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竹石》的作者是誰?

2025-05-09 00:45:09 字數 3419 閱讀 1607

1樓:大愚若智

《竹石》的作者是清代書畫家鄭燮。

全詩如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全詩譯文:(竹子)緊緊依傍著青山絕不放鬆,竹根深深扎進岩石的縫隙之中。歷經無數磨難依然那麼堅韌,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北風。

賞析:

這首詩為題詠竹石圖之作。鄭燮畫竹,不但神理俱足,畫出竹的各種自然風采,而且常通過題詩賦予竹以人的剛毅風骨和高尚節操,從而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志向。此詩側重寫竹,兼及於石,借歌頌竹子耐風寒和立根於青山破巖之中,寄託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用擬人手法形容竹子的紮根於散亂、破碎的岩石之中,不怕土薄石堅,基礎不牢,卻像鋒牙利齒一般,一旦咬定就不放鬆。「咬定」寫其堅定不移的形態,「立根」言其本性孤高而不隨俗,可見其紮根之深且穩。「原」字有推其根源之意,正因為此竹「立根原在破巖中」,以青山為家,才生長得更為堅勁挺拔。

這就生動地刻畫出了竹子堅勁、頑強的性格消孝。第二句既為第一句作了解釋,又為後兩句張本。有了前兩句的鋪墊,自辯橋搜然地引出了後兩句: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還」字有仍然之意,又有反而之意。意思是說,任你四面八方的狂風暴雨,一年四季的霜打雪凍,千般磨折,萬般打擊,它反而更蒼勁挺拔,堅韌不移,頑強不屈。

這就進一步描繪了竹子無視環境壓力的豪放氣概。這既攜歷是竹子的天賦稟性,也是詩人所憧憬和所追求的。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

詩人在讚美竹子的堅定頑強中,隱寓出自身的剛勁風骨。

2樓:沫楹科普空間站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全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緊緊咬定青山不放鬆,原本深深紮根石縫中。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作者:《竹石》的作者鄭燮情繫百姓,與民同憂。乾隆六年悔陵春,因科舉及第考中進士的鄭板橋被派往山東範縣任縣令,開始了他長達12年的官宦生涯。對於百姓的疾苦,他時時刻刻都掛在心上。

他一生善於畫竹,尤其善於據竹寫詩。在濰縣任縣令時,他的頂頭上司、

山東巡撫包括向他索求書畫,他搜前閉畫了拿手的竹子,並在上面題詩一首:「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藝術特色:

這首世裂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紮根,經受風雪雨霜的擊打。

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乙個「咬」字,寫出了竹子的頑強。最後一句中的乙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無畏無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竹石》作者是鄭板橋還是鄭燮?

3樓:農耕老田

《竹石》的作者是鄭燮,即清代畫家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段友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

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

重要代表人物。

創作背景

竹唯核石》是題於作者自己的《竹石圖》

上的一首詩。詩人所讚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借物喻人,託物言志,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

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這首詩表面純為寫景,但絕不是對自然景物的白描,具有鮮明的象徵意義。破巖惡風,壓制摧殘著竹枝的生長,讓人聯想到封建王朝的殘酷統治,這正是當時腐朽黑暗社會環境的象指燃掘徵和寫照。

鄭板橋寫的竹石的作者是誰?

4樓:網友

詩人鄭燮在他為官期間,做了不少益民利眾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但他在荒年為百姓請求賑濟,卻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褲猜紳。他剛正不阿,心繫民眾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李桐高性格,恥於折腰,便藐視權貴,解綬掛印,毅然辭官而歸,回揚州賣畫為生。

作品原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緊緊咬定青山不放鬆,原本深深紮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擴充套件資料。文章賞析。

詩中的竹實際上也是作者鄭板橋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詩人正是這樣一種與下層百姓有著較密切的聯絡,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的巖竹。作者鄭板橋的題畫詩如同其畫一樣有著很強的立體感,可作畫來欣賞。

這首詩正是這樣,無論是竹還是石在詩人筆下都形象鮮明,若在眼前。那沒有實體的風也被描繪得如同拂面而過一樣。但詩人追求的並不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巖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進了哪純坦自己的人格,從而使這竹石透露出一種畜外的深意和內在的神韻。

鄭板橋的《竹石》是什麼背景寫的?

5樓:万俟柏

鄭燮寫《竹石》的寫作背景:作者返巖73歲4月作《竹石圖》,就是他這種傲岸和剛直人格的寫照。在他為官期間,做了不少益民利眾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但他在荒年為百姓請求賑濟,卻得罪了磨源知府和地方豪紳。

他剛正不阿,心繫民眾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恥於折腰,便藐視權貴,解綬掛印,毅然辭官而歸,回揚州賣畫為生。

竹石》全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讚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讚美立根於破巖中的漏遊御勁竹的內在精神,開頭乙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鬆」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徵表露無遺。

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後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

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樸,寓意深刻。

鄭板橋《竹石》的作品背景是什麼?

6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寫作背景:詩人鄭燮在他為官期間,做了不少益民利眾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但他在荒年為百姓請求賑濟,卻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紳。他剛正不阿,心繫民眾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毀判,恥於折腰,便藐視權貴,解綬掛印,毅然辭官而歸,回揚州賣畫為生。

作品原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纖搭改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緊緊咬定青山不放鬆,原本深深紮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枝禪。

鄭板橋的《竹石》寫了什麼,鄭板橋的《竹石》全文是什麼?

竹石清代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譯文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註釋 竹石 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

古詩竹石鄭板橋什麼朝代,鄭板橋的竹石詩

清 鄭板橋 名人姓名 鄭板橋 出生年代 1693 1765 名人職稱 揚州八怪 之一 名人國家 中國 清朝 相關介紹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鄭板橋,清朝人,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

竹石的作者是誰,《竹石》的作者是?代詩人?誰

鄭燮鄭板橋 1693 1765 清代官吏 書畫家 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 之一。其詩 書 畫均曠世獨立,世稱 三絕 擅畫蘭 竹 石 松 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 板橋全集 鄭燮 1693 1765 清代書畫家 詩人。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