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得餐雲眠雲的清代人是誰?

2025-04-25 03:02:20 字數 962 閱讀 6995

1樓:小小黃學姐

古往今來,人們提到廬山,常常把它和雲霧連在一起。蘇軾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更使遊人們對廬山雲霧產生了神秘感。清代學者舒白香,為了探求廬山雲霧的奧秘,曾在廬山大天池整整**了雲塵巨集海100天。

他對「一起千百里,一蓋千百峰」的廬山雲霧「愛如性命」,自稱「雲痴」,恨不得「餐雲」、「眠雲」,可見廬山雲霧是多麼令人心醉。

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在登山的過程中,剛在山腳下看到的山間雲,轉眼間就變成瀰漫窗外的濃霧。霧來時,風起浪湧;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廬山霧對牯嶺鎮特別有感情,一年365天,有197天與它朝夕相處,時而冉冉公升起,使人終日見不到廬山真面目;時而霧氣團團相銜,浮游盪漾。

廬山雲霧中最壯觀的要數雲海。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見,尤其是春秋兩季最美。每當雨基掘過天晴,站在「大天池」等處俯瞰,萬頃白雲轉眼間便匯成一片汪洋大海。

雲海茫茫,波濤搏兄核起伏,青峰秀嶺出沒在雲海之上,變成了雲海上的小島。

特別是在太陽的照耀下,更是絢麗動人。雨後的夕陽如同一輪火球,燃燒在雲絮翻飛的銀濤雪浪之上,將雲絮染上斑斕的色彩。微風吹拂,雲絮就像仙女手中的彩鏈,又如萬多芙蓉,競相開放。

而這樣神奇的雲霧是從哪兒來的呢?廬山峰巒樹立,峽谷縱橫,構成了雲霧滋生的天然條件。而江湖環繞的地理位置,又為廬山提供了生成雲霧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碰上空氣中的塵埃,就成了小水滴,數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麗神奇的雲霧世界。

這大自然的龐然之物,為廬山群峰的雄渾態勢增添了一番飛流騰動的浩壯氣魄。高峰深壡孕育了不息的雲霧,雲霧籠繞又與峻峰險谷相依相偎,這種山與霧的組合真是絕妙極了!

2樓:帳號已登出

清代學者舒天寬宴香衝州自稱「雲痴」,於嘉慶九年(1804)六月一日,曾在廬山作「百日之遊」。在日記中描繪了石門澗的雲霧景觀,稱其「動如煙、靜如練、輕如絮、厚如毯、軟如棉、闊如海、白如雪、)觸口銀、散巧蔽朦朧、神秘、飄逸、嫵媚。」

有些人 愛不得 恨不得 忘不得 離不得 該咋辦?

是你的就是你的 但是有的時候爭取了沒用就放棄吧 隨緣哪。忘記乙個 愛而不得 的人,怎麼就那麼難?可能是因為他很特別,一直就在你心裡,讓你怎麼也不想要忘記,沒人可以取代。忘掉乙個愛而不得的人確實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裂培你從來都沒有得芹源核到嫌掘過,就會一直想一直念。沒有得到過就會有遺憾。與納擾差其刻意去...

有了痛苦,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大可不必讓全抄世界的人都知道 襲。怎麼說bai呢?俗話說得好,du 親戚有遠近zhi,朋友有厚薄。dao你有痛苦煩惱只是最親最近的人替你分憂難過,與其他人旁不相干,甚至還會成了別人的談資。你知道祥林嫂的故事吧?如果不知道那麼看看,你就會明白的。一部分人會有吧。但是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他的痛,而且你說...

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裡去。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他希望在離開之前教給我們所有的知識。這可憐的人 是個老師麼。意思就是他希望在離開之前教給我們所有的知識。最後一課 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裡去 這句話是法國作家阿爾豐斯 都德的短篇 最後一課 中的句子,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普法戰爭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