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star華麗的轉身
個人理解,大部分蟄居族都是在家打遊戲,或者網上衝浪。
2樓:網友
這劇組的人一般在家裡面就是看看電視,玩玩遊戲,吃個飯,點個外賣,就這樣。
日本100多萬蟄居族,每天呆在家裡怎麼打發時間?
3樓:職場棋手
他們肯定是有著屬於自己的方法打磨時間,比如看電視等。雖然這些蟄居族經常呆在家中,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出門消磨時間,人也是有自己的愛好的。
在前幾年日本被調查出有上百萬人逃避社會,幾年的時間都不出家門。他們整日以外賣養活自己,靠遊戲和睡覺打發時間。而且他們也不工作、不出門不與人交往,這群人就被稱為「蟄居族」。
據**報道,日本的流浪漢只有不到一萬人,但是蟄居族的數量有上百萬。社會上對這樣一群人的基本印象是很懶惰,甚至很危險,很容易變成罪犯,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現在日本的家裡蹲現象,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乙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僅僅是年輕人,中年家裡蹲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還有過專門的調查,調查結果讓人感到很驚訝。
其中一部分中年家裡蹲並非外界所想象的那樣,他們其實也有各自不同的獨居生活,許多人會選擇動畫、漫畫、遊戲、偶像等事物打發時光,作為他們消遣和精神上的支柱。
其實部分家裡蹲也不是人們認為的完全不出門的那樣,他們偶爾也是會踏出家門的。在調查中列出了家裡蹲的三個非常明顯的特徵,持續幾個月幾乎不出大門,有時候為了興趣會出門,願意去附近的便利店等地方。他們會為了人的本能慾望重見天日,他們的內心大概還是有試圖想融入社會的想法。
4樓:帥氣的貓
在日本存在了二十多年的社會現象,日本國內至今仍在**它的生成條件以及這一群體到底應該被如何定義。
5樓:談判摸魚小提莫
我覺得隨著現在網路科技的發達,在家裡其實也並不是沒有事做。
6樓:清風不願伴九州
他們在家打發時間也無非就是玩玩手機看看什麼電視劇集。然後看電影之類的吧。
7樓:高中陳老師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上網、看書、看電視等。
8樓:199103熊
待在屋裡上網唄,上網玩兒遊戲,在虛擬世界裡度過。
什麼是蟄居族
9樓:小松部落格
蟄居族」。他們的典型特徵就是幾乎每天都呆在家裡,寧肯獨自上網、看電視或讀書看報,也不願意外出工作,為的就是逃避複雜的人際關係,甚至徹底避免一切可能發生的社會交往。他們在經濟上主要依靠過往的積蓄或父母親友的救濟。
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變得沉默寡言,在外人眼中他們的行為也顯得更加古怪。
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稱為「蟄」。「蟄居」,意為「長期隱居在某個地方,不出頭露面」。在西方社會里,身體、精神健康的正常人因為種種原因長期居家不與外界接觸,成為「都市隱士」的情況也頗為普遍。
這種人通常被稱作「蟄居族」。
在日本,據稱蟄居族人數超過100萬,蟄居族中最高的蟄居紀錄長達15年。這群被學者稱為「失蹤了的100萬人口」的蟄居族佔日本總人口的1%,其中80%是男性。對於他們,日本的學者分析認為,男人在社會上的壓力太大,扛不住了,就採取了逃避手段。
這類蟄居族的代表口號是「讓壓力見鬼去吧,我不喜歡它,我就是失敗,這(蟄居)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大都市裡,也存在這樣的一群人。如果仔細觀察,你甚至會發現自己身邊就有這樣喜歡蟄居在家的朋友。與西方社會的蟄居族相比,他們選擇逃離社會、蟄居在家的情況比較複雜。
近日,記者通過網路和**走進我們身邊的蟄居人群,探訪他們的蟄居狀態以及蟄居背後的故事。
「蟄居族」是什麼意思?
10樓:北尹狂刀
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稱為「蟄」。「蟄居」,意為「長期隱居在某個地方,不出頭露面」。在西方社會里,身體、精神健康的正常人因為種種原因長期居家不與外界接觸,成為「都市隱士」的情況也頗為普遍 的人。
11樓:活著就是吃喝玩
屬於心理疾病吧!或許是由於受過一次對自身來說比較大的打擊才會作出逃避方式,徹底的把自己隱藏起來,這種做法未免太過偏激。有重新樹立信心的好方法嗎?
我覺得這種人太過可憐了。
12樓:網友
寫信問他自己啊啊。
蟄居族和宅的區別?
