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針在我國發明,發展,應用,及向外傳播的情況

2022-08-04 18:15:05 字數 5711 閱讀 2854

1樓:

發展歷史:

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

到了宋代,勞動人民掌握了製造人工磁體的技術,又製造了指南魚。

十一世紀末,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

南宋時開始把磁針與分方位的裝置組裝成乙個整體,這就是羅盤。

到了元朝,又有人造出立針式的指南龜和指南魚。

古書中記載的使用情況: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隱晦觀指南針」。

「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釐之差,勝似系焉」。

外傳:北宋末南宋初,約為2023年左右),中國的指南針(或者說羅盤)通過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

2樓:明坤聊文化

指南針的發明,讓航海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古代的先輩真厲害

歷史 問答

3樓:章彧

指南針的發明並無確切的時間及發明者出現,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後,浮於水面! 指南針 談到指南針,許多人都會聯想到黃帝大戰蚩尤的故事。 但是實際上故事中所提到的指南器具並非指南針,當然黃帝更非指南針的發明者。

傳說中的指南器具是指南車,並非指南針。 指南車是利用齒輪讓木車上的木人手指永遠指向南方,完全和磁性無關,而指南針卻得利用磁體的指極性製作,兩者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指南針的起源 談到指南針的起源就得上推至戰國時代,當時有一種稱為「司南」的指南器具,那就是指南針的雛形。

在戰國時代,采玉的工人四處去采玉時,往往需要帶著「司南」以幫忙指引方向。至於「司南」究竟形狀、使用方法為何,依據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中的敘述,它應該是以一塊天然的磁石仔細雕琢成勺子的形狀,南極位在勺子的長柄,在雕琢過程中還需使勺子的重心位在底部中心,再加上由「四維」(即幹、坤、巽、艮)、「八幹」(即今之天乾)、「十二支」(即今之地支)組成二十四向而雕刻其上的底盤。 其使用方法,則是先把底盤放正,再把「司南」放上讓其旋轉,一旦「司南」停止,長柄所指之處就是南方。

指南針的發明 指南針的發明並無確切的時間及發明者出現,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後,浮在水面就能辨別南北。 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更記載往後對於指南針的製作方法、及世上最早發現磁偏角、人工磁化製作指南針這三件關於指南針的相關記載,除了記錄下當時發展,沈括更把製作方法加以比較出優劣,成為了解當時指南針發明的最佳參考資料。 指南針的發展 一般談到指南針的發展,就讓人立刻聯想到「羅盤」。

所謂的「羅盤」指得是磁針和方位盤的相結合,它又稱為「羅經盤」,我國在南宋時代就出現了,當時稱為「地螺」。 「羅盤」依照磁針在方位盤的放置方法而分為水針和旱針兩種,兩者分述如下: 水針 出現年代:

宋代 製作方式:磁針用水浮法放在方位盤上 史書證明:1、徐競所著之《宣和奉使高麗田經》 2、《事林廣記》中所稱之指南魚 旱針 出現年代:

宋末元初 製作方式:不用水浮法者即是 史書證明:1、於《事林廣記》中所稱之指南龜│ 外傳與影響 指南針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之際,傳到阿拉伯,然後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後來歐洲演變出旱羅盤,再於明代時經日本傳回我國。

指南針對西方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西方開始海外大探險。 結合當時國家有計畫的海外探險,以及天文、地理、造船、航海技術的配合,再加上羅盤的使用,因而造成西方一連串的海外探險。 在各國相競的向外發展下,新航線、新大陸逐一被發現,讓歐洲人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與民族,進而促使歐洲人以客觀的觀察和比較的眼光來看待不同的民族與文化,是為指南針的另外更深遠的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指南針的發明:目前傳統的觀點認為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

樣子像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指南針的發展和傳播: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

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

輾轉傳入歐洲後在航海大發現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科學史家清楚,最早解答「指南針為何能夠指南」問題的並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科學家吉爾伯特。「中國最早的指南針理論,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感應說』。

」關增建介紹,11世紀中葉時我國大科學家沈括還對指南針感到匪夷所思,他的《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設方法,但對指南針為什麼會指南卻沒有一點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

指南針的應用:。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效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5樓:匿名使用者

指南針的發展和演變

指南針大約在我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最初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像乙隻勺,底圓,可以在平滑的「地盤」上自由旋轉,等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佔人稱它「司南」。

東漢的王充,在他的《論衡·是應篇》中曾說:「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裡的「地」,是指漢代栻佔的方形「地盤」,地盤四周刻有八千(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加上四維(幹、坤、糞、民),共二十四向,用來配合司南定向。

從戰國、秦漢、六朝以至隋唐的古籍中。有不少關於司南的記載。如《韓非子·有度篇》裡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話,「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

《鬼谷子·謀篇》裡也記載說,「鄭人取玉,必載司南,為其不惑也。」就是說鄭國的人到遠處去采玉,就帶了司南去,以便不迷失方向。

古代的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經人工用琢玉的辦法琢磨成的。我國商周時期琢玉工人的技術已經很精湛,至遲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能把硬度五到七的軟玉和硬玉琢製成各種形狀的玉器,因此也能夠把硬度只有五·五到六·五的天然磁石製成形體比較簡單的司南來。

