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為什么送火神,臘月二十三為什麼送火神

2022-10-10 00:25:03 字數 5435 閱讀 1497

1樓:

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彙報工作,並領取下年的任務。人們怕他說壞話,所以隆重的歡送,有地方甚至這天會吃麻糖,意思是把灶王爺的嘴粘住不讓他說自家的壞話

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鄂溫克牧民要恭敬火神爺。據說,火神爺爺是專門保護窮人、懲罰惡霸的神仙。日常生活中,牧民們在吃飯、飲酒之前,都要先祭祀火神。

��臘月二十三,是火神節。家家宰乙隻羊,用羊胸部那塊最好的肉和羊頭,精心烤熟,獻給火神爺吃。

��在大興安嶺額爾吉納河畔居住的鄂溫克族同胞,男女青年在訂婚時的禮貌很講究,也極富民族特色。媒人帶一瓶酒到女方家,向姑娘的父母敬酒。這時兩位老人假意推辭,說不會飲酒,向媒人提出一些問題,實質是了解未來女婿的長相、品行和狩獵的技術,媒人必須如實回答,如果姑娘的父母覺得滿意,則把媒人敬的酒一飲而盡,並唱飲酒歌。

舉行婚禮時更熱鬧,先燃起一堆「歡樂之火」由主婚人遞給新郎新娘兩杯酒,新郎新娘把酒潑在火裡,表示對火神的尊敬。接著,主婚人向一對新人敬酒,新人接吻後,走入人群,大家在「歡樂之火」旁歡歌跳舞,盡興而散。

3樓:天上星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的日子

臘月二十三送灶王時怎麼說

4樓:烏雅貞

二十三日去,除一五更來。

臘月二十三送灶神,什麼時候迎灶神

5樓:粑粑八恩

迎灶神是正月初四。

灶神,也稱灶君(《戰國策·趙策三》),唐以來民間又稱之為灶王(唐李廓《鏡聽詞》:「匣中取鏡辭灶王,羅衣掩盡明月光。」),是中國民間信仰最普遍的神,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都要供奉。

歲末臘月祭灶的習俗,尤為人熟知,它是中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冷的食料要變成美味可口的食品,離不開灶火。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炊事灶具,據寶雞福臨堡仰韶遺址發掘報告(2023年),仰韶文化時期中國就有了構思精巧的釜灶,雙釜與灶連體,且共乙個火門,灶頂設有八個排煙。現在一些鄉村還沿用的炊灶形制在漢代已廣泛流行。

民以食為天,從原始石烤到「瓦鬲煮食」,再到釜鼎烹調灶火之功確實很大。人們對密切關係日常生活的事物,往往有特殊的情感。在神靈信仰流行的上古時代,人們自然將它們奉為神明。

神是人們精神活動的產物,灶神的出現,以及將灶神看作居家火神,合乎當時人的心理。

6樓:情感各方面問題**解答

回答送灶神是在小年當天晚上(黃昏)舉行;接灶神是在大年初四早上舉行。

1、送灶神要準備什麼東西?

準備好貢桌或供台,祭灶的祭品多種多樣,一般情況下多為灶糖、甜點、豆腐、酒或酒糟等。祭灶所需的黃紙或紙錢同樣需要提前準備好,最好自己準備或寫好一幅聯言為「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對聯,橫批寫上「一家之主」貼在灶神的畫像**。想要向灶神祈福,要準備祈福的三支香,讓自己及家人的福、祿、壽三方面齊備。

另外還需準備清香三支,祈願身、口、意三方面一年內都清淨。祭拜灶神時,蠟燭用一對,茶或水供上單數,糖果或素點心單數可理解為是求「陽生」,供上10樣可理解為求「十全十美」。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乙份灶神疏文。

更多1條

小年為什麼定在臘月二十三?

