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與梅聖俞書》翻譯,歐陽修《戕竹記》翻譯。

2022-12-01 23:25:03 字數 3564 閱讀 3588

1樓:涼涼涼亮

翻譯:農業是全天下的根本,也是國家制訂統治措施的乙個起源。古代治理國家的人都不曾敢輕視疏忽,但是現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一般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

現在聽到有人說起農業之事,就相互笑他說,這種低賤的事情。他們都知道通過賦稅將農業物資快速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於農業是首先必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楚統治措施的根本。懂得致力於農業而不懂得節約用度來愛護自己的農民,這是沒有盡到致力於農業的辦法啊。

古代治理國家的人,統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來互相補充。處於下位的百姓盡力很勤勉,處於上位的統治者使用物資有節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浪費,統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擾。一位男子的力氣(官府)督促他一定要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一天的用度(官府)約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裡面出來,因而常常有富餘的,所以三年便能餘下一年的儲備。

現在卻不是這樣,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農民一年耕種打下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自己的食物卻不超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穫的事情剛剛結束,農民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採摘橡樹的種子、儲存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飢荒時節。

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災旱災,就會紛紛倒下成為餓殍。這樣的情況很是可悲可嘆啊!

歐陽修《雜說三首》翻譯

2樓:來自博物館有衝勁的油桃

六月的夏天,暑季的大雨剛停止,歐陽先生(作者自稱)坐在樹下,仰視天空和月亮星星的執行軌跡,看到有星星隕落了。夜已經很深,露水下來了,聽到草從間蚯蚓的聲音更加緊湊了。耳朵、眼睛有所感知的東西,在心中有所感觸,於是寫了《雜說》。

蚯蚓吃泥土喝泉水,他的生活,簡單而容易滿足。但是它們躺在在穴中鳴叫,就像號叫、呼喊,就像長嘯、歌唱,難道他們也有所求嗎?或者是他們的要求容易滿足所以鳴叫抒發他們的快樂?

還是為他們簡陋的生活感到困苦所以悲哀自己的不幸?還是欣賞自己的聲音所以叫給同伴聽?難道還是節氣到了,它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鳴叫而且鳴叫起來不能自己停止?

是多麼悠然自得沒有止境啊!我於是有了感觸。

星星殞落在地上,腥臭堅硬醜陋,變成難看的石頭。它赫然在天上的時候得到萬物景仰,那時它是精氣聚集而成的。當它隕落的時候,連瓦塊都比不上。

人死了,骨肉發臭腐爛,螻蟻來吃他。他比萬物高貴的地方,也是精氣。他的精氣不被外界奪取的話,則蘊含在體內就成了思想、考慮,抒發出來就成就事業,寫作文章,和百世之前呼應,被百世之後敬仰,不像星星的精氣,隨著隕落而消失了,這不是很可貴嗎?!

但是活著的時候貪圖利益、慾望從而虛度生命,死了之後發臭腐爛被人拋棄。但是不明白的人還說:「滿足我的利益、慾望,用來優待自己(享受)。

」我於是有了感觸。

天向西執行,日、月、五星都向東執行。太陽一年轉一圈。月亮比太陽快,一月轉一圈。

天又比月亮快,一天轉一圈。星星有慢有快,有逆行的有順行的。這四種事物,各自執行自己的而不相互商量,它們運動而不勞累,執行而不停止,自古以來,還不曾休息一刻呢。

是什麼原因呢?這四種事物,是相互依賴形成晝夜、四季、寒暑的。停息一刻,則四季不能平衡,萬物不能生長,所以它們的責任很重。

人們之間有君子,它們的責任也很重。治理萬世,利用萬物,所以說「自強不息」,又說「死而後已」,他們知道自己的責任。然而君子做學問,難道能停息一天嗎!

