反響並且衍生成為(傳媒)謠言和都市傳說,所以對於人們來說一般會加以避免開如有關災難之事的玩笑。
2、每年的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對雀叢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種說法認為這一習俗源自印度的「詮俚節」。
該喊歲慧節規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鄭答的節日這天,情侶之間互相愚弄欺騙來娛樂。較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法國。1582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通用的陽曆),以一月一日為一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四月一日作為新年開端的歷法。
新曆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仍沿襲舊曆,拒絕更新。
愚人節怎樣誕生,愚人節是怎樣的愚人節。
每年4月1日是愚人節,又叫萬愚節。該節日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 格里曆 即目前通用的陽曆 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教師節是如何過的呢
人到中年,也過了不少教師節。學生時代的自己,從小學的懵懂,到中學的感恩,到大學的興師動眾,每個教師節都過得各有特色。但是作為一名師範生,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教師,那就是自己第一年作為教師,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屬於自己的節日。從學生身份到教師身份的轉變,儘管這個節日新奇的成分佔了很大因素,但是內心的激動以...
愚人節就快到。曬出你的整人簡訊。
一 愚人節找個機會,陪女友上街,然後看上一件衣服,於是你硬把女友塞進換衣間 試試看,很漂亮 等女友換出來,你假裝東看看西瞅瞅,然後拉起她就跑 快跑!趁營業員不在!於是女友穿著那件帶標籤的衣服,被你拖著向外飛奔,你邊跑邊說 跑快點啊!你是不是等著被抓啊?跑了一段路,你突然停下來,望著女驚慌失措的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