7樓:

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小年",意味著一年的結束。

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土和尚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

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間稱"灶王爺"。

相傳灶王原來是乙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後又體棄續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雙目失明.淪為乞丐。

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後發現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

柳腔戲《張郎休妻》、茂腔戲《火龍記》都是說的灶王爺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後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力很大,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只有一張畫像(木板印製的年畫)貼在灶牆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麥發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據說是讓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說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說好話不說壞話。焚香祭拜後,將舊灶君像揭下焚化。換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爺上天找王皇大帝匯報去了。

祭灶時還要供上碗麵湯(麵條),俗話說:"灶王爺本姓張,一年一頓雜麵湯。"雜麵湯是用白面、豆麵、地瓜面混合製成,可見灶王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灶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匯報任務,帶著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過小年吃糖瓜的習俗仍在民間盛行。

臘月二十三日以後,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製作節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8樓:匿名使用者

隆冬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可是這裡「過小年」的意思和「冬至」當成小年過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的。古人把「冬至」看作小年是從頭起始的意思,那時候把「冬至」農曆上的月份比作正月的。臘月二十三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準備開始過除夕的「過小年」意思。

區分與「冬至」的小年,人們普遍把臘月二十三定為「祀灶日」的。

過去農村都用磚砌大灶的,房頂上有煙囪。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爺了。只要家裡開伙倉的,大灶頭家家戶戶少不了,貼在鍋灶牆上有灶神的像,兩旁都有對聯的,上頭還有橫批一條,一般都把灶王爺比做家中主人的意思。

想想倒也是的,民以食為天,要吃吧,就有燒和煮的,都靠大灶頭,灶神顯然位置顯赫。正因為灶王爺重要,大家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進行「祀灶」活動。

供品中的甜食贏得了小孩子的歡喜,準備的充足,剩下的就到了孩子們嘴巴裡。普遍點的糖瓜都有的,想必是經過糖嘖醃的冬瓜條子,裝上盆子即可以祭奠了;也有些是用非冬瓜做的小糖瓜的;棗子、柿餅少不了;還用黍公尺粉糕棗糕等,都帶黏性的。為什麼要弄一些味甜的粘的東西來孝敬灶王爺呢?

這是據說灶神上天是匯報去的,要讓他帶一張甜嘴巴去,這樣說的就都是好話,粘粘的也可以封住灶王說壞話的嘴,總之是為灶王爺塗塗口吧。有的人家會真的在灶神的嘴邊或者鍋灶台裡粘上一點塊糖;另外有人到灶門這邊裡塗上點酒糟或者老酒,這就叫「醉司命」了。灶王爺醉意朦朧,可不敢亂講話了。

祭奠灶神分兩步,燒香叩頭當然不言而喻,還要加上燒掉舊的灶神像,順便加點穀草雜糧,說是喂灶王爺的馬;灶神像換貼了又謂之「上天」和「下界」;當場換貼,或者在除夕夜裡把新的灶神像再重新貼上去都可以。祭奠的第二步就是舉行乙個簡單的歡送儀式,家裡所有人跪在灶台前,一邊供上餃子、麵條等飯食,一邊供秫秸灶馬和「灶雞」之類,好讓灶王爺騎著馬上天時,一帆風順。「跪、磕、燒」的最後一道叫做「念」,一般有年歲大一點的人念念有詞的,內容無非是:

灶王,上天堂,說好話,不說壞話,帶回來五穀雜糧等等。有的迫切需求生兒育女的人卻在念:二十三,灶王來把西天上,盼著馬尾巴上帶回來個胖小子。

如此這般的送走了灶王爺之後,「卜灶」也是習以為常的一種慣例。所謂「卜灶」的習俗,那便是悄悄的走出去,聽人們說話,以卜事物的吉凶。

「辭灶」的活動過去了,各路神仙都上天了,人間也就百無禁忌了。老百姓人家,有貧困的,平時不能成禮數的,多半在這時裡嫁娶,這也叫做「亂歲」。過去人稱大寒後的十天中為陽宅「亂歲」,婚嫁娶親無禁止。

傳統習慣遺留至今,現在的農村中,有許多人還都是在年底的這段日子結婚的。

時代和以往兩樣了,現在即使在往常的日子裡,對嫁娶的喜事也沒有什麼禁忌,足以讓人們在辦喜事日子的挑選上隨心所欲。那麼,從臘月二十三開始,表明中國人一年中最愉快的節日系列即將來臨。就此預示上,過好臘月二十三仍然還是有點意義的。

參考資料:http://forum.

sh.sina.com.

