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最後一句那棵樹是歸有光種的還是他妻子種的

2021-08-08 01:38:05 字數 5037 閱讀 4813

1樓:匿名使用者

他自己 那樣寫是用來表示對亡妻的懷念 那個是我學過的認為最感人的古文

2樓:匿名使用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庭前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親手種下的,現在已經高高挺立著,枝繁葉茂像傘一樣了。

有這句翻譯可見這棵樹是他的妻子親手種的。

3樓:magic_橙橙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作者妻子死的那年種的,應該是作者種的

4樓:水師提督鄧尼茨

從文法上來說,最後一句告訴我們是歸有光種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作者自己種的,文中是「手植」就是「親手」的意思。

6樓:魂鬥水下八關

《項脊軒志》上寫得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由此判斷有三種可能: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即此枇杷樹是歸有光妻子種植的,可能妻子久病知不久於世,又放心不下丈夫,所以以物寄情,託情於物。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即庭中枇杷樹是歸有光所種植的。

目的也很清楚,懷念妻子,寄情於物。妻子雖去,自己與妻子的情卻象枇杷樹一日一日增長。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即沒明確是誰植的,可以理解為歸有光和妻子一齊種植的。我們可以想象「陽光下,歸有光掀土,妻子澆水,兩人昳笑盈盈」的情景。我個人認為,第3種更貼切。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是什麼詩

7樓:匿名使用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枇杷樹下的白衣少女,恍若當年。

8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歸有光《項脊軒志》這句話的意思是:庭院裡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親手種的,現在已經長得挺拔高大,枝繁葉茂像傘一樣了。

原文選段:

餘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餘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製稍異於前。然自後餘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譯文:我作了這篇文章之後,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一些舊時的事情,有時伏在桌旁學寫字。我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

「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樓,那麼,什麼叫小閣樓呢?」

這以後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沒有什麼(精神上的)寄託,就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這之後我多在外邊,不常住在這裡。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親手種植的,現在已經高高挺立,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

項脊軒志中的四大悲事是什麼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主旨

9樓:北島無夢丷

以項脊軒的前後變化為線索,寫出一系列家庭瑣事,表現了作者對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對死去的祖母、母親、妻子的深切懷念,也表現了作者年青時刻苦讀書、怡然自得的樂趣。

作者借一軒以記三代之遺跡,睹物懷人,悼亡念存,敘事娓娓而談,用筆清淡簡潔,表達了深厚的感情。

作品節選如下: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譯文如下:

庭院裡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親手種的,現在已經長得挺拔高大,枝繁葉茂像傘一樣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大部分中學語文教材都編選了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一文,這篇文章感情主旨一般表述為:通過生活細節和平凡場景表達思念亡母亡妻的摯情。這當然正確,但是文章第一段為什麼要寫項脊軒的可愛之景?

第二段為什麼要寫叔父分家?第三段為什麼寫祖母持象笏來看望作者?作者的記憶經過層層過濾,難道只剩下對於亡母亡妻的思念嗎?

個人認為,有必要細讀原文,再次探尋歸有光隱秘的內心世界。

文章第一句話就說:「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南閣子,乙個富於生活氣息的稱呼,歸有光妻子的諸小妹懷有強烈的好奇心:

「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這樣乙個通俗的名稱經過文人的點化變為了項脊軒,成為歸有光的書房名。項脊涇是乙個地名,歸有光的九世祖歸道隆(一說歸隆道)曾居於此,成就過功名,他將書房名稱定為項脊軒,顯然包含了對於先祖的追念。

追念先祖的目的就是要發奮讀書,獲取功名,興盛中道衰落的家族。

接下來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詩意的讀書生活場景。室僅方丈,而且雨天漏水晴天無光,略經修整之後便成了歸有光詩意的棲居之地。獨坐閣內,他沉迷書海,滿架的書籍是他的精神食糧;漫步閣外,他偃仰嘯歌,舊時欄楯在新植的蘭桂竹的陪襯下熠熠閃光。

白天,他與小鳥逗趣;晚間,他與月光對吟。如果沒有世俗之爭,沒有家族恩怨,沒有功名前程,那該多好。在別人看來,這個閣子偏僻冷落,清冷孤獨,可是歸有光卻將其當做詩意之所,儘管沒有多少人光臨,他還是沉浸在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裡,不亦樂乎。

作為乙個讀書人,他從內心深處渴望享受這種無憂無慮的、沒有功名利祿糾纏的安靜的讀書生活,但是自從南閣子改名為項脊軒之後,他身上肩負起光耀門楣的重任,於是讀書生活的詩意和家族功名的糾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越是將這種生活描繪得閒適,越能體現作者內心深處的苦楚。於是作者說:

「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喜的是,普通的小閣子是屬於他的精神領地;悲的是,閣外的大千世界竟是如此揪心。

誰讓他是名門望族的後代呢?他一出生就不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整個家族。於是前輩把所有的希望壓在了他稚嫩的肩膀上,逐漸成熟的他心中有了期望也有了壓力,有了對未來的憧憬也有了揮之不去的名利心。

那種安謐的讀書生活早已遠走,那種家族的繁榮已成為過去,於是大家庭四分五裂,雞飛狗叫,一幅破敗荒涼的慘景。文章第二段開頭就描繪出了「諸父異爨」的混亂局面。根據歸有光《歸氏世譜後》記載,當時流傳「縣官印不如歸家信」的說法,家族興旺可見一斑。

只是歸有光這一支沒有什麼顯赫之人,只有他的曾祖父歸鳳中舉之後做過城武縣知縣,時間是在2023年,32年之後,歸有光出生。而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沒有功名,做了一輩子平民百姓。面對祖宗的榮耀,面對現實的殘酷,歸有光顯然想通過讀書中舉改變這種局面,使家族再興,且更有凝聚感。