13樓:網友
蟄居族是整天躲在家裡不出門,不社交不上班!而宅只是說很少出門而已!大概就是這樣子的。
喜歡宅在家裡是不是不好,會被社會淘汰,不喜歡和人交流
14樓:網友
天天宅在家裡是不太好,有空要出去走走,多和同學朋友交流一下,先不說會不會被社會淘汰,起碼出去走走鍛鍊一下對身體有好處,天天宅在家裡肯定就是玩手機打遊戲等,不但傷害眼睛,還會得頸椎病等,多出去跟人交流,你會收穫健康和快樂。
15樓:凌茉燃
那就要看你的。那就要看你宅。
16樓:匿名使用者
顯然你也明白這個道理,宅在家裡容易被社會淘汰掉,社交圈會很窄,以後出去辦點事,會遇到很多困難,沒有人會幫你, 而我們的社會,很多事情都要找關係,靠熟人,事情會變得好辦一點,所以人們常常去社交廣交朋友,雖然偶爾也會交到很糟糕的朋友,但是社會就是這樣,你不得不去面對,去迎合。
17樓:守衛長城
到社會上去做志願者,是乙個不錯的事情。既可以為大家服務,又可以鍛鍊自己的社會交際能力。還會讓你的心情無比的愉悅,你願意嗎?
18樓:網友
是的,總是宅在家裡,只是通過網際網絡和別人溝通,久而久之,對正常的社交接觸就會不適應,性格容易變得孤獨和抑鬱,所以要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參與親朋好友的的聚會,有助於自己更加健康的生活。
19樓:婧是簡簡寶寶
不愛溝通的人一般不太會和別人溝通,屬於性格有些內向的人。現在社會,會溝通很重要,建議多交朋友,多學著和別人交流,不要總宅在家裡。
為什麼日本的蟄居族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年紀在 40 歲以上?
20樓:網友
蟄居族意為「退隱、抽離」和「隱蔽、社會退縮」。日本**將那些近6個月裡一直宅在家,除了家人不與任何人互動的人定義為蟄居族。這種現象在1978年第一次被定義為「退縮性精神疾病」,1980年代日本出現了較早一批「不上學」的蟄居族,直到2000年成為國際性話題,2010年作為乙個外來詞被添進《牛津英語詞典》中。
如今這個群體人數被認為高達上百萬。調查顯示,每3人中就有1人在經濟上依賴高齡父母。在日本的社會福利第一線,被指出存在父母年逾80、本人年過50卻生活窘迫的「8050問題」,當務之急是提供細緻的援助。
內閣府的負責人強調「蟄居族不是年輕人特有的現象」,認為雖然調查時期不同等,但總數或超過100萬人。報道稱,該調查於去年12月實施,是首次關於中老年「蟄居族」的調查。調查員走訪了日本有40至64歲人口的5000戶家庭,向本人或家人詢問了外出的頻率、蟄伏在家的時長、起因及生活水平等。
1990年代末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破滅的「就業冰河期」,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工作,只能找到餐廳服務員或在郵局給明信片分類的工作。雖說這是誰都能做的事,但很多人還是不想做。他們厭倦了機械化的工作,於是辭職在家。
雖然也曾努力嘗試過踏出家門打工,但均以失敗告終。那個時期失業的人現在基本都已經40多歲以上了,所以40歲以上的人員佔到半數以上。
陷入蟄居狀態的起因(多選)排名靠前的有「退休」,為;「人際關係不順利」和「生病」均為;「不適應職場」為。曾經歷就業冰河期的40至44歲人群每3人中就有1人在「20至24歲」時陷入蟄居狀態,原因可能是求職活動不順利。總體看來,蟄居是日本經濟發展帶來的產物。
21樓:娛樂沖沖衝鴨
因為這部分人大多經歷了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的這麼乙個過程。經歷了日本由盛衰,心態很難調整過來,所以就待在家裡不願意出門。
22樓:遠在遠方的風在遠方
因為日本人的長壽特點是世界上很著名的,日本人非常注重養生,所以超過一半的人年紀在40歲以上。
23樓:希望可以重來
因為這個國家之前有過計劃生育的政策,所以說有一半人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上。
24樓:周星說教育
這是由於他們的民族文化而導致的他們的民族文化,大部分都是成年男人遵守這種文化。
失戀的人天天大部分在幹嗎
暴飲暴食,夜不能寐等等都有吧。建議到泳池或者能讓自己靜下心來的地方哪怕是休息也好。給自己時間回覆傷痛,決定以後怎麼做。也可以把他埋藏在心裡,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哪怕不被理解,哪怕沒有結果。另外 朋友多的可以約出來聚聚。不推薦哦 我是這麼認為的 看電視,吃東西,或者有人覺得失戀沒有什麼依然繼續的生活,...
我是殘疾人天天在家裡沒工作,怎麼辦
建議你去殘聯看一下,在家裡等是不可能有機會的 我是一名四級肢體殘疾人,我想找乙份工作 生活基本都能自理 有哪位好心人能幫住我 你 有殘疾啊,我是也殘疾人啊良樂觀,重要是的你要樂觀的生活,工作 本人是一位重度殘疾人,天天總是呆在家裡覺得很沒意思也不知道怎麼辦?每個月領著 的補貼金天天就在家 放開心態來...
女人天天在家呆著,不出去工作真的好嗎?女人回答
樓主有沒有想過你的男人放棄你你以後怎麼辦?家庭婦女自然逍遙,但也要有個完美無缺的丈夫l求採納。不好,雖然說這是正常的,但不能凡事都靠男人,要學會自立,這樣男人也不會厭煩你 不好,不管怎麼樣,都要工作,不要把老公兒子當成你的全部,那有什麼好與不好,個人意願而言,待的住就待待不住就出去,那有什麼。多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