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苦讀成才的例子

2023-01-31 11:30:04 字數 714 閱讀 1721

1樓:匿名使用者

懸梁刺股、孟母三遷、鑿壁借光等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懸樑。晉時孫敬,讀書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繩繫頭髻懸於樑上,若昏沉眼閉,頭欲墜,索必扯醒, 以防困睡。

刺股。戰國蘇秦,因求仕於秦,不遇而歸,為骨肉所賤,乃將太公《六韜》、《陰符》兵法之書,晝夜勤讀。每值更深夜靜,昏迷眼閉,乃引錐自刺其股,使醒又讀。

囊螢。《晉書·車胤傳》:胤,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夜以練囊盛數十螢火蟲以照書。

映雪。廖用賢《尚有錄》:孫康,性敏好學,家貧無油,於冬月嘗映雪讀書。

鑿壁。《西京雜記》: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

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

」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借月。南北朝時的任末、江沁及宋朝陸遊的祖父陸佃,這三人的少年時代都曾有借月之光讀書的勤學事蹟留傳於世。特別是江沁,為了追趕西斜的月光,竟捧著書本爬上屋頂再繼續看下去。

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釋義:

「韋」是熟牛皮;「韋編」指用牛皮繩編連起來的竹簡書。「三」是概數,表示多次;「絕」是斷的意思。孔子為讀《易》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

後人用「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加以概括。用來形容讀書刻苦勤奮。

古代人是怎樣計時的,古代人是怎麼計時的?

內容來自使用者 卡薩布蘭卡996 古代計時方法 時辰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 辰 也稱 時辰 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 時辰 並給每乙個 時辰 取名,也就是子 醜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戌 亥。每曰 時辰 從子時 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 開始,到亥時 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

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古代人都是怎麼取暖的?

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 火牆 壁爐和爐灶等。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 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秦宮的 壁爐 和 火牆 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秦代宮廷貴族是怎樣禦寒取...

古代人是怎麼避孕的?古代人是如何避孕的

在古代,人們用得比較多的避孕方藥,當屬帶柄的柿蒂。一般可以取帶柄的柿蒂4 7枚,放在瓦上焙乾存性,研成細粉,在月經乾淨後2天內用黃酒30克送服,據說服用一次可以避孕一年。所以,這個藥不能常服,也不能隨意服用。還有乙個比較有意思的方子,是用紫茄花14朵,需要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放在新瓦上焙乾,研成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