於是他關上閣子的門,窗外的紛爭似乎再與他無關,只是老嫗的出現攪亂了他內心的寧靜,他才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大母來訪更能顯示出作者內心的孤寂,一句「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可以看出歸有光的讀書生活並非安靜閒逸,而是充滿了辛酸苦楚。他似乎已經隔絕了與現在家庭的聯絡,只是為了某種理想在默默地承受著。乙隻象笏,頓時讓歸有光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讀書,不僅關乎到個人的前程,更關乎家族的興衰。

一句「兒之成,則可待乎」,成了他久久難以忘懷的銘心之言。後來,祖母也離世了,那種活著沒有見到象笏發揮作用的遺憾永遠無法彌補了。家道中落卻無法重鑄繁榮,家人的期望只能化作一縷青煙,親人辭世滲透著濃濃悲涼,作者當然會「長號不自禁」。

如果這些散落在字裡行間的語句不能解釋歸有光內心的家族情結的話,那麼被教材刪掉的一段話更有說服力。「餘既為此志」之前還有一段話:「項脊生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台。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

餘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蜀清」句典出《漢書》卷九十一:「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能守其業,用財自己,不見侵犯。

秦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丹穴就是硃砂礦。歸有光舉出的蜀清和諸葛亮例子顯然是自我勵志的:

他們二人都是從區區小地方起家,但在經濟和政治方面取得了成功。我自己儘管現在侷促於「僅方丈」的閣子,經過讀書學習,也一定能取得功名,振興家族。這段話的刪去,使得文章的感情發生了細微變化,從讀書追求功名、振興家族的理想搖身一變為思念亡妻亡母之情。

15年後,作者又補充寫完了這篇散文,也就是補充了課文的最後一段。這段話主要追憶了他和妻子之間的往事,抒發了作者對於亡妻的刻骨銘心的思念,特別是最後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大有「木有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嘆。這段話如果放入到作者的功名企盼和家族情結中,便可以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

寫最後一段時作者已經33歲了,此時的他在功名上一無所獲,「八上公車而不遇」,對於家族更是充滿了愧疚,想起亡妻,那種「一無所有」的悔恨便會油然而生。人總是在最脆弱的時候想起自己最親的人,而對於歸有光,想起亡母亡妻,不正是這種在仕途上屢遭挫折的失意心態的反映嗎?

總之,對於這篇經典課文,我們只有不侷限於固定的闡釋框架,細讀文字,內引外聯,知人論世,一定能夠挖掘出更加豐富的意蘊來。

11樓:love淺栗子

《項脊軒志》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作品。文章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表達人亡物在、三世變遷的感慨,也表達作者懷念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感情。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後來怎麼樣了?

12樓:手機使用者

今日清晨,翻動書本。

重讀《項脊軒志》,甚覺感人肺腑。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又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著名古文家。他與王慎中、唐順之合成為「嘉靖三大家」,他也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

他在文中這樣說:

「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但是我住在這裡,有很多可喜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悲的事情。

這句話也道出了我們常有的情緒,每當我們在某個地方居住已久,有了感情和記憶,好的壞的,都留在那裡。

「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回憶舊日這些事物,就好像在昨天一樣,令人忍不住要放聲大哭。

這讓我想起來大話西遊中至尊寶的那段話「曾經有乙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雖然歸有光不是要表達對愛情的追憶,但是他對舊日的懷念顯露無疑。

文章最後一句: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妻子去世已經很久了,她所種的枇杷樹已經非常茂密了。

中國人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總覺得大團圓的美好畫面才是應有的。

於是網上流傳著這樣的後來:今伐之,為博小娘子一笑。

又看到有人在後面又接了一句:小娘子一笑恰似吾妻年少時。小娘子為吾與吾妻之女,今伐樹,為小娘子造出嫁之物,願伉儷情深,不輸吾與吾妻。

看到這樣的續寫時,我總是熱淚盈眶。歸有光的當年縱有眾多的悲傷,也從未放棄對生活的期望。

項脊軒志詞翻譯,項脊軒志字詞翻譯

1 軒 窗,引申為有窗的小室。2 方丈 一丈見方。3 塵泥滲漉 從小孔慢慢漏下。滲,透過。漉,漏下。4 雨澤下注 下,往下。雨澤 雨水。5 案 幾案,桌子。6 顧視 環看四周。7 不能得日 得日,照到陽光。8 日過午已昏 昏,光線不明。9 修葺 修繕 修理。10 闢 開。11 垣牆周庭 垣,矮牆,也...

項脊軒志中的四大悲事是什麼,《項脊軒志》四大悲事是什麼

項抄脊軒志 四大悲事 一是襲大家庭 bai的分崩離析,表現du了作者對家庭衰敗zhi的哀痛dao。二是母親對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三是祖母對作者的牽掛 讚許和期盼,含蓄地表達了懷才不遇 功名未成 辜負了親人的撫育和期望的無限沉痛的心情。四是補記亡妻在軒中的生活片斷和軒在以後的變...

項脊軒志》裡的客逾庖而宴怎麼理解

客逾庖而宴 客人走過廚房去吃飯。分家了,就有諸多不便之處。客人穿過廚房去吃飯 第二段不是開頭說了麼,多可喜,亦多可悲。這個就是 可悲 裡面的乙個片段 表達了作者對分家一事,人世滄桑與變化的感慨.客人要赴宴 一定 要穿過廚房 說明此時作者父輩分家,表達了他的 悲 正如你推測的那樣,原來是一大家,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