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的由來,辰字的來歷和意思加繁體字

2022-09-11 02:55:02 字數 4219 閱讀 5590

1樓:南武書生

繁體字是由古文本演化的,分為以下幾類:形體字,形音字等;經過時代變遷,簡化了不少的文字,就成為了簡體字

2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本發展為繁體字,繁體字再簡化為簡體字

3樓:靳葉集安陽

有了簡體字之後就有繁體字!!!!

4樓:

繁體字是由古文本演化的

辰字的來歷和意思加繁體字

5樓:湖城胖胖

辰chén

【名】(象形。金文本形,是蛤蚌殼之類軟體動物的形象,「蜃」的本字。後經假借而產生了其他用法。本義;蛤蚌之類的軟體動物)

同本義辰,有身也。——《說文》

辰者,言萬物之蜃也。——《史記·律書》

十二地支的第五位

在太歲紀年法中與天乾相配用以紀年。如2023年為農曆丙辰年用以紀月,即農曆三月

用以紀日

用以紀時,即午前七時至九時。如:辰巳時(上午七時至十一時);辰牌(古代的一種報時工具;又指上午七時至十一時)

日、月、星的統稱。如:「三辰」

時光;日子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宋·柳永《雨霖鈴》

又如:誕辰;辰光(方言。時候);辰告(以時告戒)古地名,即辰州。今屬湖南省

繁體字的來歷

6樓:ok我是胖子王

正體中文

即小篆演變為隸書後產生的中文書寫體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20世紀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書寫標準。2023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在正體中文的基礎上所做的簡化形成了新的中文書寫標準,即簡體中文。

從上古到西漢,官方的規範字型與現代的繁體字字型有顯著差異。直到秦朝出現東漢盛行的隸書,才與現代繁體字字型較為接近。歷代朝廷通過編寫「字書」頒定的規範漢字,相對於民間自發使用的各種簡化字,具有官方權威性。

正體中文主要在中國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使用。

7樓:名字太難起了

繁體字的起源:

正體中文即小篆演變為隸書後產生的中文書寫體系,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20世紀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書寫標準。

2023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在正體中文的基礎上所做的簡化形成了新的中文書寫標準,即簡體中文。

中文主要由傳承字以及2023年代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推行的簡化字所組成。簡體中文主要在中國內地以及東南亞使用,正體中文主要在中國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使用。

8樓:du囧

中文自古書法演變從篆,隸,楷,草、行以來,不少文字有變化,目前台灣和香港仍在使用的繁體字是傳統的中文漢字,而我們大陸使用的簡體字是解放後經由幾次簡化而演變過來的。

9樓:洪瑞琦

繁體字是古代所用的字,五四運動後,改為簡體字

鹽的繁體字的來歷,鹽

10樓:夜璇宸

《說文解字》中記載:鹽,鹹也。從滷,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凡鹽之屬皆從鹽。

鹽的繁體字(如圖):

一、造字本義:

名詞,在曬槽裡提取、監製一種無色或白色結晶固體,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廣泛用於食物調料和防腐劑。

二、釋義

1、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其他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通常是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硝酸鈉(nano3)、硫酸銨[(nh4)2so4]等。

2、食鹽的通稱。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字形演變(如圖):

二、組詞:食鹽、海鹽、鹽分、鹽滷、鹽酸、鹽田、大鹽、鹽巴、鹹鹽、井鹽、鹽池、鹽井、岩鹽、池鹽

1、食鹽[shí yán]

無機化合物,成分是氯化鈉,有海鹽、池鹽、岩鹽和井鹽四種。無色或白色晶體,有鹹味。用於制染料、玻璃、肥皂等,也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通稱鹽。

2、海鹽[hǎi yán]

用海水曬成或熬成的鹽,是主要的食用鹽。

3、鹽分[yán fèn]

物體內所含的鹽:汗流得過多,會造成體內~和水分的不足。

4、鹽田[yán tián]

用海水或鹽湖水曬鹽時挖的一排排的四方形淺坑。

5、大鹽[dà yán]