9樓:匿名使用者

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間進行的。膠東地區灶神畫像貼在正屋東面的鍋灶牆上,兩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麵湯,然後燒香叩頭,把舊灶神

10樓:二丫小妙招

王麗莎-二丫小妙招-小年為什麼是臘月二十三(百家號)-2019.01.26

臘月二十三為什麼被稱為小年

鄂倫春民族,為何對火有著特殊感情?

11樓:宵夜很好吃

篝火節是東北鄂倫春族的傳統習俗,也是他們最為重視的乙個節目之一,在篝火節這一天裡,鄂倫春族會對火進行祭拜,表示對火的尊敬。然後他們就會圍坐在篝火邊,聊天喝酒。

鄂倫春人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蒼茫林海之中,以狩獵為生,與火結下不解之緣。火可以取暖、照明、煮食,也可以使人遭災,鄂倫春人認為"透歐博如坎"(火神)是自然的一大神靈。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早晨,先要向火塘跪拜磕頭,然後才給家中的長輩磕頭拜年;在去別人家拜年時,進屋也要先向火塘跪拜。

每天用餐時,要向火塘裡扔些肉、飯等食物,以示供奉。對或神的崇敬,還表現在禁止向火上倒水、用刀叉火,也不能燒迸火星的木柴,以防觸怒火神。

鄂倫春族首屆篝火節晚會,鄂倫春族的節慶很少,定居前重要的節日只有春節,鄂倫春族的春節是送舊迎新慶祝狩獵豐收的日子,在除夕夜,他們戶戶都在門前燃起篝火,祭祀跪拜,祈盼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恩賜更多的獵物。

除了春節,鄂倫春人在每次狩獵豐收歸來,也要與族人一起燃起篝火圍座一週,邊唱邊舞,慶祝狩獵歸來,總之鄂倫春人崇敬火稱其為火神,處處都離不**。解放以後,由於實現了定居和生產經濟從獵業向農牧業的轉變,使傳統的習俗也受到了衝擊。

為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尊重民族風俗習慣,2023年,旗委、**根據鄂倫春族傳統和群眾意願,確定每年的6月8日為篝火節。考慮6月8日在防火戒嚴期內,野外用火不安全,經旗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將篝火節改在每年的6月18日。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批准的《鄂倫春自治旗自治條例》中第八章附則中第五十七條規定:

每年6月7日為自治旗成立紀念日,6月18日為鄂倫春民族傳統節日---篝火節。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歷史悠久。

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汙的作用,器皿衣物置於火上烘,被認為是變得潔淨了。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春節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時向篝火磕頭祈福。

每逢春節客人來拜年時,須先向火神敬拜。

鄂倫春人對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髒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他們在點燃篝火時,樹枝和木棒一定要鋪排平整,嚴禁亂放,使用燒材時注意不使用可能爆出火星的木柴,以免爆傷火神的眼睛。

每當人們搬遷時,不許以水滅火,火種要由一地帶到另外一地。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終年在深山老林中遊獵,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因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臘月過了二十三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三,又稱 小年 是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祭灶 掃塵 吃灶糖的日子。民謠中 二十三,糖瓜粘 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謂 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1 祭灶 臘月二十三,俗稱 小年 傳說這日是 灶王爺上天 ...

臘月二十三的問題,臘月二十三的習俗是什麼?

王麗莎 二丫小妙招 小年為什麼是臘月二十三 百家號 臘月二十三的習俗是什麼?臘月二十三的風俗有 祭灶,掃塵,剪窗花等。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也有地方的風俗是用黏公尺製作年糕,寓...

臘月二十三祭杜含義是什麼,為什麼臘月二十三要祭灶?祭灶節的由來是什麼

臘月二十三是乙個民間節日,也是乙個小頭,這意味著人們必須開始為購買新年用品做準備,人們一般都想打掃一下,俗稱打掃房子。清新,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是人們對新年的祝福。民間祭祀有悠久的歷史。據說爐子王子原來是乙個民間人士張生。張生娶了老婆以後,整天和他的酒友吃飯,失去了家業,妻子離開了他。最後,他變得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