我於是有了感觸。

《宋史 歐陽修傳》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修(歐陽修)當初在滁州,號「醉翁」,晚年改為六一居士。天生剛毅,見義勇為,就算眼前是機關陷阱,也不惜觸發。多次被貶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

剛被貶到夷陵的時候,沒有消遣的地方,就拿來以前的案件檔案反覆察看,發現裡邊冤假錯案不計其數,於是仰天長嘆說:「邊遠人稀的小城尚且是這樣,天下的(冤假錯案)就可想而知了」。從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

有求學的人請求會見,歐陽修與他們交談,從來不談文章,直說政事,說文章只能用來修身養性,政事才是根本。凡是去作過官的地方,沒有傑出的政績,不追求聲譽,政策寬鬆不擾民,所以到過的地方人民都認為他平易近人。有人問他:

「您治理地方政策寬鬆簡明但辦事從不拖拉不理,為什麼呢?」他回答說:「把放縱當成寬鬆,把簡陋當成簡明,那麼政事酒會得不到及時處理因而人民受苦,我所說的寬鬆,是為了不苛刻武斷;簡明,是為了不繁瑣罷了。

」歐陽修幼年喪父,他的母親經常對他說:「你父親當官,經常熬夜審批文書,多次放下文書嘆息。我問他,他說:

『犯人犯了死罪,我想讓他活命但是辦不到啊。』我說:『能讓他不死嗎?

』他說:『不能上他活下來,別的死者都跟我沒有怨仇。常常想讓他活下來但是仍然判他死,而一般做官的人都是想讓他判死刑啊。

』他平時教導學生,經常說這些活,我都記熟了。」歐陽修聽說以後一生都信奉這些話。

歐陽修的《菊》翻譯

4樓:陳小大大

翻譯:

共坐欄邊日欲斜:我們同坐在欄杆邊,太陽已經西斜。

更將金蕊泛流霞:又把金色的菊蕊泡在酒中一起喝。(流霞泛指美酒。

)欲知卻老延齡藥:想知道能祛除衰老可延年益壽的靈丹 妙藥是什麼嗎。百草摧時始起花:

就是這百草枯萎時才開出黃花的秋菊呀。

早年經歷:歐陽修像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2023年8月1日)寅時,歐陽修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他的父親叫歐陽觀,是乙個小吏。任綿州軍事推官,已經56歲了。大中祥符三年(2023年),父親去世。

歐陽修是家裡的獨子,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只得到湖北隨州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親鄭氏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歐陽修的叔叔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5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樓主問的不是民間傳說的《詠菊》「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那麼,應該就是《菊》「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我想,從意譯上可以這樣說:

我們一起坐在(亭、花圃)欄杆邊上,沐浴著夕陽晚霞;

摘取嬌豔的新開菊花,將花瓣灑落流水(估計是像蘭亭一樣在流水傳觴);

如果想知道能夠延年益壽的靈藥是什麼(也就是怎樣能保住命不早死);

就看看這百草枯萎才開花的菊吧(就是不要像春花一樣跟別人去爭,恬淡自然才活得久啊)。

有的說法是流霞指美酒,那就更說得通了,爭什麼啊,喝喝酒賞賞花,多逍遙自在啊。

當然這個說法有點消極,那就可以從厚積薄發的角度來說,流傳千古的好文章不是春花那種淺薄浮躁的東西,需要深厚的積累。當那些浮躁的東西被時光淘汰,才能認識到像菊花一樣屹立寒秋的內涵的作用。

歐陽修的《浣溪沙》翻譯

6樓:北京新華瑩寶寶

原文:《浣溪沙》

堤上遊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

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譯文:堤上踏青賞春的人隨著畫船行走。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斷地拍打著堤岸;上空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廣闊無垠。

鞦韆在楊柳和亭台樓閣前時隱時現。頭髮花白的老人頭插鮮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別人見怪。畫船上急管繁絃、樂聲四起、頻頻舉杯、觥籌交錯。

垂垂老矣,人生在世,難得這樣的情景。

生查子歐陽修翻譯,《生查子》歐陽修

原文 生查子 元夕 北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譯文 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寫出了作者那時觀燈的欣悅心情 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

關於歐陽修的成語有哪些,關於歐陽修的成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水落石出出處歐陽修 醉翁亭記 野芳髮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出人頭地出處宋 歐陽修 與梅聖俞書 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畫荻教子出處 宋史 歐陽修傳 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名落孫山這個成語就與北宋名家歐陽修有關。歐陽修詞 踏莎行 寫道 候館...

歐陽修的妻子有誰啊,歐陽修的弟子都有誰?

很多,不過最著名的就是蘇東坡了 李家思的回答比較完全,王安石 蘇軾 司馬光等都是 歐陽修有四個兒子 歐陽修四個兒子 長子歐陽發,次子歐陽奕,三子歐陽棐,四子歐陽辯。歐陽修 1007年 1072年 字永叔,號醉翁 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 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 人,北宋政治家 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