用海水熬製或曬製的鹽。

11樓:月行中道

小篆以來的形聲字。從滷(滷lǔ,製鹽時剩下的黑色汁液),監(監)聲。聲母演變如甲鴨、揭謁、尹君例。指食鹽,又叫鹹鹽。

本義為用鹼質泥土煮製而成的結晶體,引申為食鹽。《簡化字表》簡作「鹽」,改換原字上邊部件。

12樓:林淑玲

「鹽」的繁體字:鹽

《說文解字》

【卷十二】【鹽部】鹽

鹹也。從滷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

凡鹽之屬皆從鹽。餘廉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滷也。天生曰滷。

人生曰鹽。十字各本作鹹也二字。今正。

鹽之味鹹。鹽不訓為鹹。玄應書三引說文天生曰滷。

人生曰鹽。當在此處。上冠以滷也二字。

則渾言,析言者備矣。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

有出鹽直用不湅治者。有湅治者。從滷。

監聲。餘廉切。古音在八部。

古者夙沙初作䰞海鹽。夙大徐作宿。古宿夙通用。

左傳有夙沙衞。呂覽注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

困學紀聞引魯連子曰。古善漁者。宿沙瞿子。

又曰。宿沙瞿子善煑鹽。許所說葢出世本作篇。

所謂人生曰鹽也。凡鹽之屬皆從鹽。

吧裡有沒有人知道繁體字的由來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問題好奇怪哦。

貌似應該問「簡體字的由來「。

因為繁體字已經兩三千年歷史了,一直就叫「字」,也不叫繁體字,只是「解放後」搞了簡體字,原來的「字」就相應叫「繁體字」了。

「簡」「繁」是相對的,沒有簡也就沒有繁。

所以說,「繁體字的由來」就是「漢字的由來」。

這恐怕要從倉頡說起。半夜三更的,不說也罷。

為什麼有繁體字?翻一下

14樓:小小魚丸最厲害

說繁體字的起源其實即漢字的起源。而其實為什麼她們要學繁體字要反問成:「為什麼中國大陸要使用簡化字、使用現行的拼音(台灣等地還在用漢語拼音)」 。

中國在建國以後曾2次簡化漢字。那時香港.澳門.

台灣都不歸大陸管轄所以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繁體字 。 事實上,台灣到現在也還不歸中國管 香港、澳門人家更熟悉繁體字,不能讓人家老了老了成文盲了吧?(我們看得懂繁體字,但是簡化字有的實在很「簡化」) 再說「港人治港」他們還在說粵語、用港幣(很少人會普通話)呢。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很多事情我們在「維護祖國統一」的前提下,是做了讓步的。 關於起源: 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

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資訊。語言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擴大了語言的交際功用。

現存最早的漢字甲骨文產生在殷商時代,距今大約有三千四百年的歷史。它已是一種有著比較嚴密體系的文字。小屯的殷墟文化,僅從它相當發達的冶煉技術和銅器、陶器、玉器上的藝術紋飾看,便可以確定它已是高度發達的文明.

我們完全可以推測,甲骨文產生的時代,恐怕不會處在中華民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路口。 漢字在進入甲骨文之前,必定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歷程。但是,沿著甲骨文再向前追溯,我們所能看到的有關漢字起源的文獻記載,最早來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傳說,有的還帶有神話色彩。

雖然神話與傳說有它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根源,是某些歷史現實的折射反映。但這些傳說並非漢字起源歷史面貌的詳盡寫實,它們只能推斷漢字起源前後的狀況和漢字起源的大體時間。可以證實漢字歷史面貌的文物與文獻還不夠系統和充分,因此,對漢字的起源,只能以不連貫的歷史證據和依照發展邏輯的推測為基礎,建立科學的假說。

漢字起源的說法繁多,歷代學者各抒己見,這包括: 1,漢字源於結繩.認為文字是在上古時期結繩治事的啟示下創制而成的。

2,漢字始於八卦.認為文字產生於易卦的卦象,如乾卦為天,坤卦為地,坎卦為水,離卦為火等。 3,倉頡視龜作書.

認為倉頡受到靈龜的啟示創制了文字。 4,漢字、圖畫同源.認為書畫異名而同體,在文字產生的初期,書亦畫,畫亦書。

5,漢字源於圖畫.認為二者並不同源,圖畫在先,文字在後,文字是在圖畫的基礎上產生的。 6,漢字源於先民的社會實踐。

認為文字的產生直接導源於原始的記事方法 。 7,中國文字西來說.

習的繁體字,右邊加風字讀什麼,繁體字馬字旁加乙個風字念什麼

這個字在擴充套件 b 區,現有輸入法打不出,字見 康熙字典 戌集下 並音 x 廣韻 颯 大風。繁體字馬字旁加乙個風字念什麼 颿f n 動 1 形聲。從馬,風聲。本義 馬賓士 2 同本義 gallop 颿,馬疾走也。從馬,風聲。說文 徐鉉注 舟船之帆本用此字,今別作帆。3 凡同 帆 sail 樓船舉颿...

繁體字浩加鳥是什麼字,開加乙個繁體字的鳥念什麼?

該字音義不詳,在此向有識之士請教。你說的是不是 鴻鵠 的 鵠 音h 開 加乙個繁體字的鳥念什麼?開 加乙個繁體字的 鳥 是 鳽 念 ji n 一 基本資訊 1 鳽的拼音 ji n 2 部首 鳥 3 部首筆畫 11 4 總筆畫 15 5 筆順 橫橫撇豎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二 基本解釋 一 基本字義...

繁體字幾的意思,這幾個繁體字什麼意思?

1.細微。見 幾希 幾微 等條。2.危殆 危險。詩經 大雅 瞻卬 天之降罔,維其幾矣。漢書 卷一 高帝紀上 楚兵罷食盡,此天亡之時,不因其幾而遂取之,所謂養虎自遺患也。3.將近 相去不遠。如 幾及 庶幾 史記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漢王輟食吐哺,罵曰 豎儒!幾敗而公事!4.豈。史記 卷九十一 黥布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