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簡介,民居 食物 服飾 節日特色等

2021-08-02 05:49:46 字數 5717 閱讀 8965

1樓:匿名使用者

苗族,是乙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23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中國分布概況

從中國苗族的分布情況看,其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從人數上看,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 。

自治地方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30日)

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2023年12月31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023年4月1日)

雲南屏邊苗族自治縣(2023年7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9月11日)

貴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2023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年5月1日)

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7日)

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11日)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年12月1日)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2023年11月10日)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2023年)[1]

貴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2月13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2023年2月19日)

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

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

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1月20日)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2023年12月)

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2023年10月31日)

服飾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

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

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髮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

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

飲食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公尺,也有玉公尺、紅薯、小公尺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公尺、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採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

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過去,由於山區缺少食鹽,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味,日久形成習慣。

苗族人尤其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自製酸湯、酸菜、酸辣,醃製魚肉,苗家的酸湯魚肉嫩湯鮮,清香可口,聞名遐邇。苗族喜飲酒。平時勞作之餘,喝一點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勞;親友來訪,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傳統習俗和禮儀,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飲和敬酒時,還有唱酒歌的習俗。

湘、桂、黔交界地區的苗族還流行喝油茶,它不僅是苗家待客時必備的飲食佳品,而且還是平時飯前飯後的一種特製飲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當中飯吃。湘西、黔東北和重慶南部則將炒公尺茶作為過年節時飲用和招待親友貴賓的高檔飲料。

節日苗族是乙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1、農事活動節慶;

2、質交流節慶;

3、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

4、祭祀性節慶;

5、紀念性、慶賀性節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乙個以上的節慶日。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乙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醜日是地歲節,第1個醜日至第2個醜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醜月)第乙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乙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

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乙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乙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

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

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製甜酒、公尺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

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

各個民族或地區有特色的民風民俗,或者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

2樓:跟廚房關係

獨具特色的苗族民俗:苗族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

春頭臘尾的忌諱:正月初間不烤饃,年夜「鍋巴」要留圓(全),「獻食盤饃」蒸的大,五穀豐登過好年。 民間古會(以農曆計算):

正月初九天教會(上元會)三月十六娘娘會,四月初八佛爺會,四月十五城隍會,七月十五中元會,十月一日地藏會等。

3樓:匿名使用者

神經病的話可以到精神病院去這裡不是神經病的專提!!!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我不懂啊。

我要苗族的民族服飾,民居,飲食,節日習俗的資料。

5樓:12囀圜圈

宗教習俗: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服飾特色

苗族少女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儲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

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複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

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編輯本段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公尺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

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蔔,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公尺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儲存,普遍採用醃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醃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醃製食品的罈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製麴、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

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6樓:匿名使用者

民居: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

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黔中或黔西地區有用薄石板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海南島和雲南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幹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帶則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住房多以樹柵為牆,削樹皮為壁,編時為瓦,或以士善牆,竹片或木片做瓦,內分臥室、廚房和畜廄,擺設簡單。部分苗族居住在壩區,住房亦有水土結構的瓦房,內分三室,左右室各設一側門,中室設大門,亦即正門。在部分苗族中,正門一般不得隨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喪嫁娶或祭把等活動,方能由正門出入。

苗族服飾的特點體現在他們支系的稱謂上,如白苗的「白」,花苗的「花」。關於苗族支系的服飾特點,有這樣乙個民間傳說:很早以前,苗族被乙個使用刀槍的民族打敗而逃散,記錄苗族文字的典籍也大戰爭中大部遺失,他們為了儲存一些尚存的文字,就把這些文字和他們原先的居住地、房屋、田地等都用蠟畫在婦女的裙子上,這種種苗族就成了花苗;而沒有在裙子上記錄文字和地圖、仍然穿著傳統白裙的就叫白苗;還有一部份苗族,他們為了防止用刀槍的人把他們趕盡殺絕,就把穿裙子改為穿褲子,這些人就成了漢苗。

從觀賞角度來看,花苗的服飾最能體現其特點和製作工藝,她們的所有服裝包括衣、裙、包頭、腰帶、綁腿及揹包、背兜等,都繡滿了各式各樣的圖案。圖案的用色,以紅、黃、白三色為主調,主色調在整個圖案中所佔比例很大。在圖案構成上,較多地使用菱形、方塊等幾何圖案和花邊圖案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和放射狀線條也較常用,每件繡品都由多種不同形狀的圖案組合而成。

圖案參差交錯,粗看繁雜紊亂,其實它們的組合很有規律。

苗族服飾除刺繡圖案外,很多支系的裙子都採用蠟染工藝。苗族衣裙均為麻織,風吹日曬會逐漸變黃變脆,既不美觀,也不耐用。使用蠟染,不但能使麻料保持原有的色澤,而且蠟液對麻而形成乙個保護層,延長其使用壽命,更為重要的是使裙子得到了美化。

苗族服飾色彩艷麗明快,圖案變化豐富,繡工簡潔粗獷,生動秀麗,富於裝飾性。 苗族的節日

苗家龍船節

苗族服飾特點,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 儲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 苗族服飾博物館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 繡 挑 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

苗族的服飾特點苗族的服飾特色是什麼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 便裝 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公升底衣服,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

關於維吾爾族的節日習俗特有的服飾飲食民居

1 節慶 禮儀習俗 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 古爾邦 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 煮肉 趕製各種糕點 炸油饊子 烤饢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 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