由於天然磁石在琢製成司南的過程中不容易找出準確的極向,而且也容易因受震而失去磁性,因而成品率低。同時也因為這樣琢制出來的司南磁性比較弱,而且在和地盤接觸的時候轉動摩擦阻力比較大,效果不很好,因此這種司南未能得到廣泛的使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航海業的不斷擴大和發展,製造出一種比司南更好的指向儀器不但成為必要,而且也有了可能。在經過勞動人民長期的生產實踐和反覆多次的試驗之後,人們終於發現了人工磁化的方法,這樣就產生了更高一級的磁性指向儀器。

北宋初年由曾公亮主編的一部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和由著名的科學家沈括撰寫的《夢溪筆談》裡,分別介紹了指南魚和指南針。指南魚是用薄鐵葉裁成魚形,然後用地磁場磁化法,使它帶有磁性(詳後)。在行軍需要的時候,只要用乙隻碗,碗裡盛半碗水,放在無風的地方,再把鐵葉魚浮在水面,就能指南。

但是這種用地磁場磁化法所獲得的磁體磁性比較弱,實用價值比較小。另一種指向儀器是指南針,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制得。鋼針經磁石摩擦之後,便被磁化,也同樣可以指南。

沈括根據他的見聞,在《夢溪筆談》卷二十四裡說道:「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直到十九世紀現代電磁鐵出現以前,幾乎所有的指南針都是採用這一種人工磁化法制成的。

這時,指南針在它的發展史上已經跨過了兩個發展階段——司南和指南魚,發展成一種更加簡便、更有實用價值的指向儀器。以後各種名目繁多的磁性指向儀器,就都以這種磁針為主體,只是磁針的形狀和裝置法有所變化罷了。

傳播當時北宋已經滅亡,漢人政權失去了大量人口及耕地,南宋政權為了維持鉅額的賠款和國防支出,開始支援民間的遠洋**。南宋時期,**財政收入中的工商業稅收首次超過了農業稅,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重要記錄,南宋滅亡後,直到清末工商業才再次超過了農業。可見南宋當時遠洋**之興盛,因此一系列與遠洋相關的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指南針的技術也日益成熟。

指南針正是這一時期通過海路傳入阿拉伯世界的。也有一種說法是蒙古人在建立了四大汗國之後,是忽必烈汗國(元朝)為了加強與伊爾汗國(被蒙古人征服的中東)的聯絡,開通了一條海上的聯絡道路,指南針正是那一時期傳入阿拉伯世界的。

至於動機,以筆者之見,應該不是**之間的行為,這主要是民間行為,當時的海上資訊基本上難以傳達,所以**只能在國內做巨集觀上的指導,不太可能具體到某一件事情上。所以說指南針的傳播可能只是民間的無意識行為,而這種行為正符合了歷史的潮流,指南針的傳播也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6樓:

目前傳統的觀點認為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像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

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

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

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司南模型是由我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根據《論衡》中的記載,考證並復原的。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但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的一觀點一直受到學術界的質疑。

首先,在《論衡》中,並未指出司南是磁勺子,而且,在剛認識到磁石吸鐵的同時就發現其指極性不符合認識的規律,另外要把磁石加工成能指南的磁勺,要有意識地『順其南北極向』磨鏤。在十一世紀指南針發明以前,古文獻中從未有過磁石兩極以及它的指極性的記述。50年代錢臨照院士曾受郭沫若之託試圖以天然磁石製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

而王振鐸先生的復原物為鎢鋼在人工電磁場中磁化,這在兩千多年前是無法辦到的。現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已不再展出司南的模型。東北師大教授劉秉正於2023年就對司南的磁勺說提出質疑[1],80年代後又通過用天然磁石指極性實驗以及考據指出《論衡》以及《瓢賦》中的司南是天上的北斗, 而其它的文獻中的司南或是指南車如《鬼谷子》,可能是行事的準則,也有可能指官職如《韓非子》[2][3]。

其他也有一些學者如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李志超認為司南是磁石放在瓢中,杭州大學教授王錦光提出司南是磁勺子放到水銀池中(《論衡》中的地為「池」)[4][5]。202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孫機根據前北平歷史博物館舊藏殘宋本《論衡》認定「司南之杓」杓字實為酌,那麼看來「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司南是機械齒輪裝置的指南車[6]。但這些質疑還沒有被科技史學界所普遍接受[7][8]。

另外人們常把指南車當成磁性指南工具,實際上指南車是應用機械原理進行指南的。這在學術文獻中也經常被混淆。如認為《鬼谷子》中的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

實際上歷代引《鬼谷子》中的司南從前後文看都是說指南車。如《宋書·禮志》,唐·李善注《文選》中左思吳都賦,《太平御覽·車部四》等。這是在閱讀文獻是應該注意的。

我國最早的指南針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是哪個國家的

司南,早在戰國時期就發明了。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乙個杓形的 東西,放在乙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早在兩千多年前漢 西元前206 公元220年 中國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並發現一種長條的石頭能指南...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發明

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發明 之一 加 之一 啊,小學幾年級?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修改病句 成分殘缺 改為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 之一 或者 指南針 火藥 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 是我國的四大發明 指南針就乙個怎麼會四個呢,應該是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正解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發明 後添乙個 之一...

指南針(司南)最早是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發明的嗎

司南據 古礦錄 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河北磁山一帶。但是據上古傳說,有指南功能的儀器最早的記載是指南車。關於指南車的出現時間,有四種說法 一 西晉崔豹所著 古今注 及 志林 等日本指南車復原模型古籍說黃帝與蚩尤作戰時,蚩尤作大霧,黃帝造指南車為士兵領路。二 古今注 及 鬼谷子 等古籍說